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实战
RIP(Distance-Vector Routing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跳数算法的路由协议,用于在网络中传播路由信息以确定最佳路径。它通过“距离”(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址的距离,并仅适用于小型网络。其核心工作原理包括初始化请求、接收响应及定时更新等步骤。优点在于简单可靠但存在度量值限制、不支持VLSM地址和收敛性差等缺点。
华为路由器配置示例中,在192.168.1.0/24主类下配置了多个直连网络;而思科路由器中则通过非直连方式实现了跨区域路由的学习与共享。在网络拓扑中展示了各子网间的连接关系及学习的路由路径情况(如图)。
1、RIP简介
RIP是一种基于Distance-Vector算法的距离矢量协议,在该协议框架下通过Hop Count指标来计算各目的网络间的距离。在由RIP协议运行的网络架构中,每一台路由器都必须负责管理自身至所有目标子网的路由信息配置

RIP 协议通过 '跳数' 来评估网络间的 distance;对于任意两个直接相连的 router 而言,在单 hop 连接下它们之间的 distance 被指定为 1;当两个 router 之间不存在 direct 连接时,则需要通过中间 router 逐步计算其总 hop 数以确定它们之间的 distance 值。“distance”一词等同于 "hop count" 。在 RIP 协议中规定最大 hop 数不超过 16 就判定该路径无法到达;因此可以看出 RIP 协议主要适用于小型网络环境
RIP原理:
- 初始化。RIP初始化时,会从每个参与工作的接口上发送请求数据包。该请求数据包会向所有的RIP路由器请求一份完整的路由表。该请求通过LAN上的广播形式发送LAN或者在点到点链路发送到下一跳地址来完成。这是一个特殊的请求,向相邻设备请求完整的路由更新。
- 接收请求。RIP有两种类型的消息,响应和接收消息。请求数据包中的每个路由条目都会被处理,从而为路由建立度量以及路径。RIP采用跳数度量,值为1的意为着一个直连的网络,16,为网络不可达。路由器会把整个路由表作为接收消息的应答返回。
- 接收到响应。路由器接收并处理响应,它会通过对路由表项进行添加,删除或者修改作出更新。
- 常规路由更新和定时。路由器以30秒一次地将整个路由表以应答消息地形式发送到邻居路由器。路由器收到新路由或者现有路由地更新信息时,会设置一个180秒地超时时间。如果180秒没有任何更新信息,路由的跳数设为16。路由器以度量值16宣告该路由,直到刷新计时器从路由表中删除该路由。刷新计时器的时间设为240秒,或者比过期计时器时间多60秒。Cisco还用了第三个计时器,称为抑制计时器。接收到一个度量更高的路由之后的180秒时间就是抑制计时器的时间,在此期间,路由器不会用它接收到的新信息对路由表进行更新,这样能够为网路的收敛提供一段额外的时间。
- 触发路由更新。当某个路由度量发生改变时,路由器只发送与改变有关的路由,并不发送完整的路由表。
优点:
- 仅与直接相邻的路由器进行信息交换。若两个 router之间的通信未经过其他 router,则称它们为相邻关系。RIP 协议规定,在非相邻关系下,两台 router无需进行交互。
- 每个 router仅会发送其当前掌握的所有路由信息。这些数据构成该 router自身的路由表。
- RIP 协议规定所有 router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更新路由数据。具体而言,在每30秒后将最新 routing information发送至邻接 router。
缺点:
- 相对简单的做法是基于跳数来计算度量值,并可能导致非最佳路径。
- 度量值的最大限制为16,在大规模网络中无法适用。
- 安全性较低,在接收路由更新时默认接受来自任何设备的信息,并缺乏有效的认证机制。此外,默认情况下允许来自任何位置和任何设备的路由更新请求,并且无法阻止恶意 rip 数据包(即 rip 骗局)的发生。
- 该机制不支持既包含无类 IP 地址又采用 VLSM 标志位配置的 RIP 版本。
- 收敛速度较慢,在正常情况下收敛所需时间通常超过5分钟。
- 带宽消耗较高,在该过程中每个路由器都需要完整复制当前自身的路由表信息并发送给所有相邻路由器,在带宽有限的情况下尤其是低效的大规模网际网络中显得尤为明显。
2、华为路由器RIP配置案例
在配置时,需要对外发布自己的直连的所有主类网络 (major-net)。
Error: The network address is invalid, and the specified address must be major-net address without any subnets.
Error: The specified network already exists in the process.
AI助手
A/B/C主类:
- A: 255.0.0.0/8
- B: 255.255.0.0/16
- C: 255.255.255.0/24
172.16.1.0/24 | B类 - /16 -> 172.16.0.0
172.16.1.0/24 | 172.16.2.0/24 | 172.16.100.0/24 -> 172.16.0.0
10.1.1.0/24 | A类 /8 -> 10.0.0.0
10.1.1.0/24 /10.2.2.0/24 10.8.8.0/25. | 10.0.0.0
192.168.1.0/24 | C类 -> 192.168.1.0
AI助手
网络拓扑如下:

配置信息如下:
rip
version 2
undo summary
[R1-rip-1]dis th
#
rip 1
undo summary
version 2
network 192.168.1.0
network 12.0.0.0
[R2-rip-1]dis th
rip 1
undo summary
version 2
network 172.16.0.0
network 12.0.0.0
network 23.0.0.0
[R3-rip-1]dis th
#
rip 1
undo summary
version 2
network 10.0.0.0
network 23.0.0.0
network 34.0.0.0
[R4-rip-1]dis th
#
rip 1
undo summary
version 2
network 1.0.0.0
network 34.0.0.0
AI助手
查看路由表:
R1 -RTB:
[R1] dis ip routing-table
AI助手

RIP:Cost 表示跳数。

3、思科路由器RIP配置案例
网络拓扑如下:

一共有4个网络。
R1有两个非直连网络,通过RIP配置非直连路由。
进入路由模式:

修改RIP版本与关闭自动汇总:

宣告自己有哪些主类网络的路由:



查看路由信息:

R1学习到非直连网络的路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