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Urban数据集】中国60个城市的1 km分辨率城市冠层参数(UCPs)
中国60个城市的1 km分辨率城市冠层参数(UCPs)
-
数据集概述
-
- 数据处理方法
- 计算等效街道宽度和建筑宽度
-
WRF-Urban中使用此数据集
-
参考
该数据集包含约60座中国城市在近2018年的高分辨率下获取的城市冠层参数 UCPS 数据。这些指标可用于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型 WRF 中的相关的城市冠层模型 SLUCM 或 BEP 等替代方案,并与 WRF 标准版本中的 NUDAPT 数据具有相似性

数据集概述
标题: 中国60座城市UCPs数据集
作者: 张宁(南京大学)
发布日期: 于2021年6月14日正式发布
数据集版本: 第1版
数据下载-UCP相关数据集针对中国内地60座城市

相关文献:城市形态参数在主要中国城市的应用——《模型地球系统进展》期刊
- 空间分辨率: 该遥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设定为每公里一个像素。
- 覆盖范围: 该系统能够覆盖包括中国在内的60个主要城市区域。
- 时间范围: 监测时间段主要集中在2018年附近。
- 数据类型: 涉及的城市形态特征数据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道路密度等城市冠层相关数据。
数据下载后,如下:(WPS输入二进制数据)

数据处理方法
城市面积:不透水面覆盖率(FRC_URB)不小于0.5的网格(采用 FRC_URB 数据)
1、建筑高度(Building Height)
建筑的高度(h_b)基于城市建筑的三维形态数据进行计算,并包含建筑物轮廓与具体高度信息。
数据转换标准 :取六层以下建筑的平均层高为3.5 m,其余为3 m来换算建筑高度。
在某一给定网格中,f_b代表了该区域建筑物水平占据的比例
3、道路密度(Road Fraction)
道路密度(f_r)是指某网格内道路的水平覆盖比例。
4、绿地覆盖率(Vegetation Fraction) 绿地覆盖率(f_v)定义为某网格内植被的覆盖面积占比。
表面粗糙度(z_0)表征了地面对空气动力学阻力的影响程度,并主要取决于其建筑高度以及建筑群的空间分布

计算等效街道宽度和建筑宽度
1、等效街道宽度(Street Width, W_street)
- 表示城市区域中街道的平均宽度。
- 与城市建筑的密度和布局直接相关。
计算:平均的街道宽度 = 城市街道面积/街道长度
2、等效建筑宽度(Building Width, W_building)
- 表示城市区域中建筑物的平均宽度。
- 反映建筑在水平面的分布特征。
计算:平均建筑宽度 = 建筑面积 / 建筑周长
WRF-Urban中使用此数据集
WRF模型中采用的参数:

WRF中默认 UCMs 参数与 UCP 总结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