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无人驾驶autoware 项目实战】传感器数据获取、数据采集方案

阅读量:

本文介绍了多传感器数据获取与数据采集方案,重点围绕传感器点云、图像、IMU、GNSS等数据的获取方法展开。文章详细说明了激光雷达、摄像头、IMU、GNSS等传感器的使用场景及其数据特点,并提出了两种数据采集方案:低成本移动激光测量和一体化高精度地图SLAM解决方案。硬件选择与集成、软件配置与开发、数据采集流程设计及存储管理是数据采集方案中的关键内容。文章还强调了传感器兼容性、时间同步、数据预处理等重要技术,为后续数据处理和分析奠定了基础。

系列文章目录

TODO:完成后进行整理工作。

文章目录

  • 系列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获取点云数据(Point cloud)
    • 二、获取图像数据(image)
    • 三、惯性导航系统(IMU)数据
    • 四、全球定位系统(GNSS)数据
    • 五、全局三维点云地图数据与ADAS矢量语义地图数据
    • 六、数据采集方案的具体示例
    • (1)基于低成本移动激光测量的数据采集方案(适合进行小型实验)
    • (2)一体化高精度地图SLAM解决方案(适合公司运维)
      1. 硬件选型与集成
      1. 软件配置与开发
      1. 数据采集流程设计
      1. 数据存储与管理

前言

认知局限,但希望各位能够给予理解与包容。如有任何问题,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请关注无人驾驶Autoware领域内的官方资源库及专业学习平台: <>

多传感器标定、数据融合与状态估计相关的教程及博客,请关注该专栏:<>。

无人车&无人机导航合集
<>

本文首先对传感器数据获取和数据采集方案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内容后续将详细说明,其他模块可以参考我的其他文章。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

一、获取传感器点云(Point cloud)数据

防盗标记–盒子君hzj

防盗标记–盒子君hzj

通过传感器驱动直接获取相关数据即可。
通常被视为自动飞行器的首选传感器装置的有Velodyne激光雷达传感器、Ibeo激光雷达传感器、Hokuyo激光雷达传感器、【防盗标记–盒子君hzj

.
.

二、获取图像(image)数据

通过传感器驱动式的方式收集话题数据,即可实现目标。全方位覆盖360度视野,用于检测运动物体及其红绿灯识别。

三、获取惯导系统(IMU)数据

直接通过传感器驱动获取话题数据即可
.
.

四、获取定位系统(GNSS)数据

通过传感器采集话题数据即可。定位系统中的GNSS传感器能够接收卫星提供的全球定位信息,通常与陀螺IMU设备和里程表等配合使用,以实现位置信息的确定。

在定位模块中,定位系统(GNSS)的数据被整合到gnss_localizer这一功能包中。fix2tfpose作为gnss_localizer功能包的一部分,通过接收器转换 incoming NEMA消息,将其转换为位置信息。此外,还需自行实现坐标系转换,包括全局和局部坐标系的转换。将接收器转换 incoming NEMA消息转换为位置信息(x,y,z,roll,pitch,yaw)。这些信息可单独用于确定车辆当前位置,也可作为lidar_localizar的初始基准位置。

五、获取全局三维点云地图数据、ADAS矢量语义地图数据

全局三维点云地图数据采用快速读取方式处理.pcd文件(内存占用非常大),并利用map_server功能包实现二维地图数据的获取。

地图

改写内容

地图

.
.

六、数据采集的方案示例

(1)低成本移动激光测量进行数据采集的方案(适合自己做小型实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通过在小车等移动载体上进行数据采集,实时获取激光雷达高精度点云数据、相机数据以及GPS/IMU航迹里程计数据。

(2)一体化高精度地图SLAM的解决方案(适合公司运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硬件选择与集成

根据机器人的作业环境和任务需求,建议选择能够获取所需信息(如距离、图像、速度、温度等)的传感器。例如,在光照变化较大的室外环境中,建议选择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相机。确保所选传感器与机器人的其他硬件系统兼容,包括电源电压、数据接口(如I2C、SPI、UART)以及物理尺寸。为传感器设计稳固且易于安装的支架或接口,减少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和干扰,对于高精度传感器,这一设计尤为关键。

2. 软件配置与功能开发

  • 驱动程序和库:配置必要的驱动程序和开发库,以便机器人中央处理器(包括微控制器或计算平台)能够正确地与传感器进行通信并访问数据。
  • 数据格式标准化: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有助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例如,可以将所有的传感器数据转换为JSON或XML格式。
  • 开发或使用现有的数据采集软件:开发或使用现有的数据采集软件,该软件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并存储来自各传感器的数据。例如,可以使用ROS(机器人操作系统)中的相关工具包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3. 数据采集流程设计

实时数据采集:通过配置传感器实现数据实时采集,确保机器人能够即时响应环境变化。其中一项关键步骤是设置传感器的采样率,例如,将激光雷达的采样率设定为10Hz,以在平衡数据细节与处理负荷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时间同步:在多传感器协同工作时,确保数据同步同步,这对于后续的数据融合与分析至关重要。可采用网络时间协议(NTP)或精确时间协议(PTP)进行精确同步。数据预处理:在存储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滤波、格式化与单位转换,以提升数据质量并降低存储需求。具体而言,可应用卡尔曼滤波器对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噪声并提高数据可靠性。

4. 数据存储与管理

  • 数据存储方案 :选择适合的数据存储方案,可以是本地存储(如硬盘、固态硬盘)、远程数据库(如云数据库)或两者结合。考虑到数据的容量、读写速度和可访问性。
  • 数据备份与恢复 :设计数据备份策略,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准备数据恢复方案以应对可能的数据灾难情况。
  • 数据安全与保护 :实施适当的数据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保护数据不被未授权访问或泄露。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