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AOA究竟是如何实现定位的
蓝牙AOA究竟是如何实现定位的
蓝牙是如何传输数据的,比如我们手机里一首音乐,是如何传到蓝牙耳机的呢?手机手机里的音乐,会被手机的音频模块转化为电信号,这个电信号是模拟信号,他属于低频信号,但是连续的模拟信号传输非常容易丢失,这个时候用高频信号采集低频信号,然后这个就是我们要传输的信息,信息经过功率放大后附加到载波中, 形成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输,蓝牙耳机的天线会接收到这个电磁波,然后电磁波经过调谐电路,分解出需要的射频信号,最后解调,就会变为音频信号了。

不过蓝牙设备一定要遵循固定的蓝牙协议,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蓝牙4.0,蓝牙5.1。
因为无线电在自由空间中传输会衰减,最开始这种衰减模型被利用做定位功能,但是由于这个频段都是微波,极易受到环境的干扰,主要是非视距传播和多径效应,产生的原因是电磁波兼具波粒二象性,波的所有特性他都有,包括反射、干涉、衍射、绕射等,所以很快被抛弃。
那么换个角度,因为蓝牙传输的都是射频信号,而相位是射频信号的特性之一,我们靠单一接收机上部署的阵列天线,简单理解就是包含多个天线的组合,那么同一个波到达不同天线之间的差别就会产生相位差,利用这个相位差,我们就能够得到蓝牙发射机到达接收机的角度。

按照常理,两组天线就可以得到相位差,但是为了抗干扰,一般还会增加天线,这样智能切换之后可以得到多组数据,可以经过一系列的滤波,就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位置信息。
而上面介绍的这个模式就是蓝牙AOA的定位原理。看起来非常美好,如果没有干扰,或者在纯空旷环境中,蓝牙AOA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1厘米,也就是毫米级别,但是现实很骨干,因为蓝牙信号的非视距传播和多径效应依然存在,所以一旦离开视距范围,或者环境干扰增加,精度急剧下降。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无法完全消除,甚至无法有效消除,所以绝大多数场景下,蓝牙AOA基站只能做小范围部署,比如房间级别,才能达到高精度定位。
奔骝科技推出的蓝牙AOA定位基站,根据安装高度,一般情况下,在室内环境,以基站为中心可以覆盖30平米的范围,我们称之为高精度区,也就是半径3米左右,超出3米后大概30米是低精度区,精度在1-3米,再配合蓝牙信标,精度稳定在1-3米内。
所以蓝牙AOA定位技术,尽管最高达到0.1厘米的精度,但是由于部署问题,仍然只能用在大部分要求1-3米的定位精度的场景内,而这个精度被成为高精度定位系统,如果想要超高精度,有且只有一个选择:uw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