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二章-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
阅读量:
阅读量
软件工程-第二章-可行性研究
- 2. 可行性研究
-
-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 2.3 系统流程图
- 2.4 数据流图
- 2.5 数据字典
- 2.6 成本/效益分析
- 习题 2
2. 可行性研究
2.1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
-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确定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
- 在澄清了问题定义后,分析员应该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
- 可行性:
- 技术可行性
- 经济可行性
- 操作可行性
- 运行可行性
- 法律可行性
2.2 可行性研究过程
- 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 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 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 进一步定义问题
- 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 推荐行动方针
- 草拟开发计划
- 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2.3 系统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是概括地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
它的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组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程序、文档、数据库、人工过程等)。
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

2.4 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有4种成分:源点或终点,处理,数据存储和数据流。
2.5 数据字典
-
数据字典是关于数据的信息的集合,也就是对数据流图中包含的所有元素的定义的集合。
-
数据字典定义组成:
- 数据流;
- 数据流分量(即数据元素);
- 数据存储;
- 处理。
-
数据字典定义数据的方法:对数据自顶向下分解。
-
由数据元素组成数据的方式只有下述3种基本类型:
- 顺序:即以确定次序连接两个或多个分量;
- 选择:即从两个或多个可能的元素中选取一个;
- 重复:即把指定的分量重复零次或多次;
- 可选:即一个分量是可有可无的(重复零次或一次)。
| 符号 | 含义 | |
|---|---|---|
| = | 等价于或定义为 | |
| + | 和(连接两个分量) | |
| [ ] | 或,多个用` | ` 隔开 |
| { } | 重复 | |
| ( ) | 可选 |
标识符 = 字母字符 + 字母数字串
字母数字串 = 0{字母或数字}7
字母或数字 = [字母字符|数字字符]
- 数据字典的用途: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
2.6 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步估计开发成本、运行费用和新系统将带来的经济效益。需从货币时间价值,投资回收期,纯收入,投资回收率
方法有三种:
- 代码行技术:软件成本=每行代码的平均成本*估计的源代码总行数;
- 任务分解技术:单本任务成本=任务所需人力估计值*每人每月平均工资;软件开发项目总成本=每个单独任务成本估计总和;
- 自动估计成本技术:采用自动估计成本的软件。
习题 2
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应该从哪些方面研究目标系统的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研究目标系统的可行性:
1.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
3.操作可行性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