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总结
再次温习数据库原理后发现受益匪浅,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过复习后所学内容大大增加,在为人混杂的社会环境里总需有所回报,在过去未能弄懂的知识点现在必须一一弄通才能确保全面掌握学科要点。本次分享将围绕个人对于数据库系统原理的理解展开: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基础理论、关系操作技术以及数据管理系统的基本构成。
1.数据库基础:数据库抽象,DBMS,DBS
数据库抽象:即建立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外部模型和内部模型
概念模型:从用户出发,表达了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逻辑模型:从数据库实现出发,表达了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说,概念模型和逻辑model具有相同的基本特性。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其出发的角度不同。现有的concept model需要经过提炼和整理后才能形成对应的logical model。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构建一个完整的logical framework作为实现database设计的基础体系
DBMS是一种能够实现数据管理的软件系统,并且主要包括定义、查询、更新以及其他控制功能。
2.关系:关系模式设计,关系运算,SQL语言运用
关系模式设计:函数依赖,关键码,模式分解,范式
函数依赖:都属于R(U),其中X与Y均为U的子集,在这种情况下,Y的值由X的值所决定,我们称其为函数依赖关系。在数据依赖关系中,函数依赖是最为基础的关键依存关系。
关键码:主键,外键,约束
范式:
1NF:关系模式中R的每个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原子值,R为1NF
2NF:关系模式R为1NF,且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后续案件,为2NF
3NF:关系模式R为1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为3NF
3.SQL语言运用:
索引,视图,触发器,存储过程
索引:属于物理存储的路径概念
视图:一种虚拟化的数据集合(简称'视'),它是基于多个基础表以及现有视图构建而成的数据集合。用于聚合和访问多源数据。
存储过程:通过创建存储过程,可以执行多条SQL语句
触发器:是一种特殊的存储过程,并发性
关于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我画了张图,请大家指正:
[

]()
总结: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维护数据;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专注于处理和维护学生的各项信息;这类系统均具备对数据执行各种操作的能力;当然以数据库--数据存储中心为中心;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的操作等基本功能之一;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基础操作的方法论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更高层次的思想飞跃与系统的可靠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