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投稿】计算机-AI相关期刊/会议了解和推荐

阅读量:

期刊

CCF相关推荐期刊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旗舰期刊,学术界自然习惯称其为AI。实验室里的同学半年时间 submission,三位审稿人,其中两位尤为细致,提出了诸多问题,要求补充大量实验数据(我的理解是相当于重新进行了实验验证)。大修的审稿周期通常需要半年时间(说实话,这也解释了顶刊为何如此耗时)。感觉也不过如此,看来我确实有这个能力。更新一个案例,小伙伴实验室的师妹又拿到一个AI大修,这次居然只用了一个月多一点!这个案例令人惊叹,仅需三个月便完成了大修。

TPAMI

我总是对将某个研究方向放置在这里感到困惑,因为其研究方向与该期刊的专业定位存在不匹配,与NLPer领域在研究深度和应用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

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中科院2区,CCF A类期刊。计算机学科领域,CCF A类期刊是该领域的重要学术资源。

最近投了一篇论文,等待回复。等待了四个月,始终未收到任何消息。我并不感到焦虑,因为我已经经过半年的准备,完全理解了PR项目需要九个月的耐心。

TNNLS

您为何选择CCF B呢?因为那几个AI领域的A类期刊质量较高。有相关论文可以尝试投稿,据闻其难度略低于CCF A类期刊的天花板(如AAAI、IJCAI等)稍微低一些。已经投了一个月了,等反馈吧。

Neural Networks

中科院一区,CCF B,为何该机构未升至一区?升级标准为何仅限于大类一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速度:未知。
质量:很好。这可是Neural Networks!!!
性价比:不推荐新手尝试。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AAI)

中科院一区,CCF C。五个月后仍处于With Editor状态,期间曾催促两次。六个月后,直接提供了7份审稿意见,其中Editor提出了修改建议。随后,Editor回复了审稿人,指出其专业性极强,意见详尽。审稿人普遍表现出色,提出的问题具有高度专业性,且提供了详尽的反馈,内容超过十多页。目前正等待第二轮意见。第二轮审稿中,仅有一位审稿人提出了遗留问题,Editor仍要求进行大修。为满足审稿要求,我增加了三个最新算法,审稿历时三个月,最终得以接收。回顾整个过程,耗时约一年。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中科院一区,CCF类期刊。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Management (IPM)

中科院1区CCF B期刊具有极高的性价比。编辑部的负责态度令人印象深刻,处理效率极高。投稿至中稿大约需要半年多的时间。近期提交的两篇论文,一篇在半月内便获得了两个审稿人的意见反馈,编辑部给出了大修建议;另一篇则经过三个月的审理,编辑部同样给出了大修意见。值得注意的是,Elsevier官方数据显示其接受率仅为10.9%,这一比例远低于众多顶会的水平。然而,个人认为该期刊的接受率可能存在水分,因为编辑部会因一些奇奇怪怪的规则直接拒稿(如内容超出期刊范围或与之前投稿作品高度相似等特殊情况)。因此,总体接受率可能在20%以上(这只是推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速度:高效。质量尚可。相较于KBS和EAAI等期刊,该质量稍逊一筹,可能与其专注于应用价值的选题方向有关。性价比极高,可以说是无可挑剔。

Pattern Recognition (PR)

一区,B。该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但其审稿流程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论文经过审稿意见的回复后,审稿周期长达9个月之久,这种长时间的审稿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审稿效率。值得注意的是,该期刊的审稿人团队整体专业性有待提升,尤其是在处理GNN相关领域的论文时,其专业水平显得不足。从个人审稿经验来看,针对该类期刊,审稿人通常要求的审稿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若运气不佳,两个月内获得大修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审稿周期长达数月甚至一年的现象,实在令人费解。这种长时间的审稿过程究其原因,可能与期刊编辑部和审稿人团队的工作安排存在严重脱节有关。建议期刊编辑部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确保审稿流程的及时性,以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审稿周期过长的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速度:较低的。质量:卓越的。性价比:不高,性价比不高。首先,我投的GNN可能不太适合该期刊。此外,CV的工作似乎更适合。NLP领域则更不被看好了。

Information Sciences(IS)

中科院一区,CCF B。IS的评价最近似乎不太理想。可能是因为大量存在"水论文"现象,毕竟发表量也较大。不过,如果让我选择期刊,我还是会选择愿意 publishing 的期刊。

Knowledge Based Systems(KBS)

在人工智能领域,CCF期刊的影响力较高,但部分B类期刊在数据挖掘方向上对人工智能C类期刊的难度有一定要求。审稿速度方面,KBS的表现较为突出,第一次投稿时即获得Editor的Reject意见,但经过多次审稿后最终拒稿。第二次投稿时,审稿周期较长,但最终通过。质量方面,KBS期刊在质量方面表现优异,稿件通常经过严格评审。性价比方面,KBS的表现非常出色,投稿成本相对较低。最近一次投稿,稿件已停滞半年之久,审稿意见仍未返还,这让我感到有些压力。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工程技术1区,人工智能2区,CCF C。没投过,不知道。

Neurocomputing

中科院二区,CCF期刊。这是一份优质期刊,尤其适合新手投稿。实验室的师妹在半年内顺利通过大修,而我之前的一个工作质量不佳遭拒,大约需要四五个月的审稿周期。(确实如此,感到些许遗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速度:中等。
质量:不错。
性价比:还行,可以尝试。

Applied Intelligence

中科院二区,CCF C。在初稿阶段投过两篇,审稿周期较短,均在四到六个月左右。审稿意见多为建设性建议,且较为客观,只要按照要求进行回复即可。期刊整体质量中等,投稿速度较快。

非CCF牛逼的期刊

Information Fusion

IF=17.564(2023涨到18了),可不是开玩笑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

IF值为9.588,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何会被评为二区。大导师似乎是该刊曾经的主编??那确实如此,表示对情况了解得不够充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会议

AAAI

不料人工智能会议期刊中AAAI的身影越来越常见,然而由于投稿量过大以及质量把关不严格,如今AAAI已经算得上是CCF A中的末流期刊了,反过来说,A期刊本身依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幸中选了一篇AAAI-2024,真是激动得不行,感谢各位审稿人手下留情)

参考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领域期刊及会议评价系统(eaai期刊)_博客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