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实例--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仿真

阅读量:

目录

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仿真

1. 系统架构

1.1 系统组成

2. 搭建Simulink模型

2.1 创建Simulink模型

2.2 搭建感知模块

2.3 搭建决策模块

2.4 搭建执行模块

2.5 搭建环境模型

2.6 搭建用户界面模块

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仿真

3.1 设置仿真场景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4. 性能评估

4.1 安全性评估

4.2 舒适性评估

4.3 效率评估

5. 示例代码

6. 总结


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仿真

电动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AS,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是提升驾驶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的重要技术。通过在Simulink中对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可以评估其性能、验证控制策略并优化设计。

以下是如何基于Simulink实现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仿真的详细步骤。


1. 系统架构

1.1 系统组成
  • 感知模块 :包括传感器模型(如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
  • 决策模块 :实现路径规划、障碍物检测和避障策略。
  • 执行模块 :控制车辆的转向、加速和制动。
  • 环境模型 :模拟道路、交通参与者和其他外部条件。
  • 用户界面模块 :提供系统状态的可视化,并允许用户输入参数。

2. 搭建Simulink模型

2.1 创建Simulink模型

打开Simulink : 打开MATLAB并启动Simulink,创建一个新的模型文件(ev_adas_simulation.slx)。

添加必要的模块库

复制代码
 * `Simscape Multibody` 和 `Vehicle Dynamics Blockset`:用于构建整车动力学模型。
 * `Computer Vision Toolbox` 和 `Radar Toolbox`:用于构建传感器模型。
 * `DSP System Toolbox`:用于信号处理和数据同步。
 * `Optimization Toolbox`:用于实现优化算法。
 * `Simulink Extras`:用于绘制示波器和显示系统状态。
2.2 搭建感知模块

摄像头模型 : 模拟图像采集和目标识别功能。

复制代码
 * 使用 `Computer Vision Toolbox` 实现车道检测、车辆检测和行人检测。

雷达模型 : 模拟目标距离、速度和角度的测量。

复制代码
 * 使用 `Radar Toolbox` 实现目标跟踪和碰撞预警。

激光雷达模型 : 模拟三维点云生成和障碍物检测。

复制代码
 * 使用 `Lidar Toolbox` 实现环境建模和物体分类。

融合模块 : 融合多传感器数据,提高感知精度。

复制代码
 * 使用卡尔曼滤波或粒子滤波实现目标跟踪。
2.3 搭建决策模块

路径规划模型 : 根据目标位置和环境信息规划最优路径。

复制代码
 * 使用A*算法或Dijkstra算法实现全局路径规划。
 * 使用PID控制器或MPC(模型预测控制)实现局部路径跟踪。

障碍物检测模型 : 检测周围车辆、行人和其他障碍物。

复制代码
 * 结合感知模块输出的目标位置和速度信息。

避障策略模型 : 制定避障策略以避免碰撞。

复制代码
 * 使用势场法或优化算法生成安全轨迹。
2.4 搭建执行模块

转向控制模型 : 控制车辆的横向运动。

复制代码
 * 使用方向盘转角作为输入,调整车辆侧向加速度。

加速/制动控制模型 : 控制车辆的纵向运动。

复制代码
 * 根据目标速度和路径曲率调整驱动力和制动力。

底盘控制系统模型 : 协调转向、加速和制动,确保车辆稳定性和舒适性。

复制代码
 * 包括ESP(电子稳定程序)和EPS(电动助力转向)。
2.5 搭建环境模型

道路模型 : 描述道路几何形状和标志线。

复制代码
 * 使用 `Vehicle Dynamics Blockset` 中的道路模块。

交通参与者模型 : 模拟其他车辆、行人和自行车的行为。

复制代码
 * 定义随机或预设的运动轨迹。

天气和光照模型 : 模拟不同天气条件和光照对传感器的影响。

复制代码
 * 例如,雨天对雷达信号的衰减或夜晚对摄像头的干扰。
2.6 搭建用户界面模块

显示系统状态 : 使用 Simulink Extras 中的 Scope 模块,实时显示车辆位置、速度、路径规划结果等关键参数。

用户输入 : 使用 Simulink 中的 SliderConstant 模块,允许用户设置目标位置、车速和传感器参数。


3.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仿真

3.1 设置仿真场景

正常工况测试

复制代码
 * 验证系统在典型驾驶条件下的性能。
 * 例如,模拟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道保持辅助(LKA)和自动紧急制动(AEB)。

复杂工况测试

复制代码
 * 验证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表现。
 * 例如,模拟城市拥堵路况、高速变道或紧急避障。

故障注入测试

复制代码
 * 模拟传感器故障或通信中断,评估系统的容错能力。
 * 例如,注入摄像头遮挡或雷达信号丢失。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实时数据采集 : 使用 Simulink Real-Time Explorer 或其他工具采集仿真数据。

数据分析

复制代码
 * 分析车辆的轨迹偏差、响应时间和安全性指标。
 * 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日志记录 : 将仿真结果保存为日志文件,便于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4. 性能评估

4.1 安全性评估

计算碰撞风险 : 统计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碰撞概率。

复制代码
 * 例如,验证AEB系统的有效性。

分析避障能力 : 观察系统在障碍物检测和避障策略中的表现。

4.2 舒适性评估

计算加速度变化率 : 统计车辆纵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的变化率。

复制代码
 * 加速度变化越平滑,驾驶舒适性越好。

分析路径跟踪误差 : 观察车辆实际轨迹与规划轨迹的偏差。

4.3 效率评估

计算能耗 : 统计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

复制代码
 * 例如,验证ACC系统的节能效果。

分析响应时间 : 观察系统从感知到执行的延迟时间。


5.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路径规划算法的Simulink实现示例: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 定义路径规划函数

    
 function [path_x, path_y] = path_planner(start_x, start_y, goal_x, goal_y, obstacles)
    
     % start_x, start_y: 起点坐标
    
     % goal_x, goal_y: 目标点坐标
    
     % obstacles: 障碍物列表
    
     % 使用A*算法规划路径
    
     open_list = [];
    
     closed_list = [];
    
     current_node = [start_x, start_y];
    
     while ~isequal(current_node, [goal_x, goal_y])
    
     neighbors = get_neighbors(current_node, obstacles);
    
     for i = 1:length(neighbors)
    
         neighbor = neighbors(i,:);
    
         if ~is_in_list(neighbor, closed_list)
    
             add_to_open_list(neighbor, open_list, current_node, goal_x, goal_y);
    
         end
    
     end
    
     [current_node, open_list] = select_next_node(open_list);
    
     closed_list = [closed_list; current_node];
    
     end
    
     path_x = extract_path_x(closed_list);
    
     path_y = extract_path_y(closed_list);
    
 end
    
    
    
    

6. 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成功实现了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仿真。该系统能够全面评估ADAS的性能,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通过优化设计提高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效率。

未来工作可以包括:

  • 引入深度学习 :结合神经网络技术,实现更智能的感知和决策。
  • 扩展功能 :增加对多种车型和驾驶场景的支持,提升系统通用性。
  • 实验验证 :将仿真模型应用于实际硬件,进行实验验证,评估其在实际工况下的表现。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