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lbp直方图特征多少维,LBP局部二值特征
最近一直在看LBP的东西,就说说LBP吧。先从最基本的LBP说起,LBP的全称是Local Binary
Pattern即局部二值模式,是局部信息提取中的一种方法。目前LBP有很多应用,如人脸识别,表情识别等。局部信息有很多,比如HOG,SIFT等等。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提取局部特征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一幅图像的信息比较多,如灰度,边缘等等,计算机很难处理这种复杂的信息,所以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
LBP就是一种局部信息,它反应的内容是每个像素与周围像素的关系。举最基本的LBP为例,它反应了像素与周围8个点灰度值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中间像素的灰度值为54,我们如下定义:当周围像素的灰度值大于等于中间像素值时,则LBP的一位值为1,否则为零。由这个九宫格,我们就得到了8位二进制数,顺时针取值,就得到了一个像素的LBP值,即11010011。那么我们如何表示这个二进值数呢,很简单,我们将它转化为十进制数即可,也就是211,即这一点的LBP值为211。就这样对整个图像进行LBP运算,就可以得到这幅图像的LBP特征。但是得到这些特征有什么作用呢?提取图像特征的目标无非就是为了进行分类,我们把一幅灰度图像转化为了LBP特征图像,从理论上讲并没有实现降维,也无法进行分类。
这时就引入了直方图统计,我们将LBP特征进行直方图统计,也就是统计LBP特征0~255各占的比例,这样就进行了数据的降维。之后就可以将一个向量输入分类器中进行分类。可是由于只有256维特征,所以分类的效果并不好。这时我们就引入了图像分块处理的方法,也就是说将图像分成若干的图像块,如,在人脸识别中,把脸分为77,55的区域,并对这49,25个小区域进行LBP处理,将每个小区域的直方图进行串联,就可以得到整个图像的LBP直方图。并对这个直方图进行分类处理,这样可以大大的增强分类的效果。但是分类数据维度也大大增加了,如果是77区域,数据维度为77*256=12544维。
可以看出数据的维度还是比较大,所以需要进一步进行降维,这里就涉及了另外一个概念:Uniform
LBP,即均匀模式LBP。这种降维感觉是用了电路中的方法,也就是将原来的256维灰度数据重新分类,统计其位移后的跳变次数,当跳变次数小于2次时就定义为一个Uniform
LBP,比如00000000左移一位还是00000000,没有跳变,即跳变次数为0;00001111左移一位为00011110,跳变次数为2;10100000左移一位为01000001跳变次数为3,它不是Uniform
LBP。经过统计,Uniform LBP在整个的LBP特征中占85~90%,而Uniform
LBP只有58个特征。所以我们将分类特征向量由256维降为58维。在实际应用中,其实是59维,因为加一维表示那些不是Uniform
LBP的量。那么77的人脸区域在进行降维之后,有77*59=2891维。由此对LBP特征进行了降维。
为了更好的进行分类,还可在分类时在人脸区域中加相应的权值,比如眼睛和嘴的权值大,其它部分的权值小。之后再介绍下直方图相似性检测的内容。常用的方法有直方图相交法和Chi-Square距离检测。在这里介绍下较为简单的直方图相交法,原理很简单,就是统计出直方图每个Bin内相同的数目,一般还除以直方图像素总数进行归一化。在这里Bin就是指一个区间,比如LBP有256维向量,则有256个Bin,统计其每个Bin内像素个数进行对比,Uniform
LBP有59维,也就是有59个Bin,相似性检测时则统计59个Bin中的像素个数。一般有多维特征向量,就有多少个Bin。
LBP的Mablab工具箱http://www.cse.oulu.fi/CMV/Downloads/LBPMatlab 在这里可以下载。观察它的实现方法是十分巧妙的,它并没有针对每个像素计算出其LBP值,而是首先将图像进行移动,之后进行对比,取得每一位的LBP值后乘以2的相应次方加上原来的值,即得到其对应LBP值,可以说是一种很巧妙的方法。
参考:Timo
Ahonen, Abdenour Hadid, Matti Pietikainen. Face Description with
Local Binary Patterns: Application to Face Recogni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gence. Vol.28
No.12 December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