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yun AI ACP 09)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知识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结合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以及语言学等知识,旨在实现计算机与人类自然语言的交互。其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生成和操纵人类使用的自然语言。历史上,NLP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规则驱动阶段、统计方法阶段以及深度学习时代。当前深度学习技术推动了预训练模型如BERT和GPT的成功应用。
NLP的主要常见任务包括分词技术、关键词抽取、词向量表示、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等,并通过各种算法进行解决。例如,在分词技术中使用了神经网络模型,在关键词抽取中应用了TextRank等算法,在语义分析中利用了Transformer架构等模型。这些技术在问答系统、情感分析、实体消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推动了NLP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文章目录
- 阿里云人工智能工程师ACP认证考试知识点辅助阅读
- 自然语言处理基础课程(Aliyun AI ACP 09)
-
- NLP核心概念与发展历史
- 常见任务的实现原理及算法概述
阿里云人工智能工程师ACP认证考试知识点辅助阅读
(Aliyun AI ACP 09)自然语言处理基础知识
NLP基本概念与历史
自然语言处理(NLP)是一种多学科的重要研究领域;它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以及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其核心任务是旨在解决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自然语言交互问题;其主要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理解、生成和操纵人类使用的自然语言;并以书面和口头形式呈现。
历史上,NLP经历了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在早期阶段,NLP主要依靠人工编纂的语言规则和词法规范,例如上下文无关文法(CFG)和有限自动机(FSA),用于完成词性标注、语法分析等任务.这一方法在特定应用环境中表现突出,但在面对语言表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
统计方法阶段:
在大规模语料库的建设与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背景下,在NLP领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分析工具。其中,隐马尔科夫模型(HMM)则主要应用于词性标注和语音识别任务中;而条件随机场(CRF)则在序列标注问题中展现了卓越的效果;此外,在文本分类与情感分析等实际问题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度学习时代:自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过去十年间深度学习技术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深度神经网络能够在海量未标注数据中自主发现语言规律其中以深度信念网络DBN为代表的传统深层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以及门控循环单元GRU等模型则在机器翻译语音识别文本摘要等任务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预训练模型方面BERT和GPT的成功标志着自然语言处理进入了完全自主学习的新时代
NLP常见任务原理与算法
2.1 分词技术
2.2 关键词抽取
关键词提取的主要目标是识别文本的核心信息。传统的TF-IDF方法通过统计语言模型计算词汇的重要性。而TextRank等算法借鉴网页排名的思想构建语义网络,并通过迭代传播权重提取关键术语。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进步,在关键词提取领域已开始应用包括Seq2Seq架构、注意力机制以及Transformer结构在内的多种深度学习模型。这些方法不仅综合考虑了词频、语义及上下文信息,在准确识别关键术语方面表现更为卓越。
2.3 词向量表示
词向量通过将词语映射为低维实数向量的形式实现数学操作与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需求。传统的词袋模型(Bag of Words)与TF-IDF方法未能有效捕捉词语间的语义关联。而Word2Vec采用 Skip-Gram 和 CBOW 模型基于浅层神经网络架构实现了词语与其语境之间的联系。生成固定长度的向量表示。GloVe(Global Vectors for Word Representation)则通过矩阵因子分解的方法生成词向量表示,并综合考虑了全局统计信息与局部共现关系。随后引入了基于上下文相关的高级预训练语言模型如BERT和ELMo。这些预训练模型显著提升了语言细微差别感知能力。
从语法结构的角度来看, 句法分析主要分为依存句法分析与短语结构分析两大类。其中, 依存句法分析通过构建依存树来进行语法关系的可视化展示。具体而言, 经典的统计机器学习方法如马尔可夫逻辑网络(MLN)以及条件随机场(CRF)均能够应用于此类问题求解。值得注意的是, 在深度学习领域中, 基于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与条件随机场(CRF)相结合的模型体系, 特别擅长处理长距离语法依赖关系。相对而言, 短语结构分析则倾向于采用分层树状架构来详细描绘句子内部组成情况, 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诸多研究突破, 其中包含基于转换的语法与树形递归神经网络(Tree-RNN)的相关创新成果。
2.5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包含多个子任务,如语义角色标注(Semantic Role Labeling, SRL),其目的是识别和标注句子中动词所涉及的主体、客体、地点、时间等语义角色。情感分析旨在判断文本的情感极性(正面、负面、中性)以及强度,并可能进一步细化为情感类别和观点挖掘。实体消歧与实体链接是解决同名异义问题的关键技术,它保证了不同文本中提及的同一实体指向统一的知识库条目。此外,语义相似度计算通过量化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语义接近程度,对于问答系统、文本摘要、推荐系统等多种场景至关重要。而语义解析则是构造完整且精确的逻辑表达式来表征句子含义,通常需要构建复杂的语义结构,如AMR(Abstract Meaning Representation)和DMRS(Dependency Minimal Recursion Semantics)。
2.6 深度学习算法在NLP中的应用扩展
- TextCNN :卷积神经网络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主要通过不同宽度的卷积核捕捉局部上下文特征,在文本分类等任务中表现出显著效果。它能够识别文本中的局部模式及特征组合。
- RNN/LSTM/GRU :循环神经网络特别适合处理具有时序依赖性的序列数据。LSTM通过引入"细胞状态"和门控机制解决了传统RNN中梯度消失的问题;而GRU则可被视为LSTM的一种简化版,在保留长期依赖记忆功能的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
- Transformer :Transformer模型摒弃了基于位置的信息传递方式,首次引入自注意力机制使每个位置的词能够直接关注全局语义信息。这种设计使其在多种任务上超越了基于RNN的传统架构;BERT和GPT系列模型正是建立在这一创新基础之上,在大规模无监督预训练后实现了优异的下游任务性能。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