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CCNA第一学期第九章答案
1
| 将二进制数字 10111010 转换为等值的十六进制数字。请从下面选择正确的答案。
| 85 | |
| 90 | |
| BA | |
| A1 | |
| B3 | |
| 1C |
2
| 以下哪些选项描述的是帧间隙?(选择两项)
| 任何站点在发送另一帧前必须等待的最短时间间隔,以比特时间为测量单位 | |
| 任何站点在发送另一帧前必须等待的最长时间间隔,以比特时间为测量单位 | |
| 插入帧中的 96 位负载填充位,用于使其达到合法的帧大小 | |
| 帧之间传输的 96 位帧填充位,用于实现正确同步 | |
| 可以让速度较慢的站点处理帧并准备下一帧的时间 | |
| 站点在发送另一帧前不得超过的最长时间间隔,否则将视其为无法到达 |
3
| 采用 CSMA/CD 的网络中发生冲突时,需要传输数据的主机在回退时间到期后做何反应?
| 主机恢复传输前侦听模式。 | |
| 造成冲突的主机优先发送数据。 | |
| 造成冲突的主机重新传输最后 16 个帧。 | |
| 主机延长其延迟时间以便快速传输 |
4
| 发生以太网冲突之后调用回退算法时,哪种设备优先传输数据?
| 涉入冲突的设备中 MAC 地址最小的设备 | |
| 涉入冲突的设备中 IP 地址最小的设备 | |
| 冲突域中回退计时器首先过期的任何设备 | |
| 同时开始传输的设备 |
5
| 以下哪项是 CSMA/CD 访问方法的缺点?
| 冲突会降低网络性能。 | |
| 比非确定性协议复杂。 | |
| 确定性介质访问协议会减慢网络速度。 | |
| CSMA/CD LAN 技术只能以低于其它 LAN 技术的速度提供 |
6

| 请参见图示。交换机和工作站已针对全双工操作进行了管理配置。下列哪项陈述准确反映了此链路的运行?
| 此链路不会发生冲突。 | |
| 每次只有一台设备能够传输。 | |
| 交换机将优先传输数据。 | |
| 如果发生过多冲突,设备将默认恢复半双工操作 |
7
| 以太网网段中的主机发生冲突时,为何要在尝试传输帧之前随机延迟?
| 随机延迟旨在确保无冲突链路。 | |
| 每台设备的随机延迟值由制造商指定。 | |
| 网络设备厂商之间无法就标准的延迟值达成一致。 | |
| 随机延迟有助于防止站点在传输期间再次发生冲突 |
8
| 
在图示中,当主机 B 希望向主机 C 传输帧时,主机 A 向主机 D 发送 1 KB 以太网帧的过程已完成了 50%。主机 B 必须执行什么操作?
| 主机 B 可以立即传输,因为它连接到自己的电缆部分中。 | |
| 主机 B 必须等待接收从集线器传输的 CSMA,这表示轮到它传输。 | |
| 主机 B 必须通过传输帧间隙向主机 A 发送请求信号。 | |
| 主机 B 必须等待,直至确定主机 A 已完成帧发送 |
9
||
| | 以太网在 OSI 模型的哪些协议层上运行?(选择两项)
| 网络层 | |
| 传输层 | |
| 物理层 | |
| 应用层 | |
| 会话层 | |
| 数据链路层 |
||
10
||
| | IEEE 802.2 标准在以太网技术中代表什么?
| MAC 子层 | |
| 物理层 | |
|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 |
| 网络层 |
||
11
| 以下哪些陈述正确描述了 MAC 地址?(选择三项)
| 动态分配 | |
| 系统启动期间复制到 RAM 中 | |
| 第 3 层地址 | |
| 包含 3 字节 OUI | |
| 长 6 个字节 | |
| 长 32 位 |
12

请参见图示。Host_A 尝试连接 Server_B。下列哪些陈述正确描述了 Host_A 在该过程中生成的地址?(选择两项)
| 以 Router_B 为目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 | |
| 以 Switch_A 为目的 MAC 地址的帧。 | |
| 以 Router_A 为目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 | |
| 以 Router_A 为目的 MAC 地址的帧。 | |
| 以 Server_B 为目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 | |
| 以 Server_B 为目的 MAC 地址的帧 |
||
13
||
| | 主机 A 的 IP 地址为 172.16.225.93, 掩码为 255.255.248.0,默认网关为 172.16.224.1。主机 A 需要向 IP 地址为 172.16.231.78 的新主机发送数据包。主机 A 对其地址和子网掩码执行“与”运算。此运算会得出以下哪两个结果?(选择两项)
| 主机 A 执行“与”运算会得到 172.16.224.0 | |
| 主机 A 会将包含数据包的广播帧发送到介质上。 | |
| 主机 A 将广播 ARP 请求,查找主机 172.16.231.78 的 MAC 地址。 | |
| 主机 A 会将数据包的目的 IP 改为 172.16.224.1,并转发数据包。 | |
| 主机 A 将使用帧来封装该数据包,该帧的目的 MAC 地址与 172.16.224.1 相关联 |
||
14
| 以下哪两项特性使交换机在以太网中比集线器更加适合?(选择两项)
| 串扰减少 | |
| 冲突减少 | |
| 支持 UTP 电缆 | |
| 分割成多个广播域 | |
| 通信吞吐量增长 |
15
||
| | 以太网在 TCP/IP 网络模型的哪一层工作?
| 应用层 | |
| 物理层 | |
| 传输层 | |
| Internet 层 | |
| 数据链路层 | |
| 网络接入层 |
||
16
| OSI 模型中的数据链路上子层有哪三项功能?(选择三项)
| 识别比特流 | |
| 确定网络层协议 | |
| 建立与上层的连接 | |
| 标识源应用程序和目的应用程序 | |
| 使网络层协议不受物理设备变化的影响 | |
| 在多台设备同时传输时确定传输来源 |
17
| 数据链路层封装提供哪三项主要功能?(选择三项)
| 编址 | |
| 错误检测 | |
| 帧定界 | |
| 端口标识 | |
| 路径确定 | |
| IP 地址解析 |
18
| 以下哪两项是当今以太网络中最常用的介质类型?(选择两项)
| 同轴粗缆 | |
| UTP 铜缆 | |
| 同轴细缆 | |
| 光纤 | |
| 屏蔽双绞线 |
19
|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一个选项正确识别了帧的“数据”字段中可能包含的内容?
| 前导码和帧尾 | |
| 网络层数据包 | |
| 物理地址 | |
| FCS 和 SoF |
20
| ARP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将 URL 转换成 IP 地址 | |
| 将 IPv4 地址解析为 MAC 地址 | |
| 向网络设备提供动态 IP 配置 | |
| 将内部私有地址转换为外部公有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