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计算机网络 学习笔记 第一章

阅读量:

局域网:受限于设备覆盖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不超过100米。由于由用户自主配置网络设备并自行负责网络维护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技术限制。该网络传输速率为恒定值,并且一般情况下仅限于本地内部通信需求。 Internet:由ISP企业运营拥有独立的网络数据中心的企业级互联网接入服务体系,在线网民均可通过该系统获得高速可靠的互联网接入服务。 广域网:跨越较大地理区域的大型互联网络系统,在线用户间可实现远超100米的距离通信连接需求,并需付费租用专业的网络传输资源以获取持续稳定的通信保障

物理地址也被称为MAC(介质访问控制)Address,在出厂时默认配置,并且是独一无二的

OSI参考模型:
应用层:所有能够产生网络流量的应用程序
表示层:在传输前是否进行编码处理?数据是以二进制或ASCII形式表示的
会话层:通过netstat-n命令获取会话信息
传输层:实现可靠传输、不可靠传输及流量控制功能
网络层:负责选择最优传输路径并分配IP地址
数据链路层:发送和接收帧,并提供差错检测功能
物理层:定义接口标准、电器规范以及提高传输速度的方法

OSI参考模型对网络排错具有指导意义:
1、物理层面出现故障时,请核实连接状态,并确认收发的数据包是否完整无误
2、数据链路层面发生异常时,请检查MAC地址冲突及ADSL线路欠费情况,并留意网速无法达成一致导致计算机误连至其他VLAN
3、网络层面出现故障可能涉及:IP地址或子网掩码设置有误;路由器未正确配置通往目标网络的路由信息;部分设备因接口配置失误导致无法接入指定网络
4、应用层面出现异常可能源于:应用程序缺少必要的权限配置;服务端端口参数设置不当

OSI参考模型和网络安全
1、物理层安全
2、数据链路层安全:ADSL、账号密码、数据链路层安全、VLAN、交换机端口绑定MAC地址
3、网络层安全:网络层安全、在路由器上使用ACL控制数据包流量
4、应用层安全:开发的应用程序没有漏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也成为data rate或bit rate。
单位:b/s kb/s Mb/s Gb/s
2、带宽: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b/s kb/s Mb/s Gb/s
3、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
单位:b/s Mb/s
4、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块长度(比特)/信道带宽(比特/秒)
传播时延
处理时延
排队时延
5、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带宽,表示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有多少
6、往返时间: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
7、利用率: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D=D0/(1-U),
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网络当前的时延,U:信道利用率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