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

阅读量: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概念及其层次结构。首先定义了“计算机系统 = 硬件 + 软件”,并详细描述了硬件(主机与外设)与软件(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组成。接着重点讨论了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运算器用于算术逻辑运算,“控制器”负责指令的解码与执行,“主存储器”通过地址译码器实现对物理存储器的访问,“中央处理器(CPU)”整合了运算器与控制器的功能,并支持“MAR(程序计数器)”与“MDR(数据寄存器)”以提高效率。此外,文章还介绍了CPU的工作流程及指令集体系结构,并强调了性能指标如主频(CPU时钟频率)、平均循环次数(CPI)、每秒指令数(IPS)、每百万指令执行次数(MIPS)以及浮点运算能力(FLOPS)。这些知识点为理解现代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了基础性认识。

文章目录

      1. 基本概念
        1. 计算机系统的层级架构
          1. 冯·诺依曼架构型计算机
            • (1) 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
      • ① 主存 (Main Memory, MM)

      • ② 处理机 (Processor)

        • **运算器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
          • 控制器 (Control Unit, CU)
      • ③现代计算机:MAR、MDR集成在CPU内部

  • 2.计算机的操作流程

    • 3.计算机软件系统

    • 源代码经过编译转换为可执行文件的过程

    • 指令集的组织架构

      • 4.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 寄存器
  • 2.计算机性能的关键指标
    * 1.主频值(即CPU时钟频率)
    * 2.每指令周期次数(CPI)
    * 3.指令系统吞吐量(IPS)、每秒指令执行数(MIPS)和浮点运算能力(FLOPS)
    * 4.数量级范围内的具体意义

0.概念

1.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地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 = 硬件 + 软件
    ① 硬件:主机 + 外设 = 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单元(CU)、随机存取存储器(RAM)、输入接口、输出接口
    ② 软件 :操作系统及相关管理软件、特定领域应用的专用程序

1.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

1.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1)计算机硬件:5部分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外存(辅存)∈I/O设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程序的功能都通过中央处理器执行指令实现。

  •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CPU = 运算器 + 控制器

(通道也需要CPU???是的,在开始和结束时需要CPU干预,中间过程不需要。)

2.指令和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在形式上无差别。

  1. 指令采用按地址方式执行,在非立即寻址的情况下,操作数的数据通常会存储在存储器或寄存器中。其中,在立即寻址方式之外的操作中,数据均储存在存储器或寄存器中。

4.程序执行前,指令和数据需预先存放在存储器中。

①主存储器 (Main Memory,MM)

地址译码器 ∈主存:把MAR输入的二进制地址,指向对应的物理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②CPU

现代计算机, CPU = 运算器 + 控制器 + MAR + MDR

中央处理器(CPU)由运算单元和控制器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算器

运算设备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移位器、状态信息寄存器(程序状态信息字寄存器PSW)、通用寄存存储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控制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③现代计算机:MAR、MDR集成在CPU内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读取指令:1-4
解析指令:5 (中央处理器(CU)将操作码从寄存器中读出并放置于其内部 registers 中进行相应的解析)
处理指令:6、7、8(中央处理器(CU)通过地址码从内存中加载数据并执行相关操作)

3.计算机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源程序变为可执行程序的过程

跳转链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指令集体系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寄存器

跳转链接:<>

2.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1.主频(CPU时钟频率)

①CPU时钟周期:是CPU的最小时间单位,为一个节拍脉冲

频率:等于时钟周期的倒数;当频率越高时(即频率值越大),对应的时钟周期值随之减小。CPU频率 = \dfrac{1}{\rm CPU\,时钟\,周期}

2.CPI

单个指令的CPI(CPU操作次数)是指其被执行所需的时间单位数量
平均单个指令的CPU操作次数等于完成n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总和除以指令总数

单条指令的执行时间为平均每 instruction 的 cycles per instruction 乘以 CPU 运行的基本时长单位;而整个程序运行所需 CPU 时间则等于操作指令的数量乘以 平均每 instruction 的 cycles per instruction 再乘以 CPU 运行的基本时长单位。


例题1:23模拟(六)43. 平均CPI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
①该循环的汇编指令共8条,在程序运行初始阶段完成变量i的赋值操作,并仅执行一次。
②初始化变量i的操作由指令1完成,并仅执行一次。
其余6条指令构成该循环的核心逻辑。这些核心操作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算术运算指令(包括加法、乘法等),共有5条,在每次迭代中都会被调用两次;第二类为数据访问操作(包括加载寄存器和存储到内存中的操作),也共有5条,在每次迭代中会被调用两次。此外还包含一条条件转移操作用于控制循环的具体流程走向。
③该程序总计含有36条有效指令参与该循环的操作过程。
④在上述总共有36条有效操作的情况下,在时钟周期总数为144个的情况下完成整个程序运行所需的时间计算结果表明:平均每个时钟周期能够处理4次有效的操作(即平均CPI=4)。

答案:平均CPI = (4+5×(5×4+1×3+1×5))/36=4


3.IPS、MIPS、FLOPS

IPS 是衡量处理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IPS 的计算公式为 {\rm{IPS}=\dfrac{主频}{平均CPI}} 。 MIPS 则是 IPS 的具体数值表现形式,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每秒几百万条指令来衡量。

②FLOPS:每秒执行多少次浮点运算


例题1:13年12. CPI、MIP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
该基准程序的CPI = 0.5×2 + 0.2×3 + 0.1×4 + 0.2×5 = 1+0.6+0.4+1=3

MIPS = 1200M/3 = 400

答案:C


4.K、M、G不同情况下的含义

1.频率/速度:K=103,M=106,G=109
2.存储容量:K=210=1024,M=220,G=230
3.KMGT PEZ


例题1:23模拟(七)2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分析如下:计算如下:\dfrac{4KB}{8Mbps} = \dfrac{4KB}{1MB}\cdots 等于说\dfrac{4K_{容量}}{M_{速度}}\cdots 进一步计算得到结果为4096μs

答案:D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