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实例--电动汽车场景实例(102.25):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仿真

阅读量:

目录

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仿真

1. 系统架构

1.1 系统组成

2. 搭建Simulink模型

2.1 创建Simulink模型

2.2 搭建充电设施模型

2.3 搭建电池模型

2.4 搭建电力电子变换器模型

2.5 搭建控制器模型

2.6 搭建用户界面模块

3. 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仿真

3.1 设置仿真场景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4. 性能评估

4.1 充电效率评估

4.2 电池健康评估

4.3 用户体验评估

5. 示例代码

6. 总结


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仿真

电动汽车(EV, Electric Vehicle)的充电系统作为连接电网与车辆电池的关键组件,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量的有效转化与储存,并通过优化其设计以延长电池寿命和提高充放电效率。在电子技术领域中采用Simulink进行建模与仿真后可全面评估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能量转化效率充放电速率等关键参数同时还能对控制系统提出改进建议以验证方案的实际可行性

下面是使用Simulink进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的仿真模拟的具体步骤。


1. 系统架构

1.1 系统组成
  • 充电设施模型:由交流充电桩、直流快充桩及无线充电系统组成。
    • 电池模型:基于动力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热特性和SOC估算进行建模。
    • 电力电子变换器模型:模拟电网与电池间的能量转换过程。
    • 控制器模型:实现充放电过程协调,并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 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系统状态可视化界面,并支持用户配置参数设置。

2. 搭建Simulink模型

2.1 创建Simulink模型

启动Simulink软件

添加必要的模块库

Simscape Electrical 和 Battery Toolbar 用于搭建电池及其电力电子转换装置的模型。
DSP System Toolbar 用作执行信号处理与同步数据流的功能模块。
Optimization Toolbar 专门负责完成各种优化计算过程。
Simulink Extras 工具则主要用于生成示波器曲线并直观展示系统运行状态的关键信息。

2.2 搭建充电设施模型

交流充电桩模型 : 描述单相或三相交流电到直流电的转换过程。

复制代码
 * 使用AC/DC整流器和滤波电路。

直流快充桩模型 : 描述高压直流电直接为电池充电的过程。

复制代码
 * 包括DC/DC变换器和功率调节模块。

无线充电模型 (可选): 模拟电磁感应或磁共振无线充电过程。

复制代码
 * 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能量传输模型。
2.3 搭建电池模型

电化学模型 :本研究主要基于等效电路建模技术进行电池特性表征,并结合Thevenin和Norton等方法对电池性能特征进行建模与分析。

复制代码
 * 定义电池参数,如容量、内阻、极化效应和温度依赖性。

热模型 : 描述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热生成和散热过程。

复制代码
 * 使用热传递方程建模。

SOC估算模型 : 实现基于安时积分法、卡尔曼滤波或机器学习的SOC估算。

复制代码
 * 结合电流、电压和温度传感器数据提高估算精度。

SOH监测系统:用于检测电池运行状况,并计算余寿命(RUL, Remaining Useful Life)。

2.4 搭建电力电子变换器模型

AC/DC整流器模型 : 将电网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复制代码
 * 包括整流桥和滤波电容。

DC/DC变换器模型 : 调节输出电压以匹配电池需求。

复制代码
 * 包括降压、升压或升降压拓扑结构。

双向变换器模型 (可选): 支持车辆到电网(V2G, Vehicle-to-Grid)功能。

复制代码
 * 实现能量双向流动。
2.5 搭建控制器模型

充电控制策略模型 : 制定充电功率、电流和电压的动态调整策略。

复制代码
 * 使用恒流充电(CC)、恒压充电(CV)或脉冲充电。

热管理控制模型 : 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调节充电速率以保护电池。

复制代码
 * 包括冷却液流量控制或加热元件功率控制。

故障诊断模型 : 实时监测充电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复制代码
 * 例如,检测过压、过流或通信中断。
2.6 搭建用户界面模块

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通过集成于 Simulink Extras 的 Scope 模块,动态呈现充电功率、电流、电压以及电池State of Charge(SOC)等核心数据。

通过 Simulink 中的 Slider 和 Constant 模块来支持用户配置充电模式、目标 SOC 以及环境温度等参数


3. 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仿真

3.1 设置仿真场景

正常工况测试

复制代码
 * 验证充电系统在典型条件下的性能。
 * 例如,模拟慢充、快充和无线充电。

极限工况测试

评估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应对能力。例如,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分别采用快充和慢充模式进行模拟测试作为测试方案的一部分。

故障注入测试

复制代码
 * 模拟充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
 * 例如,注入过压、过流或通信中断。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实时数据收集:主要通过 Simulink Real-Time Explorer 这一工具以及其它相关软件实现对仿真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动态获取。

数据分析

复制代码
 * 分析充电功率、电流、电压和SOC的变化趋势。
 * 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日志记录 : 将仿真结果保存为日志文件,便于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4. 性能评估

4.1 充电效率评估

计算充电效率 : 统计充电过程中从电网到电池的实际能量转化效率。

复制代码
 * 充电效率 = 输入电池的能量 / 输入充电设施的能量。

分析能量损失 : 观察整流器、变换器和电池内部的能量损耗。

4.2 电池健康评估

监测SOC变化 : 记录充电过程中SOC的变化趋势。

复制代码
 * 确保SOC估算准确且无明显误差。

评估SOH影响 : 分析不同充电策略对电池寿命的影响。

复制代码
 * 例如,快充是否加速电池老化。
4.3 用户体验评估

分析充电时间 : 统计从初始SOC到目标SOC所需的充电时间。

复制代码
 * 充电时间越短,用户体验越好。

观察充电稳定性 : 评估充电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波动情况。

复制代码
 * 波动越小,充电越稳定。

5.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充电控制策略的Simulink实现示例: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 定义充电控制函数

    
 function [charge_current] = charging_strategy(battery_voltage, target_voltage, max_current)
    
     % battery_voltage: 当前电池电压
    
     % target_voltage: 目标电压
    
     % max_current: 最大充电电流
    
     if battery_voltage < target_voltage
    
     charge_current = min(max_current, (target_voltage - battery_voltage) * 10); % CC阶段
    
     else
    
     charge_current = 0; % CV阶段结束
    
     end
    
 end

6. 总结

经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步骤操作后,在线实现了一个基于Simulink平台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与电池交互仿真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够全面评估充电系统的性能,并且还能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充电效率和延长电池寿命

未来工作可以包括:

  • 应用智能预测算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优化 charging strategies.
  • 增强功能多样性:支持多种充电规范与电池类型, 提高系统的适用性范围.
  • 构建仿真模型并部署于实际硬件平台:通过 仿真验证过程 完成实验测试, 并评估其在实际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