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产业论坛丨03期沪贵云上

“
开源被视为未来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并以远见卓识的角度推动各项事务的发展;通过组织产业沙龙活动,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在展现开源社区的协作精神的同时,进一步助力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
Mon. October 24, 2022
1994 字 | 大约需要 15 min
今年来,贵州省积极推进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互联互通试点地区和"国家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工作。全省共有14个5G+医疗健康的创新应用获得国家试点认定,并启动了7家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工作,在卫生健康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于2022年9月1日召开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科学前沿全体会议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推出了"OpenXLab浦源"人工智能开源开放体系这一重要成果。该体系全面涵盖感知、决策、平面与立体两个维度,并深入涉及数据与计算、技术与人文教育等多个领域,在 nine 个开源项目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实践应用。
本次论坛立足于上海与贵州两地;以新致软件为核心;基于开源机会;从两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发展角度切入;共同促进;探讨开源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潜力及其价值。

张国锋先生担任秘书长一职, 李晖先生负责贵州省先进计算与医疗信息服务工程实验室的工作, 孔祥勇教授担任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特聘教授, 李文勇先生负责武汉新致医卫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 刘峰先生负责技术总监一职, 鲍静女士负责首席技术官岗位, 齐佳音教授担任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的会长一职等共计178位学者和行业专家参与本次沙龙。(因应上海疫情防控要求, 本次沙龙采用线上会议形式进行)

会议开始,张国锋秘书长就开源创新和新工业革命进行了讨论。

开源被视为一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工业时代形成的规则、观念、思想与文化。
开源已将国际竞争从传统的物理领域扩展至数字化领域,在这一背景下,“开源”已成为连接各方的技术基础,并推动了新的商业文明的发展。
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国际视野和数字化思维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一趋势下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人才决定一切。

贵州大学李晖教授提出:
医疗信息化场景被如何认识的程度,则是IT产学研能否真正落地应用的关键要素

以开源医疗软件为基础进行医学信息教育,
关于医疗信息化流程的书籍数量不少,
这些书籍虽可用于普及基础常识,
但用于深入研究则略显不足。
高校及科研院具备技术与人才资源,
但可能在实际应用或专业知识方面存在不足。
开源的产业级医疗信息化软件 +
开源社区的形式是最合适的途径。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所的孔祥勇教授主讲了《中国数字医疗健康创新发展模式初探》学术报告。在阐述中提到
当下医院资源之间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失衡状态,
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则通过技术手段为医疗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推动医疗与公共卫生领域的发展成为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介绍目前一些系统的实际应用时, 孔教授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从而开拓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随后武汉新致医卫CPO鲍静介绍了开源医疗项目新产品——云诊所。


- 提升诊所的整体竞争力,并帮助诊所高效管理患者和会员信息。通过精准掌握病患的第一手资料,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忠诚度与消费稳定性。这种精准的数据把控不仅有助于吸引新患者群体加入我们的服务体系中,在保留现有客户资源的同时也能持续扩大业务规模。
- 优化 clinics 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并致力于提升 clinics 在公众眼中的品牌形象。
- 加快开方及病历书写效率, 系统支持调用历史病历模板和处方模板, 并提供拼音码与汉字查询功能, 同时确保搜索结果的准确性。
- 优化诊疗服务质量, 医生可以通过系统随时调取往症患者的诊疗记录与处方信息, 实现对患者的动态追踪与病情观察, 从而有效降低误诊率。
- 系统大幅缩短费用计算时间, 特别是对中医疗法而言, 手工配药费耗时费力且易出错, 一张单子需耗费数分钟才能完成计算工作; 采用自动计算处方费用功能后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 全面掌握诊疗过程及费用情况: 您可随时获取诊疗数据: 今日接待了多少病人及其诊断内容、收入总额以及所开药品清单等详细信息;
- 强化 clinics 药品供应链管理能力, 包括但不限于药品出入库实时监控数据及利润分析功能; 系统将实时提示 clinics 当前库存水平以及即将耗尽的关键药品品种,并发出过期药品预警通知;

关于新致开源HIS
新致开源HIS是国内首个国产开源医疗平台,在2022年6月被公司官方宣布并正式推出。该系统充分满足国家十四五‘普惠数字化’战略需求,并致力于服务于全国百万医疗卫生机构,在推动我国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致医疗信息平台借助天天数链平台的技术支持和丰富行业经验,在实现医院信息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实现了开放共享的基础上开启了与国内医疗IT企业合作模式的创新。该平台推动医疗机构在临床能力提升(医)、药品管理优化(药)、设备技术革新(技);人才建设(人)、财务管理(财)、物资配置(物)等方面实现全方位数字化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