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2018年北航夏令营+机试面试心得体会
个人申请北航夏令营,初审通过560人,较去年增长20%,竞争激烈。夏令营期间因行程变化买伞、买票,最终因行程不符导致额外开支和时间调整。面试中抽到政治题、翻译题和并行计算问题,最终成功录取,但面试过程中的紧张和挑战也反映了自身基础和准备的不足。最终成功录取,但也提醒学弟学妹提前联系导师,合理安排时间。
个人情况见上一篇博客
在去火车站的路上,我才会注意到北京的天气预报,这让我不得不买一把伞。这次回去,我的一把伞足以让整个宿舍都用上。
北航今年夏令营共有1355名申请者,初审阶段只能通过邮寄材料的方式进行,每天都会发布收到材料的名单。提交后,官方将在7月6日发布初审通过名单,即入营资格名单。
当时,由于我已获得上交软件夏令营的入营资格,虽然不算过分紧张,但确实需要更加认真地做好准备。说实话,觉得自己能力稍逊就不敢报名,结果确实会错过不少好机会。今年初,通过初审的人数达到了560人,无论是报名总数还是通过人数,较去年都增长了约20%。可以说,一年比一年申请人数多了。北航大学不提供住宿和饮食服务,面对如此多的申请者,确实让人感到棘手。
但是实际上计划总是出乎意料。北航公布的夏令营时间为13至15号,一般情况下这意味着可以购买13号的车票,下午到达,15号晚上离开。因此,我最初是这样购票的,但最终公布的行程显示,13号早晨需要到达,这意味着12号就要到站,16号通过的优秀营员还需要体检和联系老师,这一点确实让人感到困扰。当时我真的是措手不及,因为16号的安排与同济大学的夏令营冲突了。当时我也自认为还有点自信,没想到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就鸽掉了同济的申请(……),还被我爸批评了一番。不过,我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算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了。除此之外,还需要调整车票和重新预订酒店,酒店方面,建议尽早预订,最好能找到一起参加的营员,这样可以分担部分费用。此外,一个合适的安排确实非常重要。
今天是十二号,我到达了北京。上个月,我最后一次来到北京时,距离现在已经过去六天,所乘坐的地铁线路竟然和这次的路线完全相同。走出地铁站后,几乎就可以看到北航那座雄伟的新主楼,真的可以称作雄伟的级别。

这是一角,很难将整个主楼完整地呈现在镜头中。但它基本占据了校园的大部分,站在主入口下,给人一种天都被顶起来的感觉。

我们预订的酒店名为 赢家商务酒店,房价为328元一晚。对这两个词不太了解,也不清楚战网是什么。酒店的网上评价褒贬不一,但地理位置优越,紧邻北航。我们预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却意外发现这家酒店位于北大医学部大楼内,紧邻公共医学院的教学楼,大概率是为留学生提供住宿的。尽管房间面积较小,但酒店内部始终保持整洁,让人倍感舒适。

收拾完吃晚饭时才发现,街上最便宜的餐厅就是麦当劳。五天下来吃饭总共花费了近500元,北航不仅不提供临时卡,连基本的卡也不让办理,真是让人感到无奈。
第二天的报道会上,各实验室均设立展台进行宣传,但现场氛围十分冷清,参与咨询的同学相对较少。值得注意的是,报名仅统计ccf和c/c++成绩,而java成绩不计入,这让许多考生感到有些困惑。实际上,成绩转换采用百分比排名的方式,即若某人在ccf中获得5%的成绩,则其机试成绩将对应参加机试的所有考生中前5%的分数段,这样的设置确实能带来高分比例。有趣的是,北航的两道机试题中,5%的分数线通常就能获得满分。随后,老师补充道,专硕与学硕在北航并无实质区别,均为三年培养周期,毕业要求相同,且均允许转博。此外,关于直博的难度,老师表示其难度并未下降,这一观点在后续的交流中也得到了印证。具体而言,各实验室的宣讲会内容较为丰富,但并未提供特别有价值的信息。

下午进行机试时,我被分到了第二批组。考试公告上明确告知,考完后需服从引导从另一个出口离开校园。值得注意的是,同一批学校的同学不会被分到两批考试中。这让我产生了一丝疑惑,是否只出了同一套试卷?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确实如此,今年的机试中完全没有涉及算法相关的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两道大模拟题,类似于CCF的第三题,二是两页纸的题目,其中一道涉及排列座位,另一道则是一道带有撤销操作的字符串处理问题。这些题目难度适中,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应对。关于具体的考试题目,我可能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详细解读。不过,考虑到篇幅限制,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实际上,我更建议大家多练习CCF的历年真题,尤其是第三题,这对提升编程能力非常有帮助。
我完成了第一道题,之后只是简单地检查了一下,就开始做第二题。结果遇到了一个小bug,没及时fix出来,最后连样例都没通过。出来后感觉心慌意乱,后悔自己为何错过了上交。北航的机试难度确实较高,让人觉得压力很大。虽然说突击学习一些东西是可以的,但平时的积累同样很重要。这次考试的两个大题明显考察的是基本功,遗憾的是,北航的考试似乎过于高估了我们的水平。结果公布比预期晚了一个小时,估计是零分的同学太多,导致难以刷分。于是又回头看看代码?也说不定。实际上,当时感觉机试是可以通过的,但按照常理,如果机试不好,老师肯定会“刁难”一下的,比如出一些算法题,我对这个还感到有些虚。
晚上十点公布了结果,浏览了半数用户。发现之后,紧急投入时间进行系统性地复习基础知识,看看能不能弥补机试丢的分数。实际上,我已经系统性地复习了一个月,但总是担心在面试中会遇到没有复习到的知识点。
面试分两天,但是大家都会第一天上午去打探情况。

面试前,我们对组员的机试内容进行了考察,发现大部分组员仅完成了第一道题目,还有部分同学的第一题未能完成,这表明他们在参考了代码后仍未能完成题目。在随后的交流中,前几名组员分享了许多基础知识,当时我自认为信心满满,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我之前系统性复习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这一组的指导老师态度非常温和,这一点非常值得借鉴。例如,当我下楼找同学时,屋内的老师正在质问某些问题,这让我意识到他们可能比我们组的成员更加焦虑。
在面试过程中遭遇了制裁,第一个环节是政治题,抽到的内容是如何建设网络强国,我凭借党性作答,但老师选择了沉默的态度。第二环节是一篇英文短文的翻译,我误以为是关于机器学习,结果发现是计算机历史内容。在翻译过程中,我把diploma误译为海豚,1960年误译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显得不够专业。随后的环节更加出人意料,老师询问并行计算课程时,我虽然保持微笑,但内心濒临崩溃,尤其是面对选修课程和实验题目,记忆已逐渐模糊。在回答并行计算相关内容时,我选择含糊其辞,老师进一步追问计算机启动机制时,我不得不解释基本概念,但回答深度远超预期。整个过程中,老师始终保持着观察者的表情,直到最后一刻才给予解答。
然后依然沮丧地出门,但注意到同伴也是一脸沮丧的表情。后来听说所有面试都充满压力,但不得不承认,我答得依然不够理想。而且,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复习,但似乎毫无效果。
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涉及的问题较为广泛,涵盖了概率论的核心知识点以及数据结构相关的各种问题,其中就包括排序算法的稳定性问题。此外,还提到了一个概率计算题:将一副扑克牌平均分成三堆,求大小王同时出现在同一堆的概率。除此之外,还了解到一些其他问题,例如输入网址后发生的情况、拉格朗日定理(离散数学中的)、矩阵的秩、模拟退火算法的学习经历(这门课程的学习经历)、线性无关性以及高斯分布的基本概念,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基础课程的内容,因此在复习时需要全面准备所有学过的课程内容。
后来,实验室升入北航的学长邀请我们共进晚餐。在学长的开导下,我们勉强保持了一些期待。然而,下午我发现已经可以开始暑假了,于是尽情享受了酒店的二人世界。外面太热,我也没地方穿,只能待在家里。
晚上去夏令营认识的一群哥们儿,听他们说都顺利通过了,我却感到十分意外。随后发现自己的排名确实中游水平,但至少也算及格了。当时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后来仔细查看了一下,录取人数达到了180人,相较于往年几乎实现了招生规模的扩大50%。

16号体检时需要向老师提交意向表,当天早晨下了很大的雨,我提前到达医院,结果却发现他们拒绝了我。我感到非常震惊,男女比例高达9:1,这让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提醒学弟学妹们和考研的同学,若未提前与导师联系,建议尽快完成体检流程,并及时联系导师。
我们以为找到老师并非易事,原本认为老师会很乐意要我们。结果到了10点多领完表后发现,北航并没有安排实验室参观之类。仅数字媒体实验室有面试,大家都挤在了一起,争夺仅有的几个名额。其他实验室的情况,比如在哪里,谁是负责人,老师都基本不了解。由于老师之间很少联系,大家并不清楚彼此的位置,因此很多人只能交了空表。不过老师表示,如果有空可以提前联系,或者等到分配结果后再联系。因此,建议大家在夏令营和复试前一定要提前与老师取得联系。
我之前联系上了李舟军老师,他不仅加了我的微信,还亲自到我办公室见面。让我吃了一惊的是,门口已经站了大约十几个人,这些人都是之前联系过李老师的,这让我意识到情况比我想象的更加紧张。没想到面试竟然要持续进行到下午,而且按照老师的说法,他只保留了1个直博名额和2-3个硕士名额,这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面试当天,我排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前两位分别是直博的大佬和已经确定了方向的学长,他们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面试并顺利通过。我的运气不错,排在了后面,但整个面试过程依然异常紧张,因为名额只剩下一两个了。李老师对我还是有一定的印象,他先问了我项目的相关问题。我的简历上只列出了项目名称,这点确实让我感到有些遗憾,必须把项目内容详细描述出来。李老师得知我是山东大学的,还夸奖了山东大学的学生这两年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学生,这让我不禁感到意外,因为山大的口碑似乎一直不错。在面试中,老师最担心的是我们的基础是否扎实,因此他提出了很多基础性问题,包括条件概率、矩阵的秩、特征值、集合的划分、集合的基、双射、单射等。仅靠概念是不够的,他还要求我在纸上写出公式的具体描述,这让我感到非常吃力,但因为我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复习,所以基本都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后来老师问到了域的定义,我提到的一个条件是域是整环,但老师并不认为域必须是交换的。我记得很清楚,于是我说要打个赌,老师欣然同意。结果是我赢了,老师在我的申请上签字了。不过,我发现后续的同学并没有当场签字,而是后续会通过其他方式确认。
深感庆幸,自己付出的努力并非徒劳,最终也收获了理想的结果。近几个月,我一直在疑虑努力是否白费,也确实经历了诸多努力却以失败告终的事。我并不追求天上掉馅饼,但只要付出必有回报,我认为这已然是一种格外幸运和幸福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