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实例--基于Simulink的智能交通系统仿真与优化

阅读量:

目录

基于Simulink的智能交通系统仿真与优化

1. 背景介绍

1.1 项目背景

2. 系统建模与仿真

2.1 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2.2 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2.3 信号灯优化模型

2.4 路径规划模型

3. Simulink仿真模型

3.1 创建Simulink模型

3.2 添加模块

3.2.1 交通流模型

3.2.2 信号灯控制器

3.2.3 路径规划模块

3.3 连接模块

3.4 设置仿真参数

4. 示例代码片段

5. 结束语


基于Simulink的智能交通系统仿真与优化


1. 背景介绍

1.1 项目背景

智能交通系统(ITS)主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对交通网络的安全管理与高效运行。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道路状况并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同时具备智能路径规划功能以减少车辆等待时间;还支持自动驾驶车辆之间的协同操作以提高整体运输效率;此外该系统还能够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数据从而实现低碳出行目标

本项目以MATLAB/Simulink平台为基础搭建智能交通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借助优化算法来改善交通系统的性能表现。具体体现在减少交通拥堵现象、降低排放水平以及提高整体通行效率上。


2. 系统建模与仿真

2.1 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智能交通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交通流分析系统:详细阐述道路通行特征。
    • 信号协调控制模块:科学设定路口信号灯长短变化以及不同阶段的时间设置。
    • 智能传感器网络:监测并收集交通流量、瞬时速度以及路段密度等关键参数数据。
    • 高级通信系统:建立与基础设施(V2I)以及 fellow 车辆之间的双向通信,并实现信息共享。
    • 智能优化算法:实时优化道路信号配置并提供最佳行驶路线建议。

2.2 交通流动力学模型

根据宏观交通流理论,建立如下基本方程:

连续性方程
描述交通流量的守恒关系:

∂ρ∂t+∂q∂x=0∂t∂ρ​+∂x∂q​=0

其中,ρρ 为交通密度,qq 为交通流量,tt 为时间,xx 为位置。

速度-密度关系
描述车辆速度与交通密度的关系:

v=vf⋅(1−ρρj)v=vf​⋅(1−ρj​ρ​)

其中,vfvf​ 为自由流速度,ρjρj​ 为阻塞密度。

流量-密度关系
根据速度-密度关系推导出流量-密度关系:

q=ρ⋅v=ρ⋅vf⋅(1−ρρj)q=ρ⋅v=ρ⋅vf​⋅(1−ρj​ρ​)


2.3 信号灯优化模型

为了优化路口信号灯的时长和相位,采用以下方法:

固定时间控制
预先设定各方向绿灯时长,适用于交通流量稳定的场景。

自适应控制 依据实时交通流量对信号灯时长进行动态调节,并如采用模糊逻辑或遗传算法等方法实现。

具体改动说明


2.4 路径规划模型

路径规划的主要目标是尽量减少车辆的旅行时间和燃料消耗。常用的优化算法包括多种类型。

  • Dijkstra方法特别适合于处理静态路网中的最短路径问题。
    • **A*方法通过融合启发式评估函数来加快搜索进程。
    • 遗传方法特别适合于在动态变化的交通网络中实现全局最优解。

3. Simulink仿真模型

3.1 创建Simulink模型

  1. 依次启动MATLAB,并创建一个新的Simulink模型文件。
  2. 设置模型名称为ITS_Simulation.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modelName = 'ITS_Simulation';

    
 new_system(modelName);
    
 open_system(modelName);

3.2 添加模块

3.2.1 交通流模型

定义交通流模型,模拟车辆在道路上的运动。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add_block('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unction', [modelName '/Traffic_Flow']);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Flow'], 'Mask', 'on');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Flow'], 'MaskDisplay', 'Traffic Flow');
    
  
    
 % 在Matlab Function中定义交通流模型
    
 function [rho_dot] = fcn(q_in, q_out, rho, L)
    
     rho_dot = (q_in - q_out) / L;
    
 end

3.2.2 信号灯控制器

定义信号灯控制器,实现自适应控制策略。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add_block('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unction', [modelName '/Traffic_Light']);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Light'], 'Mask', 'on');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Light'], 'MaskDisplay', 'Traffic Light');
    
  
    
 % 在Matlab Function中定义信号灯控制器
    
 function [green_time] = fcn(flow_N, flow_E, flow_S, flow_W)
    
     total_flow = flow_N + flow_E + flow_S + flow_W;
    
     green_time = [flow_N, flow_E, flow_S, flow_W] / total_flow * 60; % 总周期为60秒
    
 end

3.2.3 路径规划模块

定义路径规划模块,推荐最优路径。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add_block('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unction', [modelName '/Path_Planning']);

    
 set_param([modelName '/Path_Planning'], 'Mask', 'on');
    
 set_param([modelName '/Path_Planning'], 'MaskDisplay', 'Path Planning');
    
  
    
 % 在Matlab Function中定义路径规划算法
    
 function [path] = fcn(graph, start_node, end_node)
    
     path = dijkstra(graph, start_node, end_node); % 使用Dijkstra算法
    
 end

3.3 连接模块

将各个模块按照系统框图连接起来。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 连接交通流模块到信号灯控制器

    
 add_line(modelName, '/Traffic_Flow/1', '/Traffic_Light/1', 'autorouting', 'on');
    
  
    
 % 连接信号灯控制器到路径规划模块
    
 add_line(modelName, '/Traffic_Light/1', '/Path_Planning/1', 'autorouting', 'on');

3.4 设置仿真参数

设置仿真时间为300秒。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set_param(modelName, 'StopTime', '300'); % 设置仿真时间为300秒

    
 save_system(modelName); % 保存模型

4. 示例代码片段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基于Simulink的智能交通系统仿真过程。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 Step 1: Define model name and create a new system

    
 modelName = 'ITS_Simulation';
    
 new_system(modelName);
    
 open_system(modelName);
    
  
    
 % Step 2: Add Traffic Flow Module
    
 add_block('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unction', [modelName '/Traffic_Flow']);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Flow'], 'Mask', 'on');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Flow'], 'MaskDisplay', 'Traffic Flow');
    
  
    
 % 在Matlab Function中定义交通流模型
    
 function [rho_dot] = fcn(q_in, q_out, rho, L)
    
     rho_dot = (q_in - q_out) / L;
    
 end
    
  
    
 % Step 3: Add Traffic Light Controller
    
 add_block('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unction', [modelName '/Traffic_Light']);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Light'], 'Mask', 'on');
    
 set_param([modelName '/Traffic_Light'], 'MaskDisplay', 'Traffic Light');
    
  
    
 % 在Matlab Function中定义信号灯控制器
    
 function [green_time] = fcn(flow_N, flow_E, flow_S, flow_W)
    
     total_flow = flow_N + flow_E + flow_S + flow_W;
    
     green_time = [flow_N, flow_E, flow_S, flow_W] / total_flow * 60; % 总周期为60秒
    
 end
    
  
    
 % Step 4: Add Path Planning Module
    
 add_block('simulink/User-Defined Functions/Matlab Function', [modelName '/Path_Planning']);
    
 set_param([modelName '/Path_Planning'], 'Mask', 'on');
    
 set_param([modelName '/Path_Planning'], 'MaskDisplay', 'Path Planning');
    
  
    
 % 在Matlab Function中定义路径规划算法
    
 function [path] = fcn(graph, start_node, end_node)
    
     path = dijkstra(graph, start_node, end_node); % 使用Dijkstra算法
    
 end
    
  
    
 % Step 5: Connect Blocks
    
 add_line(modelName, '/Traffic_Flow/1', '/Traffic_Light/1', 'autorouting', 'on');
    
 add_line(modelName, '/Traffic_Light/1', '/Path_Planning/1', 'autorouting', 'on');
    
  
    
 % Step 6: Set Simulation Parameters
    
 set_param(modelName, 'StopTime', '300');
    
 save_system(modelName);

5. 结束语

借助本项目文档, 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基于Simulink平台构建智能交通系统仿真模型的具体方法, 并对其进行了系统优化分析. 该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并灵活运用相关技术, 同时为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需进一步优化或拓展内容, 可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相应优化和改进.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