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363页11万字智慧城市应急智慧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WORD

阅读量:

小编在某能源集团从事能源数智化转型工作超过十年,目前关注电力行业发输配用环节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提供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数据治理信息化、等领域的系统框架、总体架构、数据流架构资料,包括数据治理、信息化、精益生产改善知识。

本文文档共109845字,包括应急智慧系统、业务支撑系统、移动指挥中心、业务应用总体设计、逻辑架构、功能设计等,以及应急智慧中心投资概算等核心内容。因篇幅限制,以下仅展示部分资料,需要完整资料,点击右上角红色按钮关注+私信 ,喜欢文章,欢迎转发评论点赞。本文引用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更多内容,查看公众号:智慧方案文库

目录

第1章 总体说明

1.1 背景

1.2 设计目标

1.3 总体设计原则

1.4 总体设计标准及参考规范

第2章 系统分析

2.1 项目必要性

2.1.1 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

2.1.2 维护民众根本利益,不断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

2.1.3 城市现代化管理的标志

2.1.4 政府快速统一指挥的需要

2.1.5 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

2.1.6 “为企业服务”的需要

2.2 应用模式分析

2.2.1 针对国内代表性应急系统的分析

2.2.2 XXX市应急指挥系统的定位

2.3 应用效能分析

2.3.1 信息汇集与预警预测能力

2.3.2 评估决策能力

2.3.3 实时协同与联动能力

2.3.4 通信指挥能力

2.3.5 现场指挥控制能力

2.3.6 公众沟通能力

2.4 建设内容分析

第3章 建设规划与目标

3.1 业务模式规划

3.2 业务理念规划

3.3 建设规模规划

第4章 应急指挥系统总体设计

4.1 总体框架

4.1.1 态势监控与评估体系

4.1.2 基础数据库

4.1.3 通信网络

4.1.4 XXX市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4.1.5 移动应用和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系统

4.2 具体分析

4.2.1 应急事件类型定义及处理要求

4.2.2 应急指挥体系结构

4.2.3 事件采集、上报应急指挥中心流程

4.2.4 XXX市应急指挥系统总体模块组成

第5章 各分系统设计

5.1 有线语音通信平台系统

5.1.1 设计原则和目标

5.1.2 需求分析

5.1.3 系统整体网络结构

5.1.4 有、无线通信系统集成(综合通信平台)

5.1.5 CTI中间件

5.2 无线通讯系统

5.3 数据库系统

5.3.1 数据库系统需求和选型

5.3.2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5.4 存储子系统

5.4.1 系统现状和需求

5.4.2 设计原则

5.5 服务器及PC设备子系统

5.5.1 系统需求

5.5.2 系统主要设备配置清单建议

5.6 首长指挥室和综合会商室子系统

5.6.1 综合会商室系统结构

5.6.2 视频显示部分

5.6.3 会议发言系统

5.6.4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5.7 供电子系统

5.7.1 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现状和需求

5.7.2 不间断供电子系统设计

5.7.3 不间断供电子系统配置

5.7.4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5.8 机房环境子系统(建议)

5.8.1 XXX市应急指挥中心机房环境现状和需求

5.8.2 主要建设内容设计(建议)

第6章 业务支撑系统平台设计

6.1 综合网管子系统

6.1.1 系统需求

6.1.2 系统架构设计

6.1.3 系统功能设计

6.1.4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2 数字录音子系统

6.2.1 数字录音需求分析

6.2.2 有线录音系统架构

6.2.3 联动单位IP话机的录音

6.2.4 无线集群录音架构

6.2.5 录音系统功能

6.2.6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3 视频监控与分析子系统

6.3.1 系统现状和需求

6.3.2 视频监控与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6.3.3 视频监控与分析软件模块设计

6.3.4 视频监控与分析子系统功能设计

6.3.5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4 应急视频会议子系统

6.4.1 系统现状和需求

6.4.2 系统设计原则

6.4.3 系统架构设计

6.4.4 系统功能设计

6.4.5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5 视频显示子系统

6.5.1 应急指挥中心视频显示系统的需求

6.5.2 视频显示系统的设计

6.5.3 整体系统要求

6.5.4 产品的主要技术要求

6.5.5 用户现场设计

6.5.6 系统架构设计

6.5.7 对安装现场的环境要求

6.5.8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6 全球定位子系统

6.6.1 系统现状和需求

6.6.2 系统实现设计

6.6.3 系统功能设计

6.6.4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7 综合业务受理子系统

6.7.1 短信受理子系统

6.7.2 电话语音交互受理子系统

6.7.3 电子传真受理子系统

6.7.4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8 基础地理信息子系统

6.8.1 系统现状和需求

6.8.2 系统架构建议

6.8.3 业务数据建设要求(建议)

6.8.4 地理信息应用功能设计(建议)

6.8.5 基础地理信息子系统外部接口设计

6.8.6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9 数据交换子系统

6.9.1 系统需求及目标

6.9.2 系统结构设计

6.9.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9.4 数据交换接口设计

6.9.5 数据交换主要涉及到的系统

6.9.6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6.10 时间同步子系统

6.10.1 时间同步机制

6.10.2 配置流程

6.10.3 安全问题

6.10.4 系统配置清单建议

第7章 移动指挥中心

7.1 移动指挥车需求分析

7.2 移动指挥车的建设目标

7.3 移动指挥车的建设原则

7.4 系统建设方案

7.4.1 系统功能

7.4.2 系统实施

7.4.3 系统工作方式

7.4.4 系统工作卫星及频段

7.4.5 移动指挥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第8章 业务应用总体设计

8.1 应急联动指挥系统软件

8.1.1 信息上报与评估(预测预警)子系统

8.1.2 应急知识库子系统

8.1.3 指挥调度子系统

8.1.4 指挥车现场指挥调度子系统

第9章 应急中心投资概算设计

9.1 基础环境平台

9.2 系统平台软件

9.3 业务应用平台

9.4 信息安全体系

9.5 总体概算

1.1 应用效能分析****

通过相关建设内容的实施, XXX市应急指挥能力预计将在以下几个重点领域实现明显进步

1.1.1 信息汇集与预警预测能力****

基于XXX市政府 existing citywide network, 我们将构建突发生态事件信息收集平台, 该平台将通过自动化或人工方式收集并处理来自相关联政府部门及全市各地政府的各种情报信息和技术监测数据, 并依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整合、对比以及趋势预测分析, 以实现快速预警与及时反馈的目标。

1.1.2 评估决策能力****

构建集统一性与高效性于一体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知识数据库,在整合全市范围内涵盖预案与案例等多维度资料的同时, 建设覆盖全市的专业专家资源库, 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及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实现静态知识与动态认知能力的有机融合, 协同参与, 旨在全面提升突发事件态势感知与应对决策水平

1.1.3 实时协同与联动能力****

充分整合全市电子政务平台、视频监控平台以及多种通信渠道,在全市各相关政府部门部署统一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作为基础架构,在应急预案与工作流程指导下实现各类事件数据、资源运行状态数据以及处置过程相关信息的实时共享与动态更新,在通力合作应对突发事件中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完成应急响应任务

1.1.4 通信指挥能力****

构建多层次的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并基于现有完善的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网络(包括GSM网络及CDMA网络),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和技术手段,实现对通讯系统的有效管理和对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保持有序运行,并形成高效有序的信息处理机制

1.1.5 现场指挥控制能力****

整合应急指挥车与城市监控系统, 实现了现场声像实况的采集与传输功能, 确保了指挥中心对事发现场的有效监督和调控, 集成后显著提升了城急指挥系统的通信效能、监测水平和反应速度, 为领导获取第一手现场情报提供了可靠支撑, 实现了从信息收集到决策制定的全流程高效响应, 同时具备作为整个应急管理体系备用方案的能力

1.1.6 公众沟通能力****

围绕XX市应急公众沟通系统建设,整合广播电台.电视.报纸资源,构建面向公众的快速应急信息发布平台.一方面收集公众的安全信息举报.意见和疑问,另一方面定期整理并准备包括安全警示信息在内的各类通知内容

1.2 建设内容分析****

基于以上详细说明,在透彻掌握本次项目建设内容的基础上与其业务特点实现了融合。当前阶段下将系统建设纳入应急指挥支撑体系中,并充分运用现有资源并整合相关资源。重点解决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关键环节及薄弱环节所需的技术保障。迅速构建高效可靠的应急指挥支撑平台,并在其应用过程中持续优化完善。避免出现投资规模过大周期较长且系统过于复杂的状况。这时系统已经能够在城市突发事件来临之时为领导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和指挥协同平台。

因此,本次项目期建设的内容应从实现以下四个方面的功能着手:****

预案体系: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的一套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体系,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调用并执行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失。应急预案的作用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性事件,在预先开展事故后果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各项应对措施计划或方案系统设计旨在实现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尽可能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环境破坏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预先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来实现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有效预防快速响应以及精准施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保障社会公共安全运行

应急知识的支持:通过整合专家意见、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行业规范和标准等多方面的信息资源;对应急物资的储备情况及存放地点和功能特点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应急操作规程;确保各类化学危险品的特性及其安全处置程序得到系统梳理;实现对储存场所的安全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的知识更新机制;确保应急人员能够快速获取专业技能所需的知识储备。

l 决策指挥服务: 该系统具备多业务协同运行能力。优化了指挥中心根据事件性质及规模自动匹配最合适的响应部门的能力。确保了处置指令能够即时发出并准确传达至各相关单位。实现了实时跟踪各部门的工作状态变化,并且能够实时监控部门的实时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待命待调派状态等变化情况。真正实现了知己知彼的战略目标,掌握全局情况的能力使决策更加精准有效

现场指挥支持:建立移动式现场指挥中心是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一项功能配置,并构成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功能通过对现场声像实况进行实时采集与传输工作流程设计实现对事发现场的实时监控与指挥调度目标达成。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城市应急指挥系统在通信、监控以及快速反应方面的效能,并为领导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实时提供图像、数据和语音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反馈渠道 从而保障领导者能够及时获取第一手现场信息 并通过这一渠道实现高效有序的决策过程 同时还能协调调度各应急救援单位开展救援行动 最后所述功能配置还具有备用作用 即使固定式指挥中心出现故障也能及时切换至移动式指挥平台进行运行

1.1.1 应急指挥体系结构****

应急办公室:****

XXX市应急办公室作为该市公共安全领域的最高决策机构,在统筹协调全市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机构主要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为了提升应急管理能力,该办公室整合了全市各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并负责处理重大及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事务。同时加强了与国家相关部门、军队等单位的合作关系,并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此外还统筹管理全市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处置工作流程,并协助处理大型及超大型突发事件。

此外, 应急办公室还需定期对XXX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工作, 审核各项专项预案, 并负责搭建 city's sudden public event information network, 以促进各个 sudden public event specialized command teams and departments to achieve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llaboration.

市政府应急指挥中心****

XXX市应急办公室设立有专门机构担任XXX应急指挥中心职责,该机构主要承担着重大及相应级别的突发事件(即I级和II级事件)的协调与指挥作用.其主要职责包括对重大及必要处置的任务进行先期处置与指挥调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向上级汇报事件发展动态及现场反馈信息.当情况复杂或需要进一步协调时,则向上级汇报事件发展动态及现场反馈信息.在日常工作中,该机构会对各专业指挥中心发布相关指令并提供指导方针,统筹协调各相关应急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该机构还设有专家意见会商平台,搭建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向公众提供权威可靠的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渠道.在执行上级指示时,该机构能够将上级指示转化为具体的工作部署指令,并下发至各专业command center或直接派单至相关单位.

各管理机构均设有专门的专业指挥中心,在必要时可与市应急指挥部形成联动机制。各专业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承担区域内突发事件的接收与处置工作,在一般情况下此类事件无需向上级汇报即可自行处理完毕。

其业务模式和结构如下图所示:

8dd2c7ba23294b0e31645ac09f60da54.jpeg

XXX市应急指挥中心组织体系模型建议

我们建议将XXX市应急指挥中心业务体系模型划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以应急办公室作为主体的城市应急指挥中心;第二层则由专业级的联动协作指挥机构构成。其拓扑架构如图所示

2743d07904d956cebc5cd64cee1348ee.jpeg

1.1.2 事件采集**、上报应急指挥中心流程**

各相关单位接收到一级或二级报警事件后(包括经现场核实后被确认为一级或二级), 或者需要其他单位共同处置突发事件时, 可以按照《XXX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执行. 操作人员应当向值班班主任报告, 由值班班主任决定是否符合条件地进行上报. 向事发现场/unit/现场负责人向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提交报告请求处置. 根据本部门制定的专项预案, 向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如下信息: 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及其性质、危害程度与等级、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详细情况.

当发生事件记录上报时(或伴随),可同步进行指挥中心的语音呼叫;通过语音系统处理请求与事件,并与指挥中心进行实时沟通;将相关事件记录标记为不同颜色;相应地(或随之),语音呼叫会被即时录制下来

依据相关业务规定, XX市公安局城市应急指挥中心承担着接收并处理各类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以及协调各方资源进行应急响应的责任. 因此, 所需具备的各项资源与任务将在第一时间转移至XX市应急指挥中心, 该中心则将按照上报事件的具体请求, 结合既定应急预案, 全面组织动员相关部门参与前述前期调度工作并对整个反馈机制进行全面负责. 在进行前期处置后, 则需将相关事件向上级汇报. 一旦发生此类突发事件, 相关领导应迅速指令市一级应急预案启动并由相关负责人赶赴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处理.

上报和处理的流程如下:

7bcd069565329bf43d7d81a1a283d254.jpeg

通过客户端平台 utilization, 相关情报资料及技术监测数据 information 是经由 报告者 人员 向 指挥中心 department 接收到

该系统的功能定位属于信息上报系统的后台处理模块。该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数据整合、对比分析以及趋势判断。其目标是以实现快速识别潜在风险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为主。

经相关部门确认的数据类别(事件信息、预案信息等),我们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内容编辑,并据此自动生成相关事件报告,并将有价值的信息纳入应急知识库。

该应急知识库经过精心建设,并包含了预案库、应急资源库、专家库、法律法规库以及地理信息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实现了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的有效融合。对于当前发生的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准研判,并得出了切实可行的战略应对方案。借助电子地图实现了信息的直观呈现,并辅助指挥人员做出科学决策和指挥调度

⑤. 一套高效的战略规划,则必须建立在高效的指挥调度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依托市级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并与基于决策支持系统的智能生成方案协同运行,在根据不同事件类别自动分配至相应二级指挥中心的同时(也可由多部门联合指令执行),借助图形界面实时监控各类事件处置流程及各部门的工作进度

在指挥调度的过程中, 系统会自动地将这些关键信息输入到特定模块进行核对分析, 并随后通过该模块执行相应的处理流程.

借助指挥调度系统平台

⑧. 市级指挥中心也可发布指令至现场移动指挥车或船,并且这些车辆亦可通过车载系统传输现场数据、视频及语音信息。此外, 移动指挥车或船可脱离上级指挥中心自主运作。

如上分析,在整个XXX市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中,存在三种信息流:

协作-反馈的信息流自上而下流动:确保事态相关信息及下层部门的专业意见得以及时准确地传达至上级决策机构。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在各级指挥中心经过专业分析与过滤后的大规模数据呈现中,“最直接”的关键信息会被优先筛选并展示给相关机构;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应急办公室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决策。

信息流确保上级部门能够使指挥命令得以顺利传达。在事件处理中, 上级指示通过各级指挥中心逐层细化为具体操作指示, 并增强了指示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通过跨部门的信息协同实现了顺畅的信息传递和高效的资源共享。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