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进阶之路—rip、acl解析
假期之余,回顾旧知识,温故而知新,新的感悟。
- 内容一:认识路由表
1、路由表的组成:
(1)协议:
(1、链路层自发现(c(网段)、l(主机));
(2、静态(人工写上去);
(3、动态(程序计算)(1)、距离矢量、链路状态(2)、IGP、EGP
(2)路由前缀 :网络目的地
(3)括号内
(1、管理距离:来源的信任度0-255;0是绝对信任;255是完全不信任;
(2、matrice度量:只能在一个动态协议下比较;
(4)出接口
(5)下一跳
2、两个查表规则:
(1)精确查找:解析三层,先找掩码最小者;找最短的,再比较,直至找完;现路由器已不用这种查找方法;
(2)递归查找:未找到出接口时,会递归查找,最终找到一个标c的;若查不到,则走默认。
3、路由表与mac表的区别:
在查表效率上:mac地址查表速度快,一次查找,使用cam芯片,一个时钟便能找到;而路由器查询内容较多,比交换机慢。
内容二:重温rip:距离矢量协议
1、问:动态协议生成需要那些点?
解:需进行数据交互,即发送广播包,将未知路由加表,怎么加表?如何加?
–加表原则:
(1、若表中无收到路由,则添加:提取下一跳信息;
(2、若表中有收到路由,先看放置的管理距离,比较谁小放谁;同一种协议先看度量,实则不看度量,判断是否同源(同一个下一跳),若同源,无条件修改;若不同源,看开销,小则加表。
针对协议(network)及其作用:
(1)、表明那些网段参与过程,收敛传播;
(2)、哪些接口参与,使这些接口具有接受、转发rip信息的功能。
注: (1)下连pc接口(充当网关的口)需注明:passive-interface e0/1 。
(2)request机制:一旦路由变故,发送request查找路由;
2、rip防环原则:
(1)最大跳数15跳,16跳不可达;
(2)水平分割:从此口进不从此口出;作用范围(接口);非所有场合有益,hud-spoke结构下有害,需关闭;
关闭命令为:no ip split- horize —(关闭水平分割)
(3)毒性逆转水平分割:毒性逆转可跨越水平分割原则;
(4)抑制计时器(180s):针对同源,无限制更新问题,采取抑制机制。用于考验路由是否为有问题的路由?无问题路由过了180s后还会发送;
3、rip小知识点:
(1)时间:
30s:周期更新时间
180s:失效时间(无用路由已不在表,但在库中)
240s:刷新(库中也无没有了)
(2)如何改路由跳数?
Offset-list 1 in(方向) 5(偏移值) f0/1(接口)
Offset-list 1 in 5 f0/1
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255
(3)rip的一个缺点:宣告方式:主类宣告;使得不属于协议范围内的接口进入协议。
No ip rip receive version 2
No ip rip send version 2 —关闭协议,但接口信息依然进入,过滤技术可做到不让进入。
(4)修改rip收敛时间
Timer basic 30 180 180 240 //修改收敛时间
(5)修改rip管理距离
distence 120(默认)ip地址 //修改管理距离,限定源
内容三:认识Acl
1、分类:
(1)标准acl:抓源ip
(2)扩展acl:可抓很多类型的流量
注:不跟反码时,默认反掩码为0.0.0.0
理解反码:1、宣告时用;2、做acl时用到。
含义:1表示“不在意”;0表示“在意”;
例如:抓取偶数、奇数结尾的10.1.1.0/24段中地址
Access0-list 1 permit10.1.1.1. 0 0.0.0.254 //抓偶数
Access0-list 1 permit10.1.1.1. 1 0.0.0.254 //抓奇数
2、注意事项
(1)Access-list 100 permit tcp host 1.1.1.1 ?

注意抓流量不抓源端口流量,因为源端口是随机值
(2)扩展acl可以抓标志位;
注意**:rst——重置位**:用来阻止用户访问 某一个网站。
内容四:了解nat:
Nat:捕获地址,抹去原来的地址,插入新的地址。
从Inside-outside:先查路由表,再转换;
从Outside-inside:先转换,后路由。
当流量返回时应为目标的转化。
Show ip nat translation //查看nat的转换表
以上均为小白自我整理,如有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