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论文投稿小trick
IJCAI 2019 Main track投稿截止时间为2月19日至2月25日,rebuttal期为4月15日至4月20日,论文通知时间为5月9日。作者于2月18日提交了abstract,2月22日提交了paper,于4月19日提交了rebuttal。会议录取率呈下降趋势,2019年CVPR接收率仅为25.2%,而IJCAI 2018的录取率为20.5%。中国作者在会议中占主导地位,IJCAI 2018中46%的论文来自中国,57%来自亚洲。在审稿过程中,rebuttal需简洁明了,直接回应问题,避免空话,并可直接反驳审稿人意见。
即指"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这两种心态,鄙人今年敢于向IJCAI 2019(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全称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s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投稿了一篇论文。在投稿前,本人深入研究了顶级会议的投稿要求和录取标准,总结出了一套投稿小技巧,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对于希望投稿的同学而言,值得借鉴的经验无处不在。
首先说一下IJCAI 2019的Main track:
- 会议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2月19日(UTC-12时区,23:59)
- 论文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2月25日(UTC-12时区,23:59)
- 作者回复期间:2019年4月15日0:00 UTC-12至2019年4月20日23:59 UTC-12
- 论文通知时间为:2019年5月9日(UTC-12时区,23:59)
我于2019年2月18日09:56:25(时区UTC-12)投递了摘要,随后于2月22日投递了论文,论文ID为#2244。北京时间2019年4月15日晚上十点三十分收到了rebuttal的反馈,今天(2019年4月19日下午4点左右)提交了反驳意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因大会失误,部分作者未能在15日收到rebuttal的反馈,因此rebuttal period延长至4月2日23:59 UTC-12。
在提交论文的时间段上,不建议在截止日期前过于早期提交,也不建议在截止日期附近过于集中提交。这里展示了CVPR 2019提交ID与录取数量之间的关系图。

通常情况下,提交ID与接收论文的数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中期的提交量通常高于早期和后期。这也意味着,提交时间的早晚在录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数据显示,顶级会议的录取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表明随着投稿数量的激增,学术会议的竞争程度持续加剧。以CVPR为例,该会议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顶级学术平台,今年共接收了5165篇高质量论文,较去年增长了56%。然而,今年的录取比例降至25.2%,较2019年的25%虽有所提升,但仍低于2018年的29%。值得注意的是,AAAI 2019的录取率仅为16.2%,首次跌破20%的门槛,而NeurIPS 2018则以20.8%的录取比例保持较高水平。此外,IJCAI 2018的投稿总量为3470篇(较去年增长37%),最终筛选出710篇,录取率约为20.5%。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学者在顶级会议中的论文接收率和投稿数量均位居全球之首。在IJCAI 2018会议中,46%的论文来自中国学者,57%则来自亚洲国家。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占录取论文的近一半,这一比例的提升充分证明了中国学者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劲实力。
在撰写反驳材料时,同样道理,不要紧盯着截止日期去提交。审稿人会在截止日期前就已经开始审查。与提交论文时类似,紧盯着截止日期提交会增加被拒的可能性。
rebuttal时注意的地方:
简单明了的说明问题,要说具体怎么做,而不是空话,不要有一句废话。
另外,审稿人有指出错误的地方,建议直接指出错误。rebuttal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审稿人理解并纠正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退缩或 Avo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