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恒流恒压充电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
PS:回复不及时,主页有联系方式哈~~
在设计恒流、恒压充电系统的仿真模型时,在Simulink环境中构建相应的系统架构是必要的前提条件之一。为了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在构建相应的电子元件库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动态特性设置。具体而言,在搭建基于 Mosfet 模块的 DC/DC 变换器电路模型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工作状态下的电流输出与电压调节特性。对于初次接触 Simulink 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学习难度较大;有些同学表示:'我实在对 Simulink 操作不熟练,在电力电子基础方面也尚未系统学习过';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不禁会思考:'为什么要要求我们使用 Simscape 进行电子元件建模呢?'

我只会把它们连成一个圈圈…
我也认同这种观点。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本文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无需依赖SimScape工具而仅借助Simulink就能构建相应的逻辑结构的方法(手动鼓掌👏👏…)。
我也持相同观点认为这一方法值得借鉴。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本文向大家介绍了一种无需依赖SimScape工具而仅借助Simulink就能构建相应的逻辑结构的方法(表示对这一简便方法表示赞赏,并且感到由衷的高兴)。
书接上文《锂电池Simulink建模(一)》中所述,在建立完成电池的Simulink仿真模型之后,请问如何实现电池恒流充放电与恒压充放电的逻辑呢?

标题建立好的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
等等哦!该模型的输入端是电流输入端、输出端是仿真电压端。那么我可以将输出端得到的仿真电压信号重新连接到当前电路中的电流输入位置上,并判断其数值是否接近4.2伏特(充电截止电压)。然后逐渐减小输入电流强度以维持仿真输出电压稳定于4.2伏特附近。这样的操作是否可行呢?接着,在SOC计算位置增加一个充满状态停止仿真的逻辑设置之后是否就能实现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了呢?试试看吧!

模型主体

电池端电压

充电电流

SOC
咔嚓一下子(其实调试很久...)就做出来了…该模型的优势:
1对于电力电子知识匮乏、Simscape基础薄弱的同学,更易于理解和上手。
2时间大大缩短(带有Simscape的仿真起来往往需要很久很久很久…)
可以说到了让你们都不满的阶段, 也就是要分享模型的时候. 这款软件是带有【有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