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ArcGIS软件操作——地图制图

阅读量:

很久以前,在网络日志平台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现已成为到这里地理信息系统实践领域内的首篇佳作之一并且收货颇丰意义深远

简介

阐述了使用ArcGIS软件的具体说明和指导方法来完成数据的基础处理工作。随后完成了地图美化过程,并最终输出成图文件。这个完整的工作流程旨在帮助刚接触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朋友们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

流程

1 数据准备:零维到二维空间对象的矢量化信息与网格化空间信息的搭建基础(后续将深入讲解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细节)。

图1

图1

3 数据渲染

完成数据加载后,如果仅仅用于绘图显示的话,可能会显得不够美观.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应在制图前对原始数据进行渲染处理.

点击左侧图层列表中的红色框内的渲染图标(如图2左);进入如图2右侧的状态,在打开的设置对话框中可以选择样式、大小以及颜色等多种属性设置。

图2

仅针对点、线、面数据实施统一的图符号绘制,则可依照前述方法进行配置;由于栅格数据的渲染过程相对较为简便,在此建议您采用以下操作:通过双击现有图符号样式来完成配置;至于颜色条带的选择,则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自由调整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1)如果需要根据不同县市名称对点、线、面进行不同的符号渲染,则应当选择图层并执行右键属性操作,在"Symbology"选项卡下创建分类显示设置。具体来说,在"Categories"子对话框中指定要分类显示的字段,并启用所有值选项来实现按不同颜色区分各类要素的效果;最终效果将在地图上得以展示(见图3)。

图3

(2)如果需要对每个要素进行标注,则在图3界面中单击Labels选项卡(图4),在左上方的蓝色框内,请选择√以显示标注;下面红色框内的Label Field为需要进行标注的字段,在本文案例中我们选择标注名称;Text Symbol区域可以用来设置所注内容的字体样式、字号大小以及颜色等参数设置。

图4

地图渲染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涉及一些常用的技术或方法。实践一下这些技术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通过不断尝试不同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们的使用场景;对实际应用会有更深的理解。能明白'软件通常能承受各种压力!'吗?经过渲染后的地图如图5所示,请参考图5查看结果。

图5

4 地图制图

啰嗦了这么久,到主题了~~~

单击菜单"View选项卡" "Layout View"或者单击图5中红色框内对应的快捷按钮 都可快速进入地图制图模块 图6

图6

4.1 制图纸张的设置

File

打开菜单栏中的【File

图7

4.2 添加地图图件信息

地图信息内容则包含方位标记(指北针)、比例(比例尺)、名称(图名)、经纬格网等基本要素,并非所有地图均需具备这些要素;然而名称要素等通常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4.2.1 添加指北针、比例尺

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北箭头",在提供的指北针中选择合适方向并点击OK以添加到制图区域;或者在菜单栏中找到"插入→比例尺"并按照需求设置后点击OK

图8

4.2.2 添加图例

如一幅图表所示,其中最关键的部分莫过于图例表征了图表中的色彩与符号所承载的意义。

点击菜单栏中的'Insert'选项卡下的'Legend'按钮,并观察如图9所示的结果界面。
此步骤允许你自定义要显示的图例,默认情况下所有项目都会被选中。
如果你不想显示某些特定的图表信息,请在红框中选择相应的项目。
然后点击中间的小'<‘符号将选定的层级移动至左侧Map Layers区域即可完成。
最后提醒一句:如果要展示较多数量的项目,请在下方设置成多列形式。

图9

点击下一步,设置“图例”字体大小、颜色等,继续下一步,直到完成,图10;

图10

从新增的图例中可以看到, 显示效果并不理想. 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调整: 首先, 在图层列表中点击右键选择属性设置, 然后在"General"选项卡中的"Layer Name"字段进行名称修改. 这种更改会自动同步到图形符号, 如图11所示. 此时图形符号已成功更新;

图11

请勿随意改动!

点击并选中标记为图例后,在菜单栏依次执行Right-click Convert To Graphics操作,并继续Right-click Ungroup以解组该图例元素(如图12左所示)。随后,在转换后的图形元素中将Value字段更改为海拔(m),并添加个人注释等细节(如图12右所示)。

图12

4.2.3 添加经纬网格

点击制图模块后,在Properties菜单中执行操作:先右键单击Properties按钮以展开第13张图;然后选择左侧导航栏中的Grids选项卡;接着点击此选项卡上的New Grid按钮;最后在新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好参数并确认后即可生成经纬网格

图13

在图14页面中呈现如下内容:首先介绍格网类型采用经纬度展示方式;接着说明测量用的格网采用公里为单位的展示方法;然后解释参考用的格网采用ABCD\1234……的形式表示;通常这种参考格网不推荐使用;接下来只需依次进行下一步操作即可直至完成整个流程;完成后只需点击确认按钮操作就可完成整个过程

图14 网格样式选择

在完成前述步骤后添加的网格,在初次呈现时可能会呈现出这样的样式(如图15所示),显得不够美观。经过仔细观察你可能会发现,在设置过程中若网格间距过大,则会使得经度与纬度的比例显示为横向分布,并超出制图区域。是否能够优化格网布局使其更加美观?是否可以通过调整使经度与纬度的比例呈现纵向分布?

图15

在图13界面处,在Grids列表框中新增了一个Graticule(即网格结构),这正是刚刚添加的内容。点击该界面(如上所述)进入Properties设置对话框(如上文所述),打开属性设置对话框(如上所述)。这里我们主要利用了Labels和Intervals选项卡(见下文)。

图16

Labels选项卡:第一个红框配置地图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是否显示经纬坐标;第二个红框设定展示的经纬坐标格式(如度数或度分秒形式)、字体样式、颜色以及字号;第三个红框控制是否将经线纬线旋转至竖向状态——勾选Left或Right后会将左右两边的经线纬线呈竖直状态。这样的配置是否解决了之前遇到的问题之一?

Intervals选项卡:红框内设有设置经纬网格间隔大小的功能。通常用于较大区域的制图会以度为单位设定间距;而针对较小区域则可采用分或秒作为间距设定。

图17

而后,点击确定就可以将经纬网格修改的漂亮了!

4.2.4 添加辅助图框

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绘制的图形具体位于新疆甚至中国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这时候就需要借助辅助图形框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单击菜单栏中的"Insert——Data Frame"选项,在绘图模块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框,并通过右键点击该数据框插入矢量边界数据。随后将制图所使用的矢量边界文件导入该Data Frame窗口(如图18所示的左侧红色框),并设置合适的显示参数如颜色等信息以实现清晰的可视化效果。

图18

4.2.5 添加图名、制图信息等

通常情况下,在绘制图表时会省略这些信息;例如,在科研论文中通常会在图表下方标注标题。

但是,在有需求需添加时(即当有需求需添加时),您可以单击[Drawing]工具栏中的A图标(即绘图器图标),然后在需显示图名的制图区域点击(即选择放置位置),随后输入所需信息并设置相关属性即可。(若未找到[Drawing]工具条,请在ArcMap主菜单→工具→自定义→绘图器中启用绘图器。)

5 输出地图

当所有工作完成后,下一步就是生成地图了。在菜单栏中的File选项中选择Export Map功能按钮进行点击操作后,默认会打开一个输出地图设置对话框(如图19所示)。在此对话框中需要根据需求设置文件存储路径、文件格式以及地图分辨率等参数。通常建议设置分辨率不低于300dpi以确保图像清晰度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个人的习惯设定

图19

现在看一下我们制作的地图吧~是不是很攒劲呀!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