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浙大计算机考研经验贴
本文总结了作者申请浙大计算机考研的经验与教训。作为跨考学硕的科班生,作者最终成功上岸,并分享了初试各科复习重点:数学需大量练习,《408专业课》推荐天勤与王道教材,《英语》需尽早开始背单词,《政治》则通过肖秀荣资料高效备考。此外,作者强调了机试的重要性,推荐晴神《算法笔记》及Pat考试的必要性。尽管面试表现一般但最终成绩尚可。整篇文章以简洁明了的方式概括了考研关键点与个人成长经验。
推荐一下浙大计算机考研群241321218、2019浙大计算机考研经验贴汇总
本人情况
以上将从个人考研经历出发
浙大名额数量及相关录取政策
确定考研院校
原本打算前往北京应考;然而清华北大考试难度较大;出于稳妥考虑;经过综合考虑后;已经确定将录取对象指向浙江大学;并且其计算机学科的实力相较其他顶尖学府更为突出,并且由于名额众多(作为关键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选择。最终决定报考浙江大学。
浙大名额数量
我整理了一下2019年(今年)浙大名额的计划数量和实际录取数量,如下表:
| 计算机学硕 | 计算机专硕 | 软件工程学硕 | 网安学硕 | 城市学院联合培养专硕 | 宁波理工学院联合培养专硕 | 工程师学院专硕 | 总计 | |
|---|---|---|---|---|---|---|---|---|
| 计划名额 | 44 | 48 | 18 | 4 | 16 | 4 | 4 | 138 |
| 实际录取名额 | 45 | 50 | 18 | 4 | 16 | 4 | 6 | 143 |
可以看出,在其他985高校中(尤其是像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浙江大学(ZJU)在统考名额上的配置较为宽松。然而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政策吸引下却有不少优秀学子选择了转投这些更具竞争力的学府。从数据来看,在近年来(2021至2023年间),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CS)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突破了2000人之多,并且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超过600名同学在初试阶段取得了32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 但实际录取人数仅为140人左右 即使是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也需要经历激烈的竞争 所以我认为广大考生应当量力而行 如果将考研仅仅视为逃避现实或赡养父母的选择 那么我就不多说了 但如果真的是出于提升学历的愿望 那么选择浙江大学这样的学府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建议各位同学三思而后行 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是为了情怀才选择这条道路 而是大多数人都是希望通过这条路径更快地实现上岸目标
浙大录取政策
浙大实行学硕专硕统一划线制度,并采用统一录取原则。具体而言,在招生工作中以考生提交的专业志愿表作为录取依据,并根据综合成绩排序后依次录取。需要注意的是,在调剂过程中选择学硕可能会更加便利。因此,在现有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建议考生填写学硕。
浙大成绩计算公式
今年浙大在机试考试中取得了进步。其中综合成绩由以下公式确定:综合成绩=入学统一考试总分/5×65\%+(机试成绩×35\%+面试成绩×65\%)×35\%。基于入学统一考试总分占总权重为65%,以及机试和面试分数分别占35%和65%。在具体评分时,默认初试每得一分相当于机试得一分,在此基础上面试每得一分则相当于初试得分的1.8倍。
初试
我的初试成绩不高,但是还是稍微说一下,供大家参考。
数学
考前一直说今年数学简单,结果考完果然很难╮(╯▽╰)╭。但是相比于18年,今年题目应该说还是简单了一些。数学应该说不再有大小年的说法,建议大家还是好好准备数学,不要再抱侥幸心理。
我数学135+分,考场上求形心的题目没做出来o(╥﹏╥)o,这个分数算是不高不低吧。我用过的数学考研书籍及相关感受,按使用的时间顺序列举如下:
- 张宇《高等数学18讲》:值回票价!里面有不少实用技巧哦
-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质量很高!适合打基础
- 王式安《概率论辅导讲义》:一般般吧!不过有些地方会跟《李王复习全书》重复哦
- 《李王复习全书》:概念题太多啦!还有点冷门题目不太常考呢
- 分阶习题训练(附赠《李王复习全书》):题目超级多!基础概念一定要搞懂才行
- 基础过关660题(附赠练习册):全是选择填空啊!记下正确率就行啦
- 《李永乐历年真题权威解析》(适合刷真题):老一套了!以前的真题跟现在命题不太一样了
还要多说两点:
在教材选择方面,推荐使用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教材、工程数学线性代数教材以及浙江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对于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来说,在复习过程中完全可以直接开始复习考研相关的教材内容。如果基础相对薄弱一些的话,在复习过程中适当回顾教材也是有帮助的。至于具体的学习内容,在考研复习资料中通常都有涉及。据我自己的刷题经验而言,在04年以前每年都有出现过这种类型的题目作为大题出现。但从05年开始改革后这类题目已经不再出现在真题中了。这两章我也都没有进行深入练习。
学好数学是提高总分的关键。提醒大家切勿寄望于投机取巧。不可因某次考试难度预测未来。静下心来反复练习。
408专业课
2018年的408考试相对容易上手,并且有很多高分的大神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巧。然而今年的408考试对我来说确实有难度(说实话,可能只有我能感到困难)。我的成绩也仅有110+分,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bout-face: really let me down)。虽然我是计算机本科毕业,但本科阶段的课程基本上都是临时抱佛脚学习,除了数据结构这门课有一些基础概念了解外,其余课程的基础知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其实我对这些基础知识几乎一无所知)。我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非常失望,甚至有些无奈(⊙ω⊙)。为了帮助其他同学避免我的误区,下面我会简单总结一下我的复习经验与教训
天勤数据结构:觉得不错吧?确实值得推荐!其实关于数据结构的学习经验分享一下:如果你先系统地学习过《算法笔记》这本书的基础知识后再深入研究数据结构的话,你会觉得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王道计组:整体评价一般吧?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讲义和题目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混乱现象,而且偶尔会出现答案不够严谨的情况,类似的问题有时会导致解答不够完善甚至自相矛盾。
王道操作系统:还可以吧?不过在某些细节部分还需要进一步斟酌,总体来说比计组这一科略胜一筹。
天勤网络:感觉还不错啊!从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没有发现明显的bug或者问题,因此值得推荐。
王道真题思路解析: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呢!这本书涵盖了大量的真题范围,尤其是近五年的408真题都有较为全面的总结,并且附带了知识点的简明归纳,非常适合在冲刺阶段快速回顾和记忆。
王道最后8套模拟题:不建议购买哦!每年这套试卷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变化只是简单更换一下题目顺序而已,而且定价偏高不太划算。
就19年版本而言,在内容质量方面个人体验来看天勤确实略胜一筹 如果说时间精力允许完全可以选择两者皆备 但若时间有限优先考虑天勤的话也未尝不可 不过有一点让我对其存在 reservations. 天勤习题安排上确实略显突兀 将所有习题集中放置于每章末尾 相较于王道那种每一小节后紧跟习题的设计 导致每章习题量达到七八十道让人不禁感叹Wow. 我很好奇不知以后能否对这一安排进行整合优化
针对408考试课程的学习,尤其是针对计划跨考的考生而言,请记住以下几点:尽早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且趁早不等到后续阶段再行动。进而建议考生持续投入约四到六个月的时间进行系统复习,并反复练习相关真题以深入分析解题思路。通过以上方法的严格执行和坚持练习,相信学习效果会显著提升。
英语
我的英语成绩仅在及格线上方徘徊,在阅读 comprehension方面存在明显薄弱之处。实在找不到比我还优秀的同学了。我对英语这门课程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直到考研复习阶段才开始系统地进行学习。单词复习工作进行了两个完整的遍历。真题用的是张剑黄皮书整体感觉非常不错。虽然已经刷完了全部阅读题目但其他题型均未完成过一遍考试水平仍显不足。建议尽早开始进行单词的记忆与背诵工作并坚持每天练习几篇阅读文章以保持良好的手感不要出现间断性学习的情况。至于其他学习方法我不太擅长这里不做过多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2019浙大计算机考研经验贴汇总获取更多学习经验
政治
我的政治成绩达到了65分以上,在选择题部分获得了36分。可以说我的整体水平处于中游偏上。不得不提的是,在考试预测方面肖四的命中率相当高。通常情况下主观题得分较为接近。因此我认为突击复习效果显著。至于多项选择题这类题目由于涉及较多知识点记忆所以得分相对固定。如果想进一步提升分数建议大家多买一些高质量的选择题来练习以巩固知识点。目前我正在使用的教材是肖秀荣老师的著作并未看过任何相关的网课课程内容主要是基于个人经验总结而成。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学习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精讲精练:太厚,看不完,不建议买
- 历年真题:我只刷了刷选择,感觉每年政治热点都不一样,意义不大,不建议买
- 1000题:题目贼多,我只做了1遍,冲刺阶段都忘光了,挺鸡肋的,不建议买
- 知识点背诵版(一个32开的小册子):是精讲精练的浓缩版,只背了哲学部分,如果你有精力,可以买来背背,时间紧就算了
- 时政(一个32开的小册子):可以买来做做其中的100多道时政选择题
- 肖8肖4:必须要买 !!!肖8肖4的选择题多做几遍,选择题里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要背,肖4大题必须要背 !我整个政治后期冲刺就靠的这两本书,感觉很重要。
总体而言,在考试中获得大约65分左右的成绩相对容易实现。主要策略在于熟练掌握并反复练习肖8的选择题、肖4的选择题以及大题,并配合其他冲刺阶段的模拟选择题来查漏补缺。一般来说,在10月前进行系统复习即可达到预期效果。当然不同人的学习基础和习惯不同...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调整适合自己...
初试总结
打算从3月份开始备考,然而由于学业任务繁重,还需完成论文写作、课堂学习以及项目开发和竞赛活动,直到7月10日这一天我才真正开始全力以赴投入备考.然而,在备考期间又出现了多项新任务,其中包括论文需要按照审稿人的反馈进行修订,同时参加了全国计算机软件应用大赛(CSP)的比赛,开小差诸如……诸如……诸如……诸如
机试
浙大上机考试的成绩在报名当年可以选择以下任一作为替代:初试报名当年的 PAT 甲级原始成绩或 PAT 顶级原始成绩(其中 PAT 顶级原始成绩为原分乘以1.5且最高不超过100分)。具体来说,在20年的考研中仅限于参加3月、9月和12月三次 PAT 考试来替代机试试题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两者不可兼得——考生不能同时参加机试试题和 PAT 成绩来达到替代的目的。而对于正在准备21年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来说,则还有两次参加 PAT 的机会。就往年的经验来看,在24届考研中由于今年的计算机专业课考试(机试试题)难度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导致不少初试分数在396分以上甚至467分以上的同学因未能通过机试试题而与最终目标失之交臂(包括但不限于我本人当时因为计算错误未能成功通过)。每次参加 PAT 考试时都会有不同的难度分布情况——比如去年十二月的 PAT 考试就相当容易(如去年十二月的时候我就后悔没去考),所以强烈建议各位考生尽可能多地参加PAT考试——尤其是每年最后一次十二月份的考试——万一运气好的时候碰上简单题目的话更是能助你一臂之力哦!
建议在机试备考期间深入研读晴神的《算法笔记》,它是我备考过程中的核心教材之一。自决定参加浙大校考前的一个月起,我便开始了系统化的学习计划:每天都会按照晴神的《算法》(可通过链接算法)来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并配合PAT题库进行强化训练。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反复练习了两遍后,在同年3月参加了PAT甲级考试并收获了96分的成绩。同时建议在备考过程中参考我的博客进行查漏补缺。(作者:Richen Yunqi)
初试后至等待成绩期间我提醒大家千万别荒废这段时间,请积极安排学习任务。我在过去的时间里系统地研读了刘汝佳大神的经典著作《算法竞赛入门经典》,尚未完成但读起来非常顺畅。那次参加PAT高级别考试时获得了81分(因此次考试不计入机器试成绩而感到遗憾)。
拥有较高的PAT分数以及编程能力不仅体现在机试中,在求职过程中同样具有显著优势。这些能力对于理解考研中的数据结构课程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建议大家尽早将PAT考试成绩提升至较高水平。如果 PAT 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则无需参与机试。然而今年不乏有 PAT 成绩优异者却仍选择参与机试的情况
面试
浙大教师群体通常展现出亲和力强的特点。在专业课考试中整体成绩差异较小;但仍有明显的分层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能力这一关键评价维度上跨考学生可能会处于劣势;不过也存在例外案例如2019浙大计算机考研经验贴汇总中所述的成功案例。
我的面试成绩为89分,在大部分考生中属于尚可接受的水平。作为一名科班背景的学生,在编程能力和项目经验方面均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这或许也是我在综合表现尚欠佳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成绩的原因之一。回顾整个面试过程的时间线:首先是专业课考试环节;其次是综合能力测试;最后是英语口语交流环节。其中一些细节已模糊不清;仅记录那些能够回忆起来的内容即可完成此次复习总结
-
候场阶段准备充分。其中一份资料是关于数据库范式的知识,其中多对一的关系可以通过分解成多个一对一的关系来优化管理(部分概念尚不清晰),另一份则涵盖了双向链表、优先级队列以及二叉查找树的知识点。在等待面试的时间里反复记忆了重点内容。
-
英文面试
-
What motivated you to apply for the Computer College at Zhejiang University? I prepared for it with great enthusiasm.
- 介绍一下你的家乡(英文)?
准备过,哇啦哇啦哇啦~~
- 介绍一下你的家乡(英文)?
举个例子来说明多对一关系如何分解为多个一对一的关系(英文),比如红纸这个问题。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刚开始不太懂这个概念,在记忆过的关键句子时遇到了困难。突然有一个单词发音错了被老师纠正了发音——这确实让人头疼呢(σ-`д・´),于是老师有点不耐烦地打断了我。”随后开始用中文向我提问。“
答:论文中并无实质性的创新之处。主要目的是为了练习操作并积累实践经验。坦白说我是有点担心如果深入探讨可能会露出马脚
2. 软著咋这么多,哪来的钱?
答:现在软著不收钱了……(然后老师们就讨论起来这个软著是收钱还是不收钱,两三分钟都没理我)
- 这些软件都开源吗?
答:其中一些开源、另一些则不开放源代码,并仅将少数项目的源码上传至GitHub。
在你的软件著述中,请问涉及得最棒的项目是什么?使用了何种编程语言?厉害劲儿!原本还想简单介绍一下亮点内容呢。但老师却没让我们分享。
这种CSP测试到底是什么呢?答主:它类似于PAT编程能力测试,由计算机学会主导组织。随后,老师们围绕CSP的具体内容再次展开了深入探讨。
- 专业问题
本来想让我走,一看表还没到时间,又开始问我专业问题o((⊙﹏⊙))o
1. 哈希索引和B+树索引有啥区别?
解释了哈希表,B+树忘了……
数据库中的视图具体功能是什么? 据悉学生提到认为查询速度较快时老师都笑了,并解释道:"怎么可能是这样呀?" 只能无奈地表示自己记不清楚了……
- 能否接受flg?
强烈反对!(我的求职文件被整理成书签夹存放后被老师随意丢弃导致我现在无法 retrieve these documents)
诚实地讲,在这次面试中整体表现欠佳。问题多属于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专业领域的问题上更是如此。出来后都感到有些沮丧。但最终的成绩却出人意料地好。
总结
以下是我的总结和经验分享:希望每一位学弟学妹能够在这些经验和教训中有所收获。祝愿各位学弟学妹们在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并顺利入读理想的研究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