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等保测评--物理环境安全测评要求

阅读量: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一种对信息及其载体按重要性分级实施防护的制度安排,在国际层面上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安全实践。这种制度不仅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也得到了相应的实施与推广。从广义上看,在中国范围内它涵盖了标准体系、产品安全配置、系统防护措施以及相关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而狭体化而言,则主要聚焦于针对信息技术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


目录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师---安全物理环境测试

1.物理位置选择

2.物理访问控制

3.防盗窃和防破坏

4.防雷击

5.防火

6.防水和防潮

7.防静电

8.温湿度控制

9.电力供应

10.电磁防护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师---安全物理环境测试

1.物理位置选择

机房场地应选择在具有防震、防风和防雨等能力的建筑内。

机房场地不应设在建筑物的顶层或地下室等地下区域中;如若如此,则需采取相应的加强防水与防潮等措施以确保设施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2.物理访问控制

机房出入口应配置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的人员。

3.防盗窃和防破坏

应将设备或主要部件进行固定,并设置明显的不易除去的标识。

应将通信线缆铺设在隐蔽安全处。

应设置机房防盗报警系统或设置有专人值守的视频监控系统。

4.防雷击

应将各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

应采取措施防止感应雷,例如设置防雷保安器或过压保护装置等。

5.防火

机房应设置火灾自动消防系统,能狗自动检测火情、自动报警,并自动灭火。

机房及相关工作房间和辅助房间应采用具有耐火等级的建筑材料。

机房应进行划区域管理,区域与区域之间设置隔离防火措施。

6.防水和防潮

应采取措施防止雨水通过机房窗户、屋顶和墙壁渗透。

应采取措施防止机房内水蒸气结露和地下积水的转移与渗透。

应安装对水敏感的检测仪表或元件,对机房进行防水检测和报警。

7.防静电

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地面并采用必要的接地防静电措施。

应采取措施防止静电的产生,例如采用静电消除器、佩戴防静电手环等。

8.温湿度控制

建议设置温湿度自动调节装置, 以确保机房内的温湿度维持在设备允许的范围内。其中温度控制在20至25摄氏度之间, 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

9.电力供应

应在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防护设备。

为设备配备短期备用电力供应,并确保其在断电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应设置冗余或并行的电力电缆线路为计算机系统供电。

10.电磁防护

电源线和通信线缆应隔离铺设,避免互相干扰。

应对关键设备实施电磁屏蔽。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