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口腔取模过程及注意事项_知道这些诀窍,备牙、取模不再返工!

阅读量:

你是否遇到过以下问题?

1、边缘不清晰;2、肩台制备不正确(即翘边);3、模型变形;4、脱皮严重;5、咬颌空间不足;6、桥体或单颗倒凹严重;7、咬蜡定位不准(即咬蜡不准确);8、拔牙后残留牙齿(即刚拔牙有残根);9、前牙空间不足(即前牙过小);10、备牙及取模其他相关问题

【一】技术问题详解

▼▼▼

1

边缘不清

现象

在模型上,牙体与牙龈没有清晰的界线。

原因

1、取模前没使用排龈线;

2、口内唾液血水没吹干净;

3、备牙时伤牙龈太厉害;

4、灌模时石膏与水的比例没调准确,致使边缘多气泡。

后果

不就位,戴不下,咬颌高、边缘不准。

建议

1、取模时使用排龈线;

2、取模前先将口中的唾液血水吹干净;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车针备颈缘;在意外受伤牙龈时,请考虑加入牙龈收缩剂以促进牙龈恢复后再进行取模。

4、调石膏时请按说明书使用。

046852955fba4bc76ec35c16e6dc069c.png

2

翘边缘(肩台制备不良)

现象

肩台外侧高于内侧,肩台不清晰及不规则。

原因

1、医生使用车针时方法不对;

2、取模前未做好备牙确认工作。

后果

边缘易顶到,不就位,咬颌过高,边缘不密合。

建议

采用EX-18F专业型号的专科车针对标准肩台结构进行操作,并采用硅橡胶制作以确保去除毛刺

9025a6d04b1872f4e0eda44aba6ccd78.png

3

取模变形

现象

整个牙模表面模糊、咬颌错位、脱模。

原因

1、取模时印模材未干,提前从患者口腔中取出;

2、取模时患者异物感强,呕吐;

3、取模时手指用力不均。

后果

无法就位、咬颌高1-2mm。

建议

重取模,增加托盘与印模料固位装置,避免以上不良现象。

d1e9a7bd41e73709b92b6de80213044f.png

4

模型脱粉

现象

模型表面有不规则粉状物,用手触摸时会有石膏粉脱落。

原因

1、石膏或印模材受潮;

2、水粉比例不对;

3、灌模时牙托内有水;

4、石膏待干时间不够。

后果

就位不好。

建议

重取模,避免以上不良现象。

5

咬颌空间不够

现象

没有医生所要求制作种类的颌间距离。

原因

1、备牙不够;

2、取模变形;

3、咬蜡变形。

后果

咬颌高,裂瓷 。

建议

1、钢牙空间至少在0.5-0.8mm以上,瓷牙1.5-1.8mm;

2、重备牙、取模、咬蜡;

3、做咬颌面金属,切对颌、切基牙;

4、建议咬蜡片检查颌面空间。

4c75fd2d112ddb190a006679c0bc6df3.png

6

桥体或单颗倒凹

现象

桥体没有共同就位道,单颗对应面不平行或不对称。

原因

1、医生未按正确方法备牙,使桥体或单颗倒凹;

2、备牙后未戴临时牙套,且长时间未装修复体,导致基牙移位或倾斜。

后果

装不下,取装不顺,边开,不到位。

建议

1、请参照标准备牙;

2、如不能备牙,建议做沟槽式精密附件。

5ad89fff933295aaf9ac49c27eb8d63f.png

7

咬蜡不准

现象

确定咬颌关系异常。

原因

1、温度过高,蜡体变形;

2、未找定位点;

3、运输变形;

4、咬蜡前确定口内上下颌关系并记录,咬蜡时应咬到记录位置。

后果

咬颌不准。

建议

1、取好咬蜡后建议将咬蜡放在冷水中保存,选取合适之蜡片;

2、取咬蜡时嘱患者用吞口水正常姿势咬颌;

3、运输途中采用泡棉等包装,防止运输途中碰撞变形。

c5c2bfa679e9828c80c825e65a6738fe.png

8

刚拔牙有残根

现象

组织面超过邻牙边缘,不平坦。

原因

刚拔牙或有残根。

后果

桥体组织面不密,残根不密。

建议

1、拔掉残根,三个月后待组织面恢复好再取模制作;

2、提示技工刚拔过牙,需多修牙槽嵴。

89ceb8332fb9e1914092e0268fcdaff5.png

9

前牙空间不够

现象

牙突、牙长。

原因

备牙不够。

后果

颜色不准、形态不好。

建议

① 前牙唇面空间标准:1.5-1.8mm

[金属0.3mm +OP0.2 mm+瓷(1.0-1.3mm)的厚度]

该条件的优点在于:A选项能够呈现良好的立体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对称效果。

B、最低标准必须不低于1.0mm的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才不会出现材料表面呈现底色的现象,并且难以形成均匀的遮盖层。受限于实际情况和技术限制,在这种条件下形态的适应性也会受到影响。

② 前牙切端标准:2.0-2.5mm,该条件切端很通透,内发育形态也可以堆瓷堆出来;

最低标准:不能低于1.0mm,否则会透底,甚至透出遮色层,很不美观;

③ 前牙咬合标准为1.2mm, 在满足该条件的情况下, 舌体侧面呈现良好的立体感; 通常情况下未设此要求; 部分修复件完成后可能会显现出底面及覆盖层, 并可能出现内冠金属暴露情况; 此时由于咬合限制仅能进行象征性修复

④ 后牙颊侧标准:1.5-1.8mm,最低标准不能低于1.0mm;

⑤ 后牙颌面:一般在1.8-2.0mm,咬窝最低点在2.0-2.5mm,最低不能低于0.8mm。

备牙应注意的事项

一、备牙

1、车针在颊、舌,近中、远中内收角均小于5°

备完牙后,请核查车针与牙面接触状态是否存在间隙;如有发现间隙(即倒角),则应保持原有角度对倒角进行处理

3、在制备多枚基牙的桥体时,要求各基牙的颊侧面均设为相同的制备角;同时,在舌侧面、近中面及远中面也需要分别设置相同的角度;具体而言,在各个咬合面上均应保持相同的制备角:即每个基牙的各个咬合面均设为相同的制备角。

注:该角度定义为车针与颌平面之间的夹角;特别当存在多颗牙齿时,则需基于共同的颌平面作为基准进行考量;不应依赖于车针与单个牙体之间的角度。

二、取模

1、远中游离端易脱模,可在托盘远中边缘贴一层胶布,防脱模效果佳;

在口腔内完成印模材料的固化后,请至少维持3分钟。这一操作容易被忽视,在操作过程中若未能充分固化,则可能导致脱模时变形。

制作完成后立即进行灌注操作,在气温较高且炎热的情况下,则应在印模周围放置一层湿纸巾以保护其表面。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因石膏固化时印模干燥而发生收缩现象。

af9e485ee1cd0eb0fe59a376edd5b7a6.png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