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使用RPA通过GPT大模型AI Agent自动执行业务流程任务企业级应用开发实战:如何为企业建立完善的RPA管理与监控体系

阅读量:

1.背景介绍

在企业级应用程序(EAP)中,能够自动化执行业务流程任务是企业级应用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在大型公司和政府部门中,往往存在着复杂的IT环境、多种业务场景、众多任务需要处理,如何更好地管理、监控和跟踪这些业务流程任务,成为一个难点。如何通过软件机器人(Software Robotics,SR)、规则引擎(Rule Engine,RE)或人工智能代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gent,AI Agent)等工具,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是企业级应用的一个关键技术。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RPA) 是一种无需手动操作的计算机程序,其通过模拟人类在业务流程中的行为来自动完成工作。RPA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时间,节省成本。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基于云端的RPA服务,如Microsoft Power Automate、Amazon Alexa Flows等。但这些服务都存在一些限制,例如无法自定义逻辑、低性能、数据共享不便、功能过于简单。因此,本文将围绕使用开源项目GPT-3、Google Dialogflow、Azure Bot Service等技术构建企业级业务流程自动化系统,构建一个完整的流程管理及监控平台。

本文将对如何利用GPT-3、Google Dialogflow、Azure Bot Service等技术构建企业级业务流程自动化系统进行详细阐述,并给出相应的代码示例。最后,还会给出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2.核心概念与联系

GPT-3

GPT-3是一款由OpenAI推出的基于transformer的AI模型。它拥有超过175亿参数的神经网络和117百万个词汇表,可理解语言并且能够自然生成独特且精准的文本。

GPT-3背后的主要技术是transformer模型,它是一种自注意力机制(self-attention mechanism)的自回归生成模型。该模型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然语言理解能力,能够解决很多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包括文本摘要、文本风格转换、文本补全、机器翻译等。

Google Dialogflow

Google Dialogflow是一个由Google构建的用于创建聊天机器人的API平台。它可以根据用户输入、语音命令或其他上下文信息,快速生成具有特定领域知识的响应。Dialogflow支持许多平台,包括Android、iOS、Web、Telegram、Facebook Messenger、Kik、WeChat、Slack等。

Azure Bot Service

Azure Bot Service是Microsoft推出的一种服务,用于为各种平台提供聊天机器人的创建和部署。它可以轻松地为聊天机器人添加语音识别、响应生成、查询接口、对话状态管理等功能。

IBM Watson Assistant

IBM Watson Assistant是一款由IBM推出的基于云的智能对话机器人服务。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如对话日志记录、上下文管理、多轮对话、AI自动回复等。

相关概念

自动化决策引擎(ADI)

自动化决策引擎(Automated Decision-Making Engines,ADI)通常指的是企业内部使用的决策引擎,即按照一定的算法、逻辑、规则进行自动决策。其流程一般如下图所示:

其中,规则解析器(Rule Parser)用于识别出发生事件对应的策略,比如订单的支付情况。规则执行器(Rule Executer)则负责根据触发的事件执行相应的策略,比如向顾客发送电子邮件通知,或者自动生成账单。

当企业内出现多个决策点时,使用ADI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举例来说,假设某商店有两种类型的顾客:普通顾客和VIP客户。对于普通顾客,其消费额一般会被设定为一个较低的值;而VIP客户则会享受更高的折扣优惠。ADI可以根据顾客身份、购买产品的数量、消费金额等因素,决定应该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

自动化脚本(Automation Scripts)

自动化脚本(Automation Scripts)是指能够让计算机执行重复性任务的程序。通常情况下,自动化脚本是在企业内部的开发人员编写的,可以用来自动化日常事务和重复性的工作。比如,公司有一个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员工每周必须提交一次报告,此时可以使用自动化脚本来自动化这一过程。

自动化脚本的另一个用途是数据采集。比如,在某个网站上有一个新闻模块,需要对新闻进行分类,这时就可以使用自动化脚本来自动化这个过程。它首先会打开网站,找到所有新闻,然后通过爬虫等方式获取到新闻的链接,再将这些链接输入到分类器中进行分类。这样,只需要每隔几分钟运行一下脚本即可完成新闻的自动分类。

RPA框架

Rapid Prototyping Application(RPA)框架是一套用于实现RPA的编程模型、标准规范和工具的集合,它定义了一组可以用于构建自动化应用的组件和设计模式。RPA框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1. 模块库(Module Library):该部分包括了一系列的预制模块,可以用于处理基本的UI交互、文件处理、数据库操作、加密等任务。
  2. 执行引擎(Execution Engine):该部分的作用是运行模块库中各个模块,执行指定任务,完成相应的业务逻辑。
  3. 流程编辑器(Flow Editor):该部分用于创建流程图,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流程的步骤、条件判断和连接关系。

自动化方案的优缺点

由于国内企业的网络环境和系统复杂性,传统的自动化方案无法胜任大规模部署,而“软件机器人”、“规则引擎”、“AI代理”等新兴技术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效率和可靠性。然而,它们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而且这些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企业级应用来说,使用自动化解决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技术选择:尽管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开源解决方案可以供选择,但是还是要做出取舍,比如是否采用商业化解决方案、适合自己的算法和模型等。
  2. 可用性和兼容性:企业级应用需要考虑可用性、兼容性、扩展性、弹性等方面。如,是否有足够的硬件资源、软件依赖、网络环境、SDK版本更新等。
  3. 安全性:在保证业务连续性的同时,仍然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
  4. 数据共享:不同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共享、业务之间的数据流转必须做好考虑。
  5. 应用范围:针对特定行业、业务、场景等应用,其自动化方案的效果可能会不尽相同。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GPT-3模型来构建聊天机器人,它是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自回归生成模型,可以通过聊天对话的方式来获取用户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当然,为了更好地理解GPT-3模型和基于transformer的自回归生成模型,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一些基本特性。

一、基本特性

(1)结构

GPT-3是一种深层次的学习模型,由一个编码器(Encoder)和一个解码器(Decoder)两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编码器的作用是把输入的文字或文本转换为向量形式,解码器的作用是根据编码器输出的向量,生成输出的文字或文本。

(2)输入输出

GPT-3模型的输入可以是任何东西,输出可以是任何东西。举例来说,输入可以是文本字符串,也可以是图像、音频、视频等。同时,GPT-3模型输出的结果也是可以复读的,也就是说,模型可以把用户的输入重新生成出来。

(3)推理

GPT-3模型推理过程相对于人类的推理过程来说,可以说更加快、更加准确、更加符合直觉。它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基于历史数据和已有的知识,推理出最佳的下一步动作。

(4)零样本学习

GPT-3是一种零样本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它不需要人们标注训练数据,只需要输入原始数据,就可以通过模型学习,获得更好的预测结果。

二、操作步骤

(1)准备数据集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包含大量句子的大型语料库。语料库中,每一行是一个句子,句子之间没有明显的分割标记符号。

(2)模型训练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GPT-3的训练模型,对语料库中的句子进行编码,使模型具备对类似语言的推断能力。

(3)部署模型

最后,我们可以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服务器上,作为聊天机器人的后台。

三、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GPT-3的结构比较复杂,因此这里我只总结了几个关键的数学公式。

(1)隐变量模型

GPT-3使用了一个简单而巧妙的概率模型。它的核心思想是,将语言建模成一个有限状态机(Markov Chain),其中每个状态对应着一种可能的语言片段,而状态之间的转换就是语言的变化。GPT-3的训练目标就是最大化语言模型的对数似然。换句话说,我们的目的是学习到一个函数f(x),这个函数把输入序列映射到输出序列的概率分布上,并最大化这个分布上的似然。

为了最大化对数似然,我们可以引入隐变量z。令z为一个一维离散变量,它表示生成的当前句子的状态。它的取值范围是{0,1,...,n},其中n表示状态空间大小。接着,我们可以定义一个联合概率分布p(x,y,z)。它的第i个元素表示第i个字符生成第i+1个字符的概率。

显然,如果状态不确定,那么生成的整个句子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还需要约束条件,来限制生成的句子不能太短或太长。因此,p(x,y,z)可以分解为三个独立的概率:

\begin{align _} p(x_1) &=p(x_1|z)\prod_{t=2}^T p(x_t|x_{t-1},z)\ p(x_1)=\sum_{\phi}\alpha_\phi(\phi)\ \end{align_}

其中α(·)表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p(x_1|z)表示给定状态z时的第一个字符的生成概率。p(x_t|x_{t-1},z)表示给定状态z、前一个字符x_t的情况下,生成字符x_t的概率。

(2)语言模型

语言模型负责估计给定一串文字,其出现的概率。它的训练目标就是最大化语言模型的对数似然。

给定一串文字x,语言模型的目标是计算P(x)。它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

\begin{align _} p(x) &=\int_{\theta}p(x|\theta)p(\theta)d\theta\ &=\int_{\theta}p(x,\theta)d\theta\ \end{align_}

其中,θ是模型的参数,x是待评估的句子,p(x|θ)是语言模型的生成分布。p(θ)是模型的辅助分布,它通常假设θ服从某一分布。

为了优化这个模型,我们可以假设θ服从一些先验分布,例如均匀分布、多项式分布等。GPT-3使用了一种简单的均匀分布,使得θ的每一个元素都服从相同的分布。

(3)梯度消失和爆炸问题

现代神经网络模型都会遇到梯度消失和爆炸问题。这是由于模型的参数量过大,导致模型难以有效地学习和拟合数据。为了缓解这个问题,GPT-3使用了一些技巧,比如梯度裁剪、层归一化、批量标准化等。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