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嵌入式软件开发好,还是硬件开发好?

阅读量:

嵌入式开发需要软硬兼备的能力,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游刃有余。软件工程师需要深入理解硬件特性,包括MCU的内核架构、存储器管理、滤波电路设计等;硬件工程师则需要掌握电路设计、信号完整性等知识。通过软硬结合,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定位Bug时也能从硬件层面提出更多解决方案。此外,学习资源如物联网开发、嵌入式数据库框架等也非常实用。掌握软硬件知识,既能提升个人能力,又能在求职中更具竞争力。

最近,许多学习嵌入式技术的朋友们前来咨询,询问:软件开发还是硬件开发更为出色?从我的角度来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嵌入式开发师,软硬兼备的能力最为关键,我们来探讨一下原因。嵌入式软件开发与硬件开发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软件开发需要编写代码,硬件开发则需要进行各种实验和调试。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嵌入式系统的最佳性能。

软硬兼修,后顾无忧

有网友分享称,想要在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这一领域有所建树,必须同时具备软件和硬件能力。与传统的PC软件开发不同,嵌入式软件开发更注重硬件的集成与控制。深入理解所选 MCU 的硬件架构、外围电路设计以及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掌握嵌入式软件编程的基础。同时,深入研究内核架构,包括其是否支持浮点运算器、数字信号处理(DSP)指令集以及协处理器功能,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在MCU内部,需要了解其编程模型、存储器地址空间的分配方式及其访问效率。在MCU外部,还需要掌握多种电路知识,例如需要上拉的地方、需要滤波电路的地方、需要隔离的地方、需要抑制器件的地方等不一而足。

软硬件协同,有助于更有效地实现用户需求。

例如,在输入捕捉电路中,若选用不当的滤波电容,将导致沿的损坏;若不配置滤波电容,电路将难以抑制由空间干扰引起的杂波。

如果硬件工程师安装了不合适电容的电路,导致沿间位宽失真,那么就会出现数据不正常的偶发故障。如果硬件工程师没有安装电容,那么软件工程师就需要进行软件滤波,使代码变得复杂又难解。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呢?

方便定位Bug

深入研究硬件电路,可以帮助代码工程师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更多潜在的Bug根源。通常情况下,当遇到Bug时,对硬件知识掌握有限的代码工程师会在硬件层面进行调整,而对硬件设计不太熟悉的代码工程师则需要适应蹩脚的硬件设计,最终可能需要对硬件设计进行调整才能实现优雅的代码设计。

技多不压身

当我们对硬件电路设计产生怀疑时,若能静心动手,用烙铁轻点连线、更换元件来验证思路,此时,我们以自信的姿态,整装待发地前往硬件工程师处,定能事了无忧,赢得对方的称誉。

面对着拿着板子的自己,内心如小鹿般乱跳,犹豫着要不要去向硬件工程师请教。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场唇枪舌战, hardware工程师硬着头皮给你调调电路。若是自己的思路有问题,那可真是自讨苦吃。上个班,只是为了生计,养家糊口。与其做个老好人,和同事融洽相处,倒不如另谋高就。何必呢?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嵌入式开发所需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中,约有80%与硬件平台的关联度较低。例如,涉及计算机系统原理、编程能力、程序编译与链接技术、对Linux内核的理解、设备模型、驱动架构等方面。

嵌入式学习偏向软件还是硬件?就就业市场而言,主要考察大家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硬件操作技能,但就个人成长而言,掌握这两者必能让你在职业发展中更上一层楼。

相关免费资料分享(点击即可免费观看~)

物联网开发-零基础,你也能成为Zigbee高手!
http://www.makeru.com.cn/live/4034_2052.html?s=96806
私有网络协议的设计,体现了顶尖工程师的专业水平!
http://www.makeru.com.cn/live/4034_2045.html?s=96806
嵌入式数据库框架并非高深莫测,掌握基本技术同样可以上手搭建!
http://www.makeru.com.cn/live/5413_2066.html?s=96806

765573562学习资料交流群,热切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学习资料和作品。诚挚欢迎各位对学习感兴趣的朋友共同交流学习,携手进步。每天定期提供免费的学习课程。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