第3章 3.2 主存储器
2024年10月20日
2024年10月22日
2024年10月31日
2024年11月11日(杀出一条血路)
2024年11月12日(我回来了)
2024年11月13日(希望)
20
3.2 主存储器
寄存器,指令里面的数要符号位拓展




3.2.1 SRAM芯片和DRAM芯片

SRAM


DRAM






刷新



【【408计组】DRAM刷新 | 用开餐厅理解三种方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5e411o7zP/?share_source=copy_web&vd_source=0caeacd6c3217ba41c56ea47a129e168
读出-- >重写



集中刷新

分散刷新


异步刷新


三种刷新方式的对比:
集中刷新 ——死区时间长
分散刷新 ——不存在死区,但存储周期加长
异步刷新 ——结合,死区时间显著降低
目前更常用的是 SDRAM(同步 DRAM )芯片,其工作方式与传统DRAM的不同。
传统DRAM与CPU采用异步方式交换数据 ,CPU发出地址和控制信号后,经过一段延迟时间,数据才读出或写入,在读/写完成之前,CPU不能做其他工作。
而SDRAM与CPU采用同步方式交换数据,它将CPU发出的地址和控制信号锁存起来,CPU在其读/写完成之前可进行其他操作。SDRAM的每一步操作都在系统时钟的控制下进行,支持突发传输方式。第一次存取时给出首地址,同一行的所有数据都被送到行缓冲器,因此,以后每个时钟都可以连续地从SDRAM输出一个数据。行缓冲器用来缓存指定行中整行的数据,其大小为“列数位平面数”,通常用SRAM实现。
DRAM芯片的读/写周期



SRAM和DRAM的比较

存储器芯片的内部结构


3.2.2 只读存储器
只读存储器(ROM)的特点
ROM和RAM都是支持随机访问 的存储器,其中SRAM和DRAM均为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而ROM中一旦有了信息,就不能轻易改变,即使掉电也不会丢失。
ROM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
①结构简单 ,所以位密度比可读/写存储器的高。
②具有非易失性 ,所以可靠性高。
分类

ROM的类型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ROM可分为掩模式只读存储器 (M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Flash存储器 和固态硬盘 (SSD)
(1)掩模式只读存储器 MROM的内容 由半导体制造厂按用户提出的要求在芯片的生产过程中直接写入,写入以后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其内容 。
优点是可靠性高,集成度高,价格便宜;
缺点是灵活性差。
(2)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M是可以实现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允许用户利用专门的设备(编程器)写入自己的程序,一旦写入,内容就无法改变 。
(3)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不仅可以由用户利用编程器写入信息,而且可以对其内容进行多次改写。EPROM虽然既可读又可写,但它不能取代RAM,因为EPROM的编程次数有限,且写入时间过长。
(4)Flash存储器(重点)
Flash存储器是在EPRO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ROM和RAM的优点,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长期保存信息,又能在线进行快速擦除与重写 。Flash存储器既有EPROM价格便宜、集成度高的优点,又有EPROM电可擦除重写的特点,且擦除重写的速度快。
(5)固态硬盘 (Solid State Drive,SSD)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 是 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保留了Flash存储器长期保存信息、快速擦除与重写的特性。对比传统硬盘也具有读/写速度快、低功耗的特性,缺点是价格较高。

3.2.3 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
主存和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仅对应应用级程序员 透明
U盘属于(ROM(E^2ROM))类型的存储器




3.2.4 多模块存储器



多模块存储器是一种空间并行技术 ,根据不同的编址方式,多模块存储器分为连续编址和交叉编址两种结构。单体多字存储器 是连续编址的多模块存储器,多体并行存储器 是交叉编址的多模块存储器。
为了提高存储器速度!
1.单体多字存储器

在 单体多字系统中,每个 存储单元存储m个字,总线宽度也为m个字,一次并行读出m个字。在一个存取周期内,从同一地址取出m条指令,然后将指令逐条送至CPU执行,即每隔1/m存取周期,CPU向主存取一条指令。这显然提高了单体存储器的工作速度。
缺点:只有 指令和数据 在主存中连续存放时 ,这种方法才能有效提升存取速度。
一旦遇到转移指令,或操作数不能连续存放时,这种方法的提升效果就不明显。
2.多体并行存储器




★小提示:多体交叉存储器
分高位和低位
因此下面有两种组织方式:
1️⃣高位多体交叉存储器的组织方式;
2️⃣低位多体交叉存储器的组织方式。


高位多体交叉存储器的组织方式
先把第一个体的信息读取完再去下一个体




低位多体交叉存储器
满足局部性原理(时间上,可以避免存储器恢复时间)
引入流水线 的读取方式


存取周期 / 总线周期 = 模块数
红线之后,流水线进入稳定状态




一个体每次提供一个B,默认低位地址交叉,挨个轮巡,进行两轮
T + (n-1)t(流水线式)
多模块交叉编址 分两类
流水线式(轮流启动)
类似于位拓展的同时启动
低位交叉编址确保了连续的地址,会映射到不同的芯片上,就可以让突发传送可以充分的利用到并行性,不会因为这个芯片的冲突而延迟传输。并且呢利用突发传送这个技术,在单次的访问请求中,


不同体之间来回访问
低位交叉存储器























一个体每次提供一个B,默认低位地址交叉,挨个轮巡,进行两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