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投资理财__读懂资产负债表

阅读量:

1.合并资产负债表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复制代码
* **“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优质资产所以** : 
  * 两科目的金额越大越好,在总资产的占比越高越好
  * 最好的公司这两个科目的金额总和占总资产的比率一般大于50%
  * 优秀的公司这两个科目的金额总和占总资产的比率一般大于25%
  * 公式:(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资产* 100%
  * 在选择公司时一般把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25%的公司淘汰掉
* **应收票据** * 应收票据分“银行承兑票据”和“商业承兑票据”
  * “银行承兑票据” 到期确定能收回钱,可以看作是准现金属于优质资产
  * “商业承兑票据” 到期不一定能收回钱,约等于应收账款(劣质资产)
  * 如果应收票据都是“银行承兑票据”可以看作是准货币资金
  * 如果应收票所都是“商业承兑票据”,可以看作是应收账款
  * 如果两都都有一部分算作准货币次资,一部分算作应收账款
  * 最好的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应该小于%1,甚至为0
  * 优秀的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应该小于3%
  * 在选择公司时一般把“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5%的公司淘汰掉
* **应收款项融资** * 应收款项融资指把银行承兑票据进行贴现或背书,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会消耗公司的钱,属于劣质资产。
  * 这个科目越小越好,最好为0
* **预付款项** * 钱已经付了货还没有收到,是花出去的一笔费用属于劣质资产 
  * 好公司的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一般低于1%
  * 预付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3%的公司风险较大
* **存货** * 指产成品或半成品公司通过出售存货获得收
  * 好公司的存货是优质资产(比较畅销不存在积压的问题)
  * 差公司的存货可能是劣质资产(不畅销还会带来,销售存储的费用)
  * 在存货是优质资产的情况下,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可以高一些
  * 当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率小于1%时,存货与总资产的比率不超过20%就没有问题
  * 当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率大于5%时,存货与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5%时 ,需要把目标公司淘汰掉
* **合同资产** * 合同资产是从应收账款里分出来的一个新科目,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比较像,都在未来有按合同收款的权利 ,区别在于应收账款随着合同到期有“无条件收款权”,而合同资产是“有条件收款权”
  * 合同资产的风险比应收账款更大些 ,所以合同资产也是属于劣质资产。 
* **长期应收款** * 一般包括因融资租赁分期销售,特许经营权、长期对外投资、对外委托借款等方式赶成的应收款。 
  * 时间大于1年
  * 由于收回期限较长,容易减值,风险较大,属于劣质资产 
  * 最好的公司一般都没有长期应收款
*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是公司为了生产产品而建立的厂房,生产线,采购的运输设备等。存货就是通过固定资产加上一定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固定资产的建设和维护需要花很多的钱,固定资产最大的价值就是生产出用于销售的存货。如果存货卖不掉,固定资产就失去了价值。
  * 本身既不能生钱,也很难变现,属于劣质资产
  * 一般来说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40%的公司为重资产型公司
  * 小于40%的公司为轻资产型公司
  * 重资产型公司的风险天然大于轻资产型公司
  * 固定资产也是财务造假的首选科目之一(固定资产的价值较高并且价值相对难以评估,而且还可以通过折旧或减值很容易把财务造假虚增的金额消化掉)
  * 建议 把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40%的公司淘汰掉。
* **在建工程** * 未完工的固定资产,当在建工程完工并验收合格后会转成固定资产。
  * 在建工程可以算作固定资产
  * 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率一般不超过5%
* **使用权资产** * 指在租赁期内使用资产的权利(比如:公司租了一个办公室,租赁期为3年,这个办公室这3年的使用权就是公司的使用权资产)
  * 使用权资产既不能生钱也很难变现
  * 使用权资产是劣质资产
* **无形资产** * 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
  * 无形资产可能增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公司的收入
  * 无形资产属于优质资产
  * 由于其价值较难评估,也是财务造假的较好的科目
  * 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不超过5%最好
* **开发支出,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都是已经发生的费用 ,不能生钱也不能变现,属于劣质资产** * **在与企业经营有关的资产中,优质资产主要包括****:** * 货币资金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银行承兑票据
  * 存货
  * 无形资产
  * 一般最优秀的公司优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70%
  * 优秀的公司优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往往大于50%
  * 优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50%的公司除非是行业第一名并且同时具有3个或以上的核心竞争力,否则不考虑
*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都权益(或股东权益)

复制代码
* 由于负债是真实的,资产的虚胖必然导致所有者权益的虚胖
* **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 都是股东投的钱,这是实打实的钱做不了**假** * **未分配利** 主要是公司在经营中赚到的利润,资产的虚胖必然导致未分配利润的虚胖,未分配利润的虚胖必然导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的虚胖 ,所以我们在看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时不能把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直接拿来就用,因为数据中可能含有水分。我们平时看到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计算出来的重要的财务指标很可能是假的,比如每股净资产,净利润,市盈率,市净率等关键指标都可能是假的。只有在我们确认过公司的资产质量和利润质量没有问题之后,才可以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
* **如何快速的通过资产负债表看懂一家公司** * **第一步,看总资产,了解公司的实力和成长性** * 总资产重点看两点:一是看总资产的规模;二是总资产的同比增长率
*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一的公司就是这个行业中的老大
* 总资产同比增长率大于10% 的公司成长性较好(一般处于扩张中)
  * **第二步,看负债,了解公司的偿债风险** * **资产负债率** *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 资产负债率=70%为警戒线
  * 在投资实践中一般把资产负债率大于60%的公司淘汰掉
  * 资产负债率小于40%的公司,基本没有偿债风险
* **准货币资金减有息负债的差额是否大于0** * **​​​​​​​** 如果小于0,没有偿俩风险(资产负债率大于40%小于60%)
  * 如果小于0,依然有偿债风险(资产负债率大于40%小于60%)
  * 准货币资金=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 有息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 **第三步,看“应付预收”减“应收预付” 的差额,了解公司的竞争力。** * **​​​​​​​应付** * 指”​​​​​​​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 **预收** * ​​​​​​​指“预收款项”,“合同负债”
* **应收** * 指“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合同资产”
* **预付** * 指“预付款项”
* **“应付预收”减“应收预付”的差额大于0** * 说明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无偿占用供应商和经销商的资金,具有两头吃的能力
  * 相当于上下游为公司提供了无息贷款
  * 差额越大说明公司的竞争力就越大
* **“应付预收”减“应收预付”的差额小于0** * **​​​​​​** ​说明公司的资产被上下游公司无常占用
  * 公司的竞争力较弱,竞争优势不明显
  * **第四步,看“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了解公司的竞争力**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主要看占总资产的比率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 <1% 为最好的公司
  * 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3% 为优秀的公司
  * 应收款账+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本质反映的是公司产品的销售难易度,所当其值小于1%表示公司的产品很畅销,小于3%表示公司的产品畅销,大于10%表示公司的产品比较难销,大于20%表示公司的产品很难销售
  * 在实际投资中,我们一般把 应收账款+ 合同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5% 的公司淘汰掉
  * 对于行业第一名并且同时具有3 个或以上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可以放宽到20%,大于20%的公司一律淘汰掉
  * **第五步,看固定资产,了解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 * 这里我们主要看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率 
  * 比率越高说明公司维持竞争力的成本越高(建设和日常维护会花费大量的资金)
  * 比率小于20% 的轻资产公司是我们的首选 
  * 比率大于40%的公司我们一般会淘汰掉
  * 对于行业第一名并且同时具有 3个或以个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可以放宽到50%,大于50%的公司一律淘汰掉
  * **第六步,看投资类资产,了解公司的主业专注度** * **​​​​​​​投资类资产主要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 * **投资类资产我们主要看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 * ​​​​​​​优秀的公司一定是专注主业的公司,与主业无关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就当很低才对,最好为0
  *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我们一般把投资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0%的公司淘汰掉
  * **第七步,看存货,商誉,了解公司未来业绩爆雷的风险** * **​​​​​​​易爆雷的资产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商誉** * **上面我们已经对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作了说明分析,这里我们主要对存货,商誉进行分析** * **​​​​​​​存货** * ​​​​​​​对于“应付预收 ”减“应收预付”差额大于0且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率小于1%的公司,存货基本没有爆雷的风险
    * 对于 应收账款点总资产的比率大于5%且存货点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5%的公司,存货爆雷的风险比较大需要淘汰掉
  * **商誉** * ​​​​​​​是公司对外收购所花的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的那部分钱
    * 收购来的公司企业文化不同,甚至行业不同,很难经营成功,所以商誉是最容易爆雷的科目之一
    *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我们一般把商誉占总资产的比较大于10%的公司淘汰掉。

如何识破资产负债表中的财务造假

复制代码
  * **关于资产负债表静态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属于某一时刻的)** *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动态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根据动态司等式,如何一家公司要虚增利润,必定要虚增收或虚减费用 (负债很难造假,所有者权益不能造假)
* 无论是虚增了收入还是虚减了费用 都会虚增资产,这些虚增的资产会反映在一个或数个资产科目中
* 只要有财务造假行为,就会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科目中留下痕迹
* 一家公司要虚增利润要么虚减费用要么虚增收,要么同时进行
* 财务造假严重的公司都会采取虚增收入的方式 
* 财务造假几乎必然伴随着虚增收 
  * 一种是 不产生现金流的虚增收 
    * 虚增收入,不虚增货币资金 
      * 这种财务造假往往和关联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形成应收账款
      * 通过虚增应收账款的方式虚增收入,虚增利润
      * 这种造假方式必定导致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异常高
    * 虚增收入,虚增货币资金 
      * 指账面上增加了货币资金,但实际上银行账户里并没有这笔现金
      * 采用这种方式造假的公司是和关联公司签署购销合同 
      * 然后虚增货币资金科目里的金额而不是应收账款科目里的金额
      * 我们可以通过 利息收,利息支出及有息负债金额 是否有异常来判断货币资金造假的可能性 
        * 如果每年的利息收小于货币资金金额的2%,则货币资金金额的真实性很可能有问题
        * 还可以结合有息负债的金额和利息支出来看,如果 一家公司账上有很多钱,但同时又有很多有息负债,该公司货币资金很可能有问题
  * 一种 是产生现金流的虚增收 
    * 虚增收入,实增货币资金,虚增流动资产(比如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等) 
      * 通过虚增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科目的金额把钱转到关联方公司
      * 然后通过和关联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真实”的现金收,真实增加货币资金
      * 但是会在预付款项或其他应收款科目留下痕迹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10%的公司,要小心
    * 虚增收入,实增货币资金,虚增非流动资产(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 通过虚增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等科目的金额把钱转到关联方公司
      * 然后通过和关联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形成“真实”的现金收,真实增加货币资金
      * 当在建工程转成固定资产之后,就可以通过折旧或减值来毁尸灭迹
      * 财务造假的高手一般喜欢在非流动资产上造假
      * 这种财造假方式依然会在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留下痕迹
      * 正常经营的公司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率是相对稳定的
      * 如果一家公司在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1%并且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10%那么公司的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率可以增长较快(公司可能处于快速扩张)
      * 如果公司的产品不那么畅销,比如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大于5%或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小于15%,固定资产或在那工程占总资产的比率增长较快,那么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很可能有问题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