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考研总结
最近女朋友在准备考研,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也有一段时期为了求学而努力学习的日子。首先,背景介绍,我本科就读于科大计算机系,在我们学校保研录取率高达40%的情况下没能成功保研,这足以证明我当时是多么地不够优秀。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奋斗后终于如愿以偿,没能失学,还是顺利考上了学,前往的那个实验室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去年毕业后,我打算编写一份经验贴,将我的心得体会汇总并分享一些搜集到的学习资源,然而这一计划已经拖延了一年多时间,我现在已经是研二学生了,那个坑依然未能填上。在十一假期期间,趁着这段时间有点空闲时间,便着手完善之前整理的内容并将其发布出来。
过去曾于b站制作过一档考研经验分享视频。对有此兴趣的观众而言,请务必点开这个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260395/。
- 1.初试
- 2.复试
- 2.1 笔试
- 2.2 机试
- 2.3 面试
1.初试
在考研中对数学部分来说并不是特别困难。
参考书中我最初选择的是李永乐编写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然而这本书虽然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却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单纯的看视频效果并不如动手练习
这块我也难以发表意见。我的英语基础还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去复习相关知识。我就完成了几套历年份的阅读和填空题。今年运气不错,在排序题上得到了全部正确答案。前面部分大约只扣掉了7分左右的成绩单上显示最终达到了85分。
- 英语单词是核心内容。
- 我当时参考了何凯文1575课程。
- 避免将大量时间用于完形填空训练。这块内容的知识点相对基础且缺乏系统性训练,分值较低难以带来显著提升。即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也无法获得显著提升。
配套题目辣鸡,题解错误,不够深入,过拟合,等等
配套题目辣鸡...
记忆,理解 408 -> 一般之学习。是理解,永远不是机械地记忆
408 陷阱,细节,偏僻 。
不是408考的难,是你们学的不透彻
408号原题存在描述上的问题(不够严谨、不够细致、不够透彻但又过于清晰),这是命题者疏忽造成的。作为考生你要学会揣度其意图
408资源 :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WUNtpmSPe2d_b_eOzyXJw 提取码:fx2i
2.复试
复习:复试笔试内容是什么?可参考2019年的《http://cs.ustc.edu.cn/2019/0306/c3057a375537/page.htm》
机试:科大机试算作难度较低的考试形式。通常由马建辉老师负责出题,并不需要通过在线编程平台提交代码(OJ),而是直接上交纸质版程序进行评分。我也曾参与过夏令营时期的机试题修改工作(大约包含四个到五个题目左右)。这些基础题通常不会让人感到困难(这些简单题大家都能顺利解答),但部分问题仍存在较大难度(多数人难以完成这些较难的问题)。对于机试部分而言,请大家注意核心在于代码的逻辑结构(即算法设计),建议编写时尽量使代码整洁( neat )并使用详细注释(注:此处"neat"为同义词替换),这样在调试时更容易理解你的思路(即使评测结果出现偏差,在实际应用中仍能获得较高的分数评价)。这其实是一个实用的小技巧。
参加面试时需完成综合素质测试与专业技能测试两项任务。在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前,请保持放松状态,并与主考官(多为行政岗人员)进行交流时。无需紧张地交流即可。根据抽签结果确定具体小组,并由主考官根据抽签结果分配到相应的小组中。应保持谦虚的态度,并认真思考并回答主考官的问题。主要考察应聘者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深入理解的能力。主考官通过提问即可了解应聘者的知识储备情况,并往往能直接看出应聘者的底细。
关于录取:
在考试时依据准考证号可以推断出报考人数至少达到800人。大致估计有90至100名学生进入复试阶段。去年招生简章中规定了40多个名额,在今年则扩大到了80个名额(这一数字较去年有所提升)。具体来看,在去年的录取名单中共有55名学生被正式录取(当年招生简章上注明的名额为40几人),其中约有1/5的学生 pursuing 学术硕士学位(即学硕),其余被录取的学生则攻读专业硕士学位(专硕)。
鼓励本校考生在准备考研初期就与导师建立联系。对于其他考生而言,则应在被录取后或确信已稳妥时再进行导师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