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过程 第4章 瀑布模型应用实例
1.Infosys 过程模型如下图所示:P82
包括需求规范要求、高层架构设计原则以及详细的设计规划指导方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采用构建式开发模式完成系统的整体架构构建工作,并制定相应的单元测试方案以确保各功能模块的独立性得以实现。同时为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需求,在集成阶段将制定详细的集成测试安排,并按照既定步骤执行相应的验证流程;在系统运行稳定的基础上制定系统的全面性测试方案并严格执行系统级的验收检查流程;最后为保障系统的长期可用性和维护需求,在项目结束后将提供完整的安装与维护支持方案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2. 需求阶段主要包括两个关键方面:问题评估与功能说明。在进行需求分析时,通常会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环节:前期准备工作、系统性地收集并深入分析客户使用场景与业务流程等三项核心任务。而产品描述环节则同样被划分为三个子步骤:编写规格说明书、组织评审会议以及确保最终交付成果获得用户的全面认可等。
3. 需求规范主要参与者 :由系统分析师团队、产品评审团队及客户共同负责编写《软件功能需求说明书报告》及制定《验收测试方案》,项目完成当且仅当上述两份文件经用户签字确认。
4.需求规范阶段的主要活动。P83~P84
开展需求分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措施。
实施系统运行环境下的用户反馈收集方案。
对收集到的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编写一套完整的软件功能规格说明书作为开发依据。
制定项目验收标准的具体实施流程。
组织项目评审会议讨论各方意见达成共识。
最终获得用户的全部确认并完成整个项目的需求阶段工作流程。
5.需求分析的准备工作、收集需求、分析需求、撰写需求说明书。P84~P87
高层设计是从计算机实现角度去除非满足用户解决方案的功能模块的过程。它涉及两大核心内容:一是应用系统的功能架构设计与实现路径规划;二是数据库的设计与优化方案制定。P88
7. 高层设计阶段的主要参与者: 系统设计师团队、评审人员和客户方。
核心输入资料 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文件(SRS文件)。
生成的成果文件 包括多个层次的设计报告和其他相关材料。
最终成果完成的标准 是在完成所有规定的设计工作后取得授权许可。
评估指标数据集 主要包含项目总时长、项目缺陷数量、人力投入数量以及返工发生率等关键指标。
8.高层设计阶段的主要活动序列。P88
规范编码、文档及用户接口等相关标准
明确操作环境所需的具体参数和配置要求
规划系统模块架构
完成物理层面的数据结构规划
第9章的具体规划是将高层阶段的子系统和模块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各个部件或模块上。重要活动包括识别并表示通用的过程和程序(例如数据确认程序),并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操作流程结构。P89
详细设计的主要参与者由设计团队成员组成。其中主要输入为高层级的设计文档。输出内容包括各个部件的具体规格说明以及相应的单元测试计划。当各个部件的具体规格说明书经评审并获得授权后,则认为项目进入下一阶段。其度量指标包括详细设计的工作时长、单元测试计划中的缺陷数量以及程序框架中的缺陷数量等。
11.详细设计主要活动序列。P89
- 划分系统性组件为若干部分
- 创建用于数据迁移的软件工具
- 规划/构建系统的架构框架
- 创造适用于自动化管理的自动化管理工具和监控平台
- 分配部件设计工作的具体任务给团队成员
- 安排单元测试工作以覆盖主要功能模块和边界条件测试
12. 开发与验证:详细设计将被转换为基于某一种编程语言开发的程序系统。在这一阶段将产出遵循特定的编程规范产生的源代码、可执行文件以及数据库系统。
13. 编码与单元测试阶段的主要参与者 由项目团队成员及SQA人员组成。主要输入 包括物理数据库的设计文档、项目标准文件、系统模块规格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书、程序框架说明书以及工具软件及其相关辅助文档。主要输出 包括测试用例数据集、核心源代码文件以及独立单元测试报告和评审记录等成果物资料。结束条件 为所有预先编写的单元测试用例均已顺利完成执行。度量数据 主要记录了工作量变化情况(如构建/执行过程中的时间投入)、代码评审缺陷数量统计表以及独立单元测试缺陷数量统计表等关键指标数据信息。
14.构建(编码)与单元测试阶段主要活动序列。P91
- 建立测试数据库
- 生产代码
- 实施独立的单元测试
该组织制定了并实施了集成测试计划,在此期间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接口问题。该计划详细规定了整合顺序、软件开发成本(其中包括模块程序和驱动程序)、测试环境以及所需资源等信息。P91
16. 集成测试方案及其执行流程的主要参与者 :测试团队核心人员。 关键输入材料 :经过评审并得到高层认可的设计文档体系。 核心输出成果 :生成符合单元测试标准的模块或部件,并完成整合测试规划书的制定。 项目目标输出 :整合测试规划书已获评审批准并投入实施。 项目终止条件 :整合测试规划书或完整的整合测试方案已获得评审批准并正式执行。
17.集成测试计划与实施主要活动序列。P9
- 识别环境需求
- 确定集成过程
- 开发集成测试计划
18.制定并执行系统测试方案,依据软件规格说明书的数量核对相关产品。本阶段旨在识别仅在全面测试整个系统时才暴露出来的缺陷。P93
18.制定并执行系统测试方案,依据软件规格说明书的数量核对相关产品.本阶段旨在识别仅在全面测试整个系统时才暴露出来的缺陷.P93
1 系统测试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为测试团队成员。
所需输入资料包括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测试报告以及测试结果。
生成的输出文件为需求规格所明书文档和高层设计文档。
完成标志为系统测试报告经评审确认并得到认可。
20.系统测试计划与实施的步骤序列。P93
- 定义环境需求
- 定义系统测试规程
- 开发测试用例
验收测试与安装是指将该软件系统整合到用户的日常操作环境中,在模拟真实环境或贴近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功能验证,并确保其满足用户需求。这一过程涉及用户对软产品的验收以及在实际应用环境中完成系统的部署工作。
参与验收测试和安装工作的主要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安装人员、客户代表以及项目经理等关键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核心输入文件为待评估软件系统及其相关验证规范文档。确保在真实应用环境中完成软件的完整安装过程。经客户方确认并签署的最终验收证明即为该阶段测试活动的有效结束标识。衡量数据指标则包含本阶段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总量以及实际发现的功能缺陷数量等关键参数数据
23.验收测试与安装阶段的主要活动。P94
- 执行验收
- 执行安装
- 组织客户培训
24.维护支持阶段是指应用系统从部署至用户环境直至稳定运行此期间。主要参与者为负责维护工作的团队即安装团队。主要输入包括应用系统安装报告、用户使用手册以及在安装过程中记录的软件问题清单。主要输出则是经用户确认无误的文件资料及完成的维护技术支持报告。结束条件设定为当合同约定的支持服务期限达成且项目验收完成时,在项目成果报告上由客户盖章确认。(见第P95至P96页)
第25章(或节) document编制中将 document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为用于项目开发、版本更新及历史记录管理的内部文件;另一种为面向最终用户的外部文件。这些 external documents 包括 product operation manual, training materials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26.文档编制阶段主要活动。P96
-
制定操作指南(针对用户的)
- 编写操作指南
- 提供设备更换指导手册
- 创建技术支持指南
- 发布评估指导书
-
制定操作指南(针对用户的)
- 编写操作指南
- 提供设备更换指导手册
- 创建技术支持指南
- 发布评估指导书
27.WAR 系统开发过程实施案例。P97~P115
- WAR系统的需求概述(初始配置要求、详细的体系架构规划及技术规范说明、变更管理流程及跟踪记录)P97至P106
- 高级系统规划阶段 P97至P98
- 具体实现方案制定阶段 P98至P99
- 构建模块及单元测试执行阶段 P99至P100
- 全面功能验证过程 P100至P103
- 最终验收及安装部署流程 P103至P254
28.本章小结 P115
- 以阶段划分、入口条件及关键输入要素为基础, 系统阐述了Infosys 软件开发模型的核心要素与实现机制.
- 基于项目的管理监督及规模特征和开发团队的人力资源状况等因素优化调整该模型, 在设计相应的系统运行流程的同时明确了各关键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及结果产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