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计算机病毒教案学情分析,“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

阅读量:
e202703b5f12f4b3163a729d5a3c65bc.png

“计算机病毒”的教学设计

作者: 高飞

I. 教学内容分析

本次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主要传播途径以及对计算机系统安全造成的危害,并帮助学生关注信息安全问题的同时学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教育重点: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传播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常见表现

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教学困难:

分析计算机病毒的表现,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第二,教学对象分析

大约一半的一年级学生对计算机病毒有基础认识。他们的求知欲被激发出来,并通过实例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征;

01300000312693122941216242443.jpg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3)了解病毒的常见分类;

(4)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5)了解并掌握防病毒软件的生产技术.

2. 流程和方法

通过熊猫病毒这一案例, 体会计算机病毒对信息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 从而认识到加强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 情绪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病毒可能带来的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四种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室

五种教学概念和方法

听(指聆听)与深入分析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探究活动的主题则是通过相互讨论与深入研究来加深对病毒的理解。

利用民谣与诗歌这一独特的方式讲解流行文化中的"熊猫病毒"这一现象,并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其传播机制以及文化内涵...同时还能提升参与度与课堂氛围

2. 通过现场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3. 组织学生讨论周围遇到的各种现象,然后老师进行科学分析.

img568742_1.jpg

4. 通过病毒了解反病毒技术.

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教学意图教学

时间

构建生动的情境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课程内容。
采用故事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形象地展示熊猫病毒的整体构造及其传播特性深入剖析其科学价值与人文情怀。
利用诗歌、歌词等丰富的艺术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然过渡至计算机病毒概念的学习。
5分钟后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

老师

性能

显示

交谈

针对熊猫病毒传播途径的解决方案,请探讨其危害及特性,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来阐述。

  1. 依附于;2.传播特性;3.潜伏期;4.引人注目;5.具有破坏性. 通过示例分析, 指导学生深入理解病毒危害, 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病毒特征. 10分钟

思考: 病毒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病毒这么多?

1. 软件产品的漏洞是计算机病毒的根本技术原因

71478c99b31d12491ef6f6642bfb4c33.png

例如,操作系统漏洞

2. 社会因素是产生计算机病毒的土壤

例如,在木马攻击中获取账号信息的情况包括QQ账号等。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问题的本质,在课堂上进行10分钟的讨论。通过讲解这些案例,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毒传播的机制。

教学

老师

性能

显示

交谈

解决方案继续提问,让学生思考.

传播病毒的方式有哪些?您为什么不能防备呢?这告诉我们什么?

由学生先作答后,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一答案并掌握相关知识. 运用综合教学方法, 教师配以图片辅助讲解.

计算机病毒主要依靠复制文件、传递文件以及执行程序来实现传播. 一般存在哪些传播途径:

  1. 存储介质; 2. 基于破坏性影响的网络环境让学生通过将现实与其自身进行结合来发现并归纳问题。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遇到相关疑问时,教师给予积极且肯定的回答。

5分钟

00123f37b586071e4edb01.jpg

根据病毒的某些特征,太多的病毒混合在一起,我们对其进行了大致分类.

我们将计算机病毒归为七种类型.

1. 引导病毒; 2.文件病毒. 3.宏病毒. (Office文件); 4.蠕虫. 5.木马病毒; 6. Web病毒. 7.混合病毒.

深入掌握各类病毒的核心特征及其代表性案例. 旨在帮助所有人员系统学习并深刻理解各类病毒的基本特性和传播机制. 通过对比分析具有高度代表性的几种病毒, 进一步识别其传播途径及防护要点, 并掌握应对策略. 具体包括熊猫香、Cih、Red Code等具有典型特征的恶意软件, 同时涵盖Nimda这类蠕虫类威胁. 定限时间为5分钟内完成学习内容

计算机病毒的表现

让学生首先枚举,然后由老师添加

1. 正常运行的计算机突然突然崩溃,毫无原因.

2. 运行速度明显较慢.

3. 打印和通信期间发生异常.

4. 系统文件的时间,日期和大小已更改.

5. 磁盘空间迅速减少.

6. 接收来自陌生人的电子邮件.

7. 自动链接到一些不熟悉的网站.

8. 计算机无法识别硬盘...请学生归纳总结他们之前接触过的各种计算机相关问题。学生积极回应,并理性地分析这些现象是否由病毒引起。5分钟

本课程将围绕计算机病毒这一主题展开讲解:首先从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概述;随后深入探讨其制造方法;最后介绍各类杀毒软件的研发流程。在教学环节中根据课堂氛围的不同调节讲解节奏:若气氛较为活跃则可适当放慢节奏以激发学生兴趣;反之则可加快进度以确保知识点的有效传递。本次课程时长限定在4分钟内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

班级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已广泛普及. 随着这一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 同时伴随着这一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病毒也对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尤其是作为一名中学生, 应该重视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 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而他们则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安全意识并在限定时间内培养起良好的信息素养.

VII. 教学评估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们遇到的各种病毒及其出现的特征.

本文来自电脑杂谈,转载请注明本文网址:

http://www.pc-fly.com/a/jisuanjixue/article-232470-1.html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