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VIT里面的patch是怎么生成的,原理是什么

阅读量:

VIT里面的patch是怎么生成的,原理是什么

GPT-4o

Poe

Vision Transformer (ViT) 中,图像处理的第一步是将输入的图像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 Patch(图像块) ,并将这些 Patch 转换为序列化的表示形式,供 Transformer 模型处理。这一步是 ViT 的核心之一,将图像的 2D 表示转化为 1D 的序列表示。下面详细解释 Patch 的生成方法及其原理


一、ViT 中 Patch 的生成过程

假设输入图像大小为 H×W×CH \times W \times CH×W×C,其中:

  • HHH 是图像的高度。
  • WWW 是图像的宽度。
  • CCC 是图像的通道数(例如,对于 RGB 图像,C=3)。

同时,ViT 模型将图像划分为固定大小的 Patch,假设每个 Patch 的大小为 P×P,Patch 的生成过程如下:

1. 划分图像为不重叠的 Patch

  • 将输入图像按照 Patch 的大小 P×PP \times PP×P 划分为不重叠的 Patch。
  • 每个 Patch 的大小是 P×P×CP \times P \times CP×P×C(二维 Patch 带有通道维度)。
  • 假设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能够被 PPP 整除,则图像总共会被划分为:

N=HP×WPN = \frac{H}{P} \times \frac{W}{P}N=PH​×PW​

个 Patch。

2. 将每个 Patch 展平为 1D 向量

  • 每个 Patch 是一个 P×P×C 的张量,将其展平成一个长度为 P^2 ⋅C 的 1D 向量。
  • 这样,图像中的所有 Patch 就可以表示为一个矩阵,形状为 N×(P2⋅C)N \times (P^2 \cdot C)N×(P2⋅C),其中 NNN 是 Patch 的数量。

3. 通过线性变换将每个 Patch 转换为固定维度的嵌入向量

  • 为了将 Patch 的表示映射到 Transformer 的输入维度 DDD,对每个 Patch 的 1D 向量 P2⋅CP^2 \cdot CP2⋅C 进行线性变换:

Patch Embedding=X⋅W+b\text{Patch Embedding} = X \cdot W + b

Patch Embedding=X⋅W+b

其中:

复制代码
* XXX 是展开后的 Patch 表示,形状为![](https://ad.itadn.com/c/weblog/blog-img/images/2025-08-17/eYwqAThzLSo17ZuHfkyPrVMg4WXB.png)N×(P2⋅C)N \times (P^2 \cdot C)N×(P2⋅C)。
* WWW 是可学习的权重矩阵,形状为![](https://ad.itadn.com/c/weblog/blog-img/images/2025-08-17/cY0XVHleZQTbCaxw21gOnkhBmAzd.png) (P2⋅C)×D(P^2 \cdot C) \times D(P2⋅C)×D。
* bbb 是偏置向量。
  • 线性变换的结果是一个大小为 N×DN \times DN×D 的矩阵,即每个 Patch 被嵌入到 DDD-维空间。

二、Patch 的生成原理

ViT 的 Patch 生成过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将图像转化为序列

Transformer 模型原本是为处理 NLP 中的序列数据设计的,而图像是二维的网格表示。

  • 通过划分图像为多个 Patch,并将每个 Patch 展平后转化为序列,ViT 将图像处理问题转化为序列建模问题。
  • 每个 Patch 可以被看作是一个 "Token",类似于 NLP 中的单词或子词。

2. 简化图像建模

  • 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需要在整个图像上进行卷积操作,而 ViT 通过划分 Patch 将图像分解为局部块,每个块独立处理。
  • 这种方法降低了输入的维度,使得 Transformer 可以直接处理大尺寸图像。

3. 全局信息建模

  • 虽然单个 Patch 只包含局部信息,但 Transformer 通过注意力机制可以捕获不同 Patch 之间的全局关系,从而实现对图像全局特征的建模。

三、Patch 的重要性和影响

1. Patch 大小的选择

  • Patch 的大小 P×PP \times PP×P 是 ViT 的一个重要超参数:
    • 如果 PPP 太小,Patch 数量 NNN 会增大,导致计算复杂度高,同时可能会引入过多的局部细节信息,影响全局特征的提取。
    • 如果 PPP 太大,Patch 会包含过多的像素信息,可能会丢失局部细节。
      通常,PPP 的典型值是 16 或 32。

2. Patch 的线性嵌入

  • 线性变换将高维的 Patch 表示(P2⋅CP^2 \cdot CP2⋅C)映射到固定维度 DDD,这一步非常关键:
    • 映射到低维空间时,维度 DDD 控制了 Transformer 的表示能力。
    • 它类似于 CNN 的卷积核操作,但完全通过线性变换实现,没有权值共享。

3. 与 CNN 的对比

  • CNN 通过卷积核提取图像特征,特征提取是逐层进行的,局部特征逐渐融合为全局特征。
  • ViT 直接通过划分 Patch 并使用 Transformer 的全局注意力机制,在一层中同时建模局部和全局关系,跳过了 CNN 的逐层特征提取过程。

四、Patch 的生成 vs CNN 特征提取

特性 ViT 的 Patch 生成 CNN 的特征提取
处理方式 划分图像为固定大小的 Patch,并展平后进行线性变换 使用卷积核对图像进行滑动窗口操作
局部信息建模 Patch 是局部块,但线性变换本身不建模局部信息 卷积核天然捕捉局部空间信息
全局信息建模 通过 Transformer 的自注意力机制实现 需要逐层堆叠卷积层与全连接层来实现全局信息
可解释性 Patch 的生成简单直接,容易理解 卷积特征的提取具有较好的可视化和解释性
计算复杂度 计算复杂度与 Patch 数量和 Transformer 结构有关 计算复杂度与卷积核大小、层数等有关

五、总结

在 ViT 中,Patch 的生成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的:

  1. 将图像划分为固定大小的 Patch(P×PP \times PP×P)。
  2. 将每个 Patch 展平为 1D 向量。
  3. 通过线性变换将 1D 向量嵌入到 Transformer 的输入维度 DDD。

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图像从 2D 表示转化为 1D 的序列表示,从而使 Transformer 模型能够处理图像数据。相比 CNN,ViT 的 Patch 生成更简单直接,但依赖于 Transformer 的全局建模能力。Patch 的大小和嵌入维度是 ViT 的关键超参数,会显著影响模型的性能和计算复杂度。

为什么每一个patch是一个p P C的张量,patch的概念为什么更相似于token,patch的观念和像素是什么关系,patch和像素怎么相互转换

GPT-4o

Poe

1. 为什么每个 Patch 是一个 P×P×CP \times P \times CP×P×C 的张量?

在 Vision Transformer (ViT) 中,输入图像是一个 H×W×CH \times W \times CH×W×C 的张量,其中:

  • HHH 是图像高度(像素数)。
  • WWW 是图像宽度(像素数)。
  • CCC 是通道数(通常为 3,对应 RGB 图像)。

Patch 的定义
ViT 将图像划分为若干个 Patch ,每个 Patch 是图像中的一个子块。假设 Patch 的大小是 P×PP \times PP×P,则每个 Patch 是一个包含 P×PP \times PP×P 个像素的子区域,并保留图像的通道维度 CCC。
因此:

  • 每个 Patch 是一个 P×P×CP \times P \times CP×P×C 的张量。
  • 它是一个局部块,包含 P2P^2P2 个像素点。

2. Patch 的概念为什么更类似于 Token?

Token 的定义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中,Token 是序列中的最小单元,比如单词或子词。在 Transformer 模型中,每个 Token 被嵌入到一个固定维度的向量空间中,作为 Transformer 的输入。

Patch 与 Token 的类比

  • Patch 是图像的最小单元,类似于 NLP 中的 Token。
  • 图像中的每个 Patch 被展平(Flatten)为一个 1D 向量,并通过线性变换(Linear Projection)映射到固定维度的向量空间(类似于 NLP 中的 Token Embedding)。
  • ViT 将这些嵌入后的 Patch 作为输入序列,传递给 Transformer。

通过这种方式:

  • 每个 Patch 成为了 Transformer 的输入 Token。
  • 图像被看作是一系列 Token 的序列,而非二维结构。

3. Patch 的观念和像素的关系

像素的定义
  • 在图像中,像素 是最基本的单位,表示单个点的颜色信息。
  • 对于 RGB 图像,每个像素由 C=3C=3C=3 个通道值(红色、绿色、蓝色)组成。
Patch 和像素的关系
  • Patch 是由多个像素组成的局部区域。
  • 如果 Patch 的大小是 P×PP \times PP×P,则一个 Patch 包含 P2P^2P2 个像素,每个像素有 CCC 个通道值。
  • 可以认为 Patch 是像素的集合,从图像的局部区域中提取出更多上下文信息。
Patch 的作用
  • 像素是图像的最小单位,但单个像素无法捕捉上下文信息。
  • Patch 则通过聚合多个像素,捕获图像局部区域的上下文特征,使 Transformer 能够处理图像数据。

4. Patch 和像素之间的转换

从像素到 Patch 的转换

划分过程

复制代码
 * 给定一个图像大小为 H×W×CH \times W \times CH×W×C,将其划分为不重叠的 Patch。
 * 每个 Patch 是一个大小为 P×P×CP \times P \times CP×P×C 的张量。
 * 如果图像的高度和宽度能够被 Patch 的大小整除,则总共有: 

N=HP×WP

N = \frac{H}{P} \times \frac{W}{P}N=PH​×PW​

个 Patch。

展平(Flatten Patch)

复制代码
 * 每个 Patch 是一个 P×P×CP \times P \times CP×P×C 的张量,将其展平为一个长度为 P2⋅CP^2 \cdot CP2⋅C 的 1D 向量。
 * 展平后的 Patch 可以看作是像素的线性组合。

线性变换

复制代码
 * 将展平后的 Patch 输入一个线性投影层,映射到固定维度 DDD 的嵌入向量空间: 

Patch Embedding=X⋅W+b\text{Patch Embedding} = X \cdot W + bPatch Embedding=X⋅W+b

复制代码
 * 其中 WWW 是权重矩阵,bbb 是偏置项。
从 Patch 到像素的转换

如果需要从 Patch 恢复到原始像素,可以反向操作:

  1. 逆展平(Unflatten Patch)
    • 将每个 Patch 的 1D 表示还原为 P×P×CP \times P \times CP×P×C 的张量。
  2. 重组图像
    • 将所有 Patch 按照原始图像的布局进行重新排列,恢复为 H×W×CH \times W \times CH×W×C 的图像。

5. Patch 的优点

将像素组织成 Patch 的方式,有以下优点:

降低计算复杂度

复制代码
 * 直接处理每个像素会导致序列长度过大,计算复杂度过高(Transformer 的注意力机制复杂度是 O(n2)O(n^2)O(n2))。
 * Patch 的引入减少了序列长度,从而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捕获局部上下文

复制代码
 * Patch 包含了局部区域的信息,比单个像素更能反映图像的上下文特征。
 * Transformer 能够通过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捕获不同 Patch 之间的全局关系。

序列化图像数据

复制代码
 * Transformer 是为处理序列数据设计的,Patch 将图像转化为序列形式,使 Transformer 能够直接应用于视觉任务。

6. 总结:Patch 和像素的关系与区别

特性 像素 Patch
定义 图像的最小单位,表示单个点的颜色信息。 图像的局部区域,由多个像素组成。
大小 1×1×C1 \times 1 \times C1×1×C P×P×CP \times P \times CP×P×C,通常 P>1P > 1P>1。
信息量 单个像素的信息量有限,仅表示单个点的颜色值。 包含局部上下文信息,能捕捉更大的特征范围。
转化方式 像素通过划分和组合可以生成 Patch。 Patch 可以通过展平和线性变换转化为 1D 向量。
在 ViT 中作用 输入图像本身由像素组成,但无法直接作为序列输入。 Patch 是 Transformer 的输入 Token。

总结 :像素是图像的最小单位,而 Patch 是像素的集合,用于捕获局部上下文信息。Patch 的概念与 NLP 中的 Token 类似,是 ViT 处理图像的基础。通过划分 Patch,ViT 将图像转化为序列化数据,使得 Transformer 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于视觉任务。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