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一款校园社区APP,功能策划详解

阅读量:

写在前面

功能依附于场景这一理念贯穿整个产品设计之中。每一个产品功能都遵循这一原则:即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产品价值与用户体验关系时都能找到对应依据。这种设计思路不仅体现了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还展现了系统化的思考方式。深入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快速掌握文章内容并获得显著收益

功能架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你可以脑补,我们的产品和百度贴吧长得无二。下面我详细聊聊策划思路

一、项目定位

简单聊两句这个项目的定位,想象一下我们学校一万六千个学生都在同一个教室坐着,因为人是有情感的,也是有生活的,在学校大家还需要交流学习,所以这个教室中,大家相互之间必然存在大量需要需要相互交换的信息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个需求没有很好地被满足
目前我们学校进行信息交换依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社群模式,大家拉个群,比如失物招领群之类的,社群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及时性,最大缺点就是规模小,社群上限2000人;另一种模式是公众号模式,最大优点就是可大规模传播信息,最大缺点就是缺乏及时性。这也是为什么失物招领这些,大家都会通过社群传递信息。
所以在西邮的定位就是:大规模及时性信息传播工具。那我们就可以认为实现用户间的信息传递是这个产品的第一性原则,所有的功能可以围绕它去展开

二、思路复盘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在课堂上进行信息发布活动时:一班级中的学生们坐在教室里专注地写着一份简短的信息,并通过传递媒介将这份信息分享给全班同学。同学们查看并理解这份信息后将其传达回其他同学或老师身上。由此可知我们产品的两大核心功能是:一是信息发布机制;二是信息接收渠道。

  • 发布页用户可以编辑图文内容,在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主要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通过声音交流(口对耳),这种方式适合一对一传播且仅限于熟人社交;另一种则是通过文字交流(手写&眼看),相比于声音传播方式更为便捷且适合大众阅读,这也是传统社区产品选择图文作为主要载体的原因。
  • 我们认为视频传播成本过高且不适合当前场景选择。
  • 然后我们思考发现:大量纸条会产生大量的信息过载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耐心会被极大消耗:由于阅读者缺乏耐心逐一翻看所有信息点位,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注意力会被分散到其他无关的信息上。
  • 这个问题的本质就在于:内容的丰富性会降低用户的阅读效率。
  • 在线下的实际操作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通过视觉辅助手段将重点信息进行提炼并呈现给读者。
  • 因此我想到在帖子中增加标签功能让用户可以选择平台提供的标签或者自定义输入标签,并通过颜色标注等方式突出显示重要信息点位。
  • 这样既能够帮助读者快速抓住主要内容重点又不会影响整体阅读体验。
  • 另外我还引入了安特功能并进行了深入思考:假设在一个教室里关注了一个漂亮小姐姐希望让所有人知道你对她有意思该怎么办?这时候就可以利用AnTe功能发布相关动态从而引发更多互动和关注。
  • 通过社交玩法的设计可以显著提升社区趣味性和活跃度。
  • 此外我还对这个新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选择内容分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设计选项它能够帮助系统更好地匹配用户的兴趣需求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内容推荐服务。
  • 在实际应用中如果缺少这个分类机制可能会导致用户体验下降的问题例如某个特定领域的内容分类缺失会导致目标受众无法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而被迫放弃使用产品这种情况在当前教育类社区中尤为明显。
  • 因此这个分类机制的设计不仅有助于提高用户体验还能够促进社区内容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潜在用户群体加入我们的社区平台服务中来。

2.1.2阅读

  • 发布完成后即可开始阅读。由于帖子以图片形式为主,在文章正中间位置放置图片内容。
  • 通过查看帖子信息栏(如右下角),我们可以了解到发帖人是谁。
  • 在线互动是十分重要的模块。特别是对于社区类产品来说,在缺乏互动的情况下(相当于用户只能被动浏览),相当于看报纸一样无法参与进来(即用户无法参与任何事情),这会大大降低用户体验。
  • 互动模块包含四个核心功能:点赞、评论、收藏及投币。
    • 点zan:用户看到精美的图片后可以直接发送给作者赞美对方一句(即激发了用户的成就感)。
    • 评论:在没有评论的情况下(相当于信息传递只能单向进行),无论是生活类还是情感类帖子都会失去丰富的交流场景(即缺少了交流的可能性)。而有了评论后,则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回音体系(即让讨论能够持续下去)。
    • 收藏:当看到一张很棒的图片后(比如美女照片或学习经验贴),用户可以选择将其保存起来以便日后回看(即满足了个人兴趣存储的需求)。
    • 投币:为了鼓励高质量的内容创作,在这里我们增加了投币的功能(即让创作者获得物质奖励)。
  • 关于收藏模块的设计:如果一张图片很棒,则可能会被保存下来以便日后回看。
  • 在现有四个基础互动的基础上我们还增加了关注与举报两个模块:
    • 关注模块允许用户快速定位到目标发布者的内容发布位置
    • 举报模块则用于处理可能存在敏感内容的情况
  • 关于举报机制:如果发现有问题的内容,则可以通过举手通知系统管理员进行处理
    • 如果短时间内被10个以上用户举报,则会立即删除该内容

2.2主要功能
2.2.1搜索
说一下为什么要做搜索功能。经过长时间积累,你这边已经有1000多张小纸条,你想找出其中的一张,比如你记得有张纸条上详细说明了转专业相关的问题,一个个去翻找这是很难的,不过你记得这个小纸条上的几个字,那搜索功能就能排上用场了,搜索能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目标内容。随着内容的沉淀,搜索体验会成倍提升,一定程度上加固了产品壁垒
2.2.2消息通知
用户通知这个功能的场景也是很丰富的,消息通知分三个tab:1.点赞、收藏、投币、关注通知;2.评论通知;3.被举报、平台消息通知。

  • 有些人会质疑为什么1和2都被视为用户互动并加以区分?想象一下:当你发送一条信息后,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收到反馈。例如,在某个论坛中分享观点时会得到回复。
  • 在这种情况下,请注意:当一个人给你点个赞表示认可时,请你回应的方式应该是表示理解即可;而对于收藏、投币或关注等行为,则只需简单地完成即可无需过多回应。
  • 而评论则不同:别人会在其中发表观点或深入探讨你的内容。
  • 其实核心区别在于:点赞等行为较为便捷且数量较多;而相比之下,则因为数量有限所以更容易被逐一处理。
  • 因此在样式设计上会有明显差异:点赞区域会出现通知折叠的情况;而在评论区则是分单人通知的形式显示每位用户的回复内容。
  • 对于举报通知来说很简单:我们主要想传达的是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请提高自身言行的标准平台消息通知机制则是传递重要信息的一种方式

2.2.3 热度排序
西邮这一产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实现目标群体间的及时性和大规模的信息传播。当目标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则随之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用户的更高层次需求是希望只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而我们无法构建基于用户的个性化推荐系统。但通过热度排序算法实现了类似的效果:通过结合用户的点赞等行为数据进行加权评估,并结合发布时间维度进行排序处理, 将近期发布优质内容排在前面位置, 这种做法类似于新加入班级的一群优秀同学, 能够帮助大家快速获取最新资讯的同时, 也能够提升用户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2.2.4等级制度
关于等级制度,当时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才决定做它。

  • 不想做的原因是:我心中的在西邮,是一个平等交流的社区,因为你在一个班级里,大家都是平等交流的,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每个人的声音都应该平等地被别人听到。在一个班级里面,你要是被人贴上低等级的标签,肯定会不舒服。
  • 但我后来又决定做了,那我的考虑是:
    ○ 首先,你看到别人的等级比你高,大概率也想获得高等级,从而满足成就感,等级制度能激励用户发帖,从后面的结果看,的确有效,而且对男性用户最为有效;
    ○ 其次,用户的高等级不是要充会员才能得来的,而是要发帖。不是基于金钱的等级制度会极大减少低等级用户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只有用户的帖子被人认可,才会提升用户等级,所以低等级的看到高等级的用户,他心中的情感应该是赞赏,因为这个人很努力,而不是羡慕或者酸,并不会影响社区的公平性
    ○ 最后,等级制度也帮助用户发现更多优质内容,比如我在信息流页面,看到这个人满级了,那这个人肯定是有很多优质帖子才会达到这种等级,我就想进入这个人的详情页,看看他的历史帖子。而且用户的等级就在头像的下方,不同的等级,等级条颜色不同,对等级再次做了加强,我还看到,好多人就是好奇更高等级的颜色条是什么样的,引发了好多讨论当时有人说,我给你钱,你给我升到六级,或者说给我开个白名单,但为了保证公平性,这肯定是不行的。

2.3系统功能
2.3.1发帖限制
即使您偏爱某个人,其言论也未必全都与您的口味一致,尤其在一个像半熟人社区这样的环境中,如果频繁地被某个用户刷贴,可能会导致用户体验较差。为此,我们对每位用户的发帖次数进行了明确规定,即每日不超过五次。基于当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这一限制既能保障用户体验良好,又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实际需求。

写在后面

该产物于二〇二〇年八月成功上线,并于二〠二一 年八月因为负担不起 hosting servers而被关停。不论结果如何,这种产品的策划思路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