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Sviewer文献可视化004:创建可视化图谱
一、创建可视化图谱的三种方法
在VOSviewer无任务初始界面的左边点击【create】,弹出界面:

三种类型的数据:
①Create a map based on network data(基于网络数据创建图谱)
②Create a map based on bibliographic data(基于书目/文献数据创建图谱)
③Create a map based on text data(基于文本/语料库数据创建图谱)
二、文献数据网络的可视化分析
以Web of Science数据源为例:
1.点击【create】➡选择【Create a map based on bibliographic data】➡点击【Next】

2.选择【Read data from bibliographic database files】➡点击【Next】

3.点击【Browse】导入WOS文本文件➡点击【Next】

完成上述步骤,即可进入数据可视化分析。
三、可视化分析的类型
1.科研合作网络分析(co-authorship)
合作网络是科研人员之间因共同发表论文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网络,可以分析的单元分别有作者的合作网络分析(Authors)、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Organizations)和国家/地区的合作网络分析(Countries)。
【文献计量学分析原理】对作者合著(Co-authorship)现象的分析最早见于1978年,贝渥和罗森在《科学计量学》期刊上连续发表了三篇关于科学合作的研究论文。作者合著主要是分析作者在发表的论文中的共同署名,若作者在论文共同署名,就认为他们之间有合作关系。

2.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co-occurrence)
在分析的单元中,“All keywords”包含标题、摘要、关键词等信息;“Author keywords”是作者在其撰写的论文中所给出的关键词;“KeyWords Plus”是数据库的供应商根据论文内容所补充的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分析原理】对共词(Co-word)的分析最早见于米歇尔·卡伦等1983年发表的论文,主要原理是通过主题词、关键词等之间共同出现的次数来统计相似性(或者关联强度)。具体步骤是通过对一组文本中主题词两两统计共现频次,然后建立共现矩阵,进行多元统计和网络化分析。

3.引证网络分析(Citation)
引证网络是通过对文献之间的互相引用分析而建立的文献网络。包含文献(Documents)、出版物(Sources)、作者(Authors)、机构(Organizations)和国家/地区(Countries)的相互引证。

4.书目耦合网络分析(Bibliographic coupling)
包含施引文献(Documents)、出版物(Sources)、作者(Authors)、机构(Organizations)和国家/地区(Countries)的耦合。
【文献计量学分析原理】文献的耦合网络分析(Bibliographic coupling)最早由凯斯勒于1963年提出,主要原理是通过文献引用相同的参考文献的数量来测度文献的相似性。

5.共被引分析(Co-citation)
包含参考文献(Cited references)的共被引分析、引证出版物(Cited sources)的共被引分析和作者(Cited authors)的共被引分析。
【文献计量学分析原理】文献的共被引(Reference co-citation)是由亨利·斯莫尔与伊琳娜·玛莎科娃分别于1973年提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两篇文献共同被引用的次数来测度文献之间的相似性。

参考文献:
[1] 李杰.科学知识图谱原理及应用:VOSviewer和CitNetExplorer初学者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