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智能驾驶领域基础概念

阅读量:

概念1:智能汽车 == 车联网 + 智能座舱 + 自动驾驶

智能化车内集成系统:集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与网络化技术的车载设备,在人车路三者之间实现了高效的协同互动体验;面向车内的智能化管理平台(CISO),新增包括电池管理在内的12个功能模块;该系统还提供了多模态的服务体系(MMF),包含视觉识别(Vision)、语音交互(Voice)、音效娱乐(Audio)以及人工智能驱动(AI)等多个服务维度。

  1. 车辆互联系统:联网技术能够确保车辆之间的安全距离,并有效降低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车联网系统不仅有助于车主进行实时定位,在与其他车辆以及网络系统的通信中也能提升交通运行效率。

  2. 自动驾驶系统:从L0到L5级别划分。其中:

  • L1级别为巡航定速功能;
  • L2级别涉及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 L3级别由车企承担全部责任;
  • L4级别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功能;
  • L5级别则不配备方向盘及其他管理设备

概念2:SOA ==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集成了独立部署和维护的软件组件,并允许它们相互通信和协同工作,以构建一个跨不同系统的软件应用

概念3:Tier1\Tier2:(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供给Tier1】)

Tier1:如博世、采埃孚/天合、大陆、麦格纳、德尔福、伟世通、联合电子

Tier2:NXP、infineon

概念4:OEM: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在汽车行业,与主机厂的延生概念(整个汽车公司)基本一致

最初的"主控系统"主要集中在拥有发动机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时间上逐渐发展至整个汽车公司

概念5: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车载电子控制器单元通常被称为汽车行车电脑,在现代机动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监控和控制车辆运行状态,并通过执行一系列操作来实现车辆的各种辅助功能。主要依赖传感器和其他通信总线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信息交换以便分析车辆当前状况并解读驾驶员意图,并通过执行机构来调节或控制车辆运行。这些系统包括EMS(发动机管理)、TCU(牵引力控制系统)、BCM(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以及ESP(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等技术品牌如博世、联合电子和大陆等

概念6:E/E****架构

整体布置方案旨在将汽车内的各种传感器、处理器等关键组件进行集成,并与电子电气分配系统协同工作以确保整车的功能正常运行以及动力供应和能量的有效分配。该方案的核心转变主要体现在硬件架构优化以及软件架构升级方面。

概念7:OTA**:** (Over-the-Air-Technology)

空中下载技术,自动升级。

概念8:FTTI: fault tolerant time interval

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在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该系统的安全机制检测到此问题后将整个系统的状态设为安全模式。从故障事件触发至整个系统的进入 safe state 所需的时间间隔即是我们所说的 FTTI 时间

概念9:混合网络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detection system,IDS)

入侵检测系统(IDS)是一种基于网络流量分析的网络安全技术。它能够持续监控网络传输和运行状态,并通过实时扫描识别异常行为以评估潜在的安全威胁。

混合 IDS:由基于主机(监控主机内部行为包括 CPU 和内存使用情况、系统调用序列以及 ECU 间通信行为分析)与基于网络(通过分析网络中各主机之间传输数据流量以识别异常活动)组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整合形式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