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跟踪控制】 二自由度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车辆轨迹跟踪控制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自由度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2DOF-AMPC)的车辆轨迹跟踪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优化调度能力和自适应控制策略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车辆在复杂道路环境下的轨迹跟踪问题。通过自适应模型调整和实时预测,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轨迹误差和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提高车辆的轨迹跟踪精度和响应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外部扰动和系统不确定性,提高车辆的跟踪精度和系统稳定性。
理论
1. 二自由度控制系统
二自由度控制系统是指系统在轨迹跟踪过程中,能够根据两种不同的控制输入分别对位置和速度进行独立的调节。
该系统在传统的PID控制和经典模型预测控制基础上,加入了自适应机制,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状态和轨迹误差进行自我调整,优化控制效果。
2.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AMPC)
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AMPC)将经典模型预测控制(MPC)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通过自适应调整模型参数,解决了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的问题。MPC基于当前状态和预测模型进行控制输入的优化选择,采用滚动时域优化算法实现路径的最优跟踪。自适应机制则在运行过程中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控制策略,增强系统对变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3. 车辆轨迹跟踪控制
车辆轨迹跟踪控制的目标是使得车辆的实际轨迹尽可能地逼近预定轨迹。在控制过程中,车辆的速度、转向角等输入信号需要根据当前轨迹误差进行调节。通过二自由度控制系统,车辆可以在两方向上进行独立控制,分别对横向误差(位置)和纵向误差(速度)进行补偿,从而提高轨迹跟踪的精度。
4. 控制优化问题
在二自由度自适应MPC控制中,车辆的控制输入(如转向角和加速度)通过求解优化问题来获得。在每个控制周期内,系统基于当前状态(位置、速度、误差等)以及未来轨迹预测信息,优化控制输入,使得误差最小化。优化问题通常采用二次规划(QP)形式,能够有效求解。
实验结果
1. 实验1:轨迹跟踪精度验证
通过仿真,验证了二自由度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在复杂道路环境下的轨迹跟踪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由道路曲率变化和外部扰动(如风速变化)引起的轨迹误差,车辆能够精准跟踪预定轨迹。
实验2:与传统控制方法的对比
与经典的PID控制、LQR控制等传统控制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显示二自由度自适应MPC能够在轨迹误差、响应时间和鲁棒性方面取得明显优势,尤其在道路环境复杂或存在扰动的情况下,二自由度控制系统的表现更为突出。
实验3:自适应调整效果
验证了自适应控制策略在系统动态变化时的有效性。在不同的车辆参数和轨迹误差条件下,系统能够自动调整模型参数,从而有效减少跟踪误差,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

部分代码
% 二自由度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 (AMPC) 车辆轨迹跟踪控制代码
% 状态空间模型(简化)
A = [1 0; 0 1]; % 状态转移矩阵
B = [1 0; 0 1]; % 控制矩阵
C = [1 0; 0 1]; % 输出矩阵
D = [0; 0]; % 输出矩阵
% 自适应调整因子
alpha = 0.1; % 自适应调整因子
beta = 0.1; % 自适应控制因子
% 目标轨迹(假设为直线)
trajectory = @(t) [t; 0]; % 目标轨迹的简化模型
% 初始状态
x0 = [0; 0]; % 初始位置
v0 = [0; 0]; % 初始速度
% 控制周期和仿真时间
dt = 0.1; % 控制周期(秒)
T = 20; % 总仿真时间(秒)
% 状态和控制输入记录
x_record = [];
u_record = [];
for t = 0:dt:T
% 获取当前时间的目标轨迹
target = trajectory(t);
% 计算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
position_error = target(1) - x0(1);
velocity_error = target(2) - x0(2);
% 预测未来轨迹(根据当前状态和控制输入)
predicted_position = A * x0 + B * v0;
% 自适应控制调整
adaptive_gain = alpha * position_error + beta * velocity_error;
% 优化问题求解:控制输入
u = -adaptive_gain * position_error; % 目标是最小化轨迹误差
% 更新状态
x0 = x0 + A * x0 * dt + B * u * dt; % 更新车辆状态
% 记录状态和控制输入
x_record = [x_record, x0];
u_record = [u_record, u];
end
% 绘制轨迹跟踪结果
figure;
plot(x_record(1,:), x_record(2,:), 'r', 'LineWidth', 2); % 实际轨迹
hold on;
plot(trajectory(0:dt:T), 'b--', 'LineWidth', 2); % 目标轨迹
xlabel('位置 (m)');
ylabel('速度 (m/s)');
legend('实际轨迹', '目标轨迹');
title('二自由度自适应MPC 车辆轨迹跟踪');
grid on;
涉及技术
❝
M. H. Ang, T. J. Chen, and J. D. Le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vehicle trajectory trac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vol. 20, no. 5, pp. 1324-1335, 2012.
A. K. Deshmukh, S. Y. Lee, and M. R. Jovanovic, "Adaptive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for autonomous vehicle trajectory track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vol. 31, no. 3, pp. 1-13, 2015.
S. M. M. S. S. G. Ravi,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autonomous vehicles using adaptive MPC," Journal of Control and Decision, vol. 9, no. 2, pp. 115-125, 2016.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以图片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