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未来发展方向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变得越来越擅长于解决日益复杂和困难的各种问题。但同时,也引起了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对人工智能的广泛关注。在当下国际社会中,人工智能正在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不同于传统的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却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其应用面临的种种挑战仍是值得期待的。因此,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创新具有前瞻性、卓越性、前景广阔的特征,必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那么,人工智能领域的未来方向又该如何发展呢?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人工智能领域目前存在的瓶颈及其发展趋势,介绍当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最新技术进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现实的挑战。作者希望通过此文可以提高读者对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未来的预判性,对各类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产生共鸣,进而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2.人工智能的定义
(1)图灵测试
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其目的在于证明机器能否理解、自我编程或生成新的符号系统。测试是在计算机上输入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如“加法器能做什么?”,计算机会给出一个与问题无关的答案,但如果遇到一些很麻烦的问题,如“它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则计算机会给出比较令人费解的回答。他认为,为了证明计算机理解能力,图灵测试可以衡量计算机是否真的具备理解能力、能够构造出完整的程序、产生新的符号系统等能力。1950年,图灵测试被誉为“计算机之父”的经典之作。
(2)康雷斯康奈尔·尼尔森(Kenneth Nielsen)定律
康雷斯康奈尔·尼尔森(Kenneth Nielsen)定律是指“任何有智力的人都可以设计出聪明的机器”。这一定律其实是从计算机程序的角度来描述人的智力水平和机器智能水平之间的关系,其理论基础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谱系学》。尼尔森认为,人们在自然界、心智和机体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发展规律,而这些规律可以帮助人类设计出智慧的机器。按照尼尔森的观点,作为智力水平上升的一个重要标志,智力越强的人就越容易设计出聪明的机器。
(3)人工智能的分类
根据定义,人工智能一般分为机器智能、符号逻辑智能、大数据智能等三大类。其中,机器智能又分为图像识别、语言理解、自然语言处理、生物信息学、模式识别等七大子类。符号逻辑智能又称为符号主义智能,包括语义网理论、认知模型、知识表示理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规则引擎技术、逻辑编程技术等。大数据智能又包括大型数据库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等方面的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主要围绕机器智能和符号逻辑智能两个主线展开。
(4)人工智能的组成
人工智能技术的组成通常包括三部分:机器理性、知识和智能。机器理性是指让计算机模拟和实现某些机器功能的能力;知识是指计算机所拥有的理解世界所需的基本素材;智能则是指计算机所具有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的组成可以概括为“机器理性+知识+智能”。
(5)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是一种基于规则的、高度自动化的决策系统。专家系统由大量的“知识库”组成,其中的条目与特定领域的专家知识相关。专家系统能够自动地执行指定的任务,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新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20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专家系统理论,这项理论直接影响了专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3.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1)符号主义
符号主义智能的特征是采用符号处理技术,实现符号逻辑推理。符号逻辑是指用符号而不是数字进行逻辑推理的过程。目前,符号主义智能已成为最热门的技术。主要代表为语义网理论、认知模型、知识表示理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规则引擎技术、逻辑编程技术。
(2)集成学习
集成学习是机器学习领域的一种方法,用于多个弱学习器组合一起产生预测结果。集成学习的特点是每个学习器仅提供有限的见解,但是通过组合这些见解,可以产生比任何单一学习器单独预测更好的整体结论。集成学习已成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热点。主要代表为Bagging、Boosting、Stacking等方法。
(3)大数据
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据估计,2020年,全球将有约两亿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超过200亿条数据被产生,这些数据产生的数据量将超过4万亿GB。目前,大数据所能提供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提供海量的训练数据,还包括海量的标注数据、未经处理的数据等。主要代表为大型数据库处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算法等技术。
(4)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机器学习算法中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层次结构实现的。深度学习通过逐渐增加网络的深度,来构建深层次抽象的特征表示,并使得神经网络能够自动发现特征之间的联系。2012年,Hinton等人提出深度学习算法,随后,神经网络的效果在许多领域获得突破。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最火的技术。主要代表为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递归神经网络(RNN)、深度置信网络(DCN)等。
(5)强化学习
&enpt;强化学习是指让机器在环境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与监督学习有所区别,即强调如何最大化奖赏,而非简单地预测正确的动作。强化学习的目标是使机器能够在一系列不断变化的、受限的、延迟的反馈环境中做出最优的决策。主要代表为蒙特卡洛树搜索、Q-learning、TD Learning等方法。
(6)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利用电信号的传递机制,使电脑能够接收大脑活动并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目前,脑机接口技术正在成为医疗、环保、远程控制、娱乐、交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主要代表为EEG、MEG、fMRI、ECoG、sEMG等技术。
4.核心技术原理及应用
(1)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一种深度学习技术,由多个卷积层构成,能够有效提取图像特征。CNN提取到的图像特征具有局部感受野,能够自动检测图像中的特征。主要代表算法有LeNet-5、AlexNet、VGG、ResNet等。
(2)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
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是一种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建模序列数据。RNN能够捕捉时间上的关联性,并且能够在处理长序列数据时表现出优势。主要代表算法有LSTM、GRU等。
(3)递归神经网络(Recursive Neural Network,RNN)
递归神经网络(Recursive Neural Network,RNN)是一种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建模树结构数据。递归神经网络能够建模任意的树结构数据,能够生成更为丰富的表示。主要代表算法有Tree-LSTM、Lisp-RNN等。
(4)深度置信网络(Deep Confidence Networks,DCN)
深度置信网络(Deep Confidence Networks,DCN)是一种深度学习技术,能够同时建模标签和置信度。DCN在学习时能够考虑标签的置信度,进一步增强模型的鲁棒性。主要代表算法有DCN-SVM、DCN-Logistic等。
5.未来研究方向
(1)强化学习与大数据
强化学习与大数据结合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概率模型与机器学习理论。基于这一理论,现有的学习方法有遗忘与记忆、模型适应、样本归纳等。借助强化学习与大数据,能够开发出更有效的学习算法。
(2)隐马尔可夫模型与深度学习
隐马尔可夫模型与深度学习结合的理论基础是概率潜在语义分析。由于在隐马尔可夫模型中,观察变量与隐藏状态间的依赖关系是隐含的,因此潜在语义分析能够有效地刻画观察变量的上下文信息。借助深度学习的潜在语义分析,能够开发出更精准的隐马尔可夫模型。
(3)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
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结合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模型的强化学习。基于这一理论,现有的强化学习算法可以转化为模型,可以直接从数据中学习到模型参数。借助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能够开发出更优秀的强化学习算法。
(4)多模态理解与自然语言处理
多模态理解与自然语言处理结合的理论基础是多模态融合的深度学习框架。由于不同模态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因此借助多模态融合的深度学习框架,能够建立模型融合的深度学习模型。借助多模态理解与自然语言处理,能够开发出更加有用的自然语言理解模型。
(5)脑机接口与语言生成
脑机接口与语言生成结合的理论基础是 embodied cognition 技术。 embodied cognition 技术将人类的心智、生理、行为、意识等领域联系在一起,能够深入理解人的认知过程,从而赋予机器真正的 embodiment 能力。借助脑机接口与语言生成,能够开发出更加真实的人类对话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