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MySql数据库SQL编写规范注意事项

阅读量:

MySQL数据库SQL编写规范不仅能够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通过优化查询性能来降低潜在错误的发生;同时它有助于促进标准化以及推动团队协作,并能显著提高开发效率。鉴于此,在开发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SQL编写规范,从而保证代码的质量和效率。

包括了编写 MySQL 数据库 SQL 代码的核心规范和最佳实践;这些规范涉及可读性、性能、安全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


一、命名规范

表名称 * 建议采用全小写字母,并以下划线分隔符实现各字段的清晰标识以明确表用途(例如:user_account, order_detail等)。
* 在设计字段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关键字(如desc, group)建议采用反引号进行转义操作但不推荐这种方法

  1. 字段名 * 全小写,下划线分隔,避免冗余前缀(如 user_name,而非 tbl_user_name)。

  2. 索引名 * 统一规范命名规则:采用格式为 idx\_表名字段(例如 idx\_user\_email)或 uniq\_表名字段(用于唯一索引)。

  3. 主键 * 建议命名为 id,类型为 BIGINT UNSIGNED AUTO_INCREMENT


二、SQL 编写规范

代码格式 * 关键字大写(如 SELECT, WHERE),表名/字段名小写,缩进对齐:

复制代码
    SELECT

        u.user_id, 
        o.order_amount
    FROM 
        user u
    INNER JOIN 
        order o ON u.user_id = o.user_id
    WHERE 
        u.status = 1
        AND o.create_time > '2023-01-01';

明确禁止非显式的字段操作 * 在数据库查询中明确指定位移列名(例如:COUNT(*) AS total)。 * 避免非显式的数据类型转换,在WHERE子句中请确保数值类型的正确性:例如,在WHERE子句中使用WHERE id = '100'应当更改为WHERE id = 100当id为整数时。

事务控制 * 明确事务边界,避免长事务:

复制代码
    START TRANSACTION;

    -- 业务操作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 WHERE user_id = 1;
    UPDATE account SET balance = balance + 100 WHERE user_id = 2;
    COMMIT;

注释 * 复杂逻辑添加注释(如 -- 统计活跃用户,排除测试账号)。

语句结尾 * SQL语句应以分号(;)结尾。


三、性能与安全规范

查询优化 * 避免使用SELECT星号,并明确指定所需字段。

  • 对于分页查询,请采用LIMIT语法实现,并确保OFFSET值不过大(建议采用游标分页技术以提高效率)。

防 SQL 注入 * 使用预编译(Prepared Statements)替代字符串拼接:

复制代码
    -- 错误方式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 + name + "'";
    
    -- 正确方式(使用占位符)
    PREPARE stmt FROM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name = ?';
    EXECUTE stmt USING @name;

索引使用 * 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索引字段施加函数操作(如 WHERE DATE(create_time) = '2023-01-01')。

  • 复合索引遵循最左前缀原则。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排序操作,在数据库排序时通常建议仅当有必要时才使用ORDER BY子句,并尽量少用此子句以降低计算开销

限定返回字段,在使用SELECT语句时应明确指定所需的具体列名而非仅用‘*’代替全部列名

预防大规模事务操作 * 大规模事务操作可能会导致系统资源长时间占用,并影响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因此,在事务处理中应尽量减少规模较大的事务操作次数或缩短每次事务的操作时间和提交时间。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主要采用 INNER JOIN 技术以确保数据间的精确对应关系并防止出现笛卡尔积现象

  1. 分区表 * 仅适用于规模较大的表(例如常见的事务处理系统中使用的日志表),建议按照时间字段或哈希值进行分区内存分配,并需判断查询语句是否会触发分区内存命中检查。

为了效率最大化,在处理存储过程或触发器时,请尽量将逻辑实现于业务层面,并且只有在必要时才考虑使用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为了解决性能问题,请尽量避免设计复杂的嵌套视图结构。

  1. 适当使用临时表和游标

虽然临时表和游标虽在特定场景下非常有用,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权衡利弊,并优先考虑基于集合的解决方案作为替代策略。

  1. 避免硬编码

在SQL语句中不应使用硬编码值而是应该采用变量绑定的方式以实现SQL指令在不同数据源间的共享与复用

  1. 定期维护索引

索引有助于提高查询效率的同时也会消耗系统资源。因此需定期维护索引包括重建和优化它们从而保证其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五、数据定义与操作

在涉及创建或删除数据库及其相关表等对象时

在进行数据库操作时(如插入、删除或更新数据),必须正确应用相应的DML指令(如INSERT指令用于执行插入操作、DELETE指令用于执行删除操作以及UPDATE指令用于执行更新操作)。


六、工具与自动化

  1. SQL 审核 * 使用工具(如 SonarQube、美团 SQLAdvisor)检查潜在问题。

  2. 版本控制 * 所有 SQL 变更均通过迁移脚本(Migration Script)进行管理(例如 Flyway 和 Liquibase)。

  3. EXPLAIN 诊断分析 * 在处理复杂查询时,请特别关注 typekeyrows 这三列。


七、示例对比

错误写法
复制代码
    select * from user where status = 1 and createtime > 20230101;
    -- 问题:SELECT *、createtime 未格式化日期、无索引优化
规范写法
复制代码
    SELECT 
    user_id, 
    username, 
    email
    FROM 
    user
    WHERE 
    status = 1
    AND create_time > '2023-01-01 00:00:00'
    ORDER BY 
    user_id DESC
    LIMIT 10;

八、总结

  • 核心指导原则:将代码可读性置于首位 > 以提升性能 > 确保系统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 团队协作:通过代码复审与统一规范文档风格实现团队协作效果。
    • 持续优化:结合慢查询日志(slow_query_log)定期分析耗时长、效率低的SQL语句以实现性能提升与系统的持续优化。

遵循上述标准能够明显提升SQL的可维护性和执行效率,并有效降低故障风险。
培养良好的SQL编程习惯将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规范的代码架构能够让代码更容易编写、调试以及测试。开发人员通过遵循这一架构体系将能够更快地理解和修改代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软件开发周期。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