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考研上岸前辈备考经验指导
2021年我400分+考研成功上岸北京理工大学,回顾2020一年的辛苦蹒跚,觉得值得。
一、考研择校及报考因素考量
在考研择校方面,我综合考虑了未来从事行业、地域分布、学校实力及声望等多个因素,并按重要性排序依次做出选择。首要考虑的是未来从事行业方向,在考研前就应深入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以本科就读航空航天专业为例,在转专业趋势下看似与工科脱节实则不然——航空航天可统称为"大国重器"领域。过去一年曾成功获得北京航天科工某研究所offer,在招录上不论原专业如何都予以接收。航空航天领域就业前景大致呈现:在一线城市可顺利落户,在二线城市能保障基本生活品质,并不像计算机领域那样快速更迭剧烈——带有一定的价值属性!其次聚焦于航空航天交叉领域发展——制导与控制技术可延伸至自动化领域,在职业转型上有很好的发展空间(进可攻退可守)。若未来不想从事航空航天工作,则有向自动化或计算机等相关领域发展的可能。由于家庭所在地为河北,在择校时优先考虑北京高校资源。北航4/5系过于狭窄地聚焦航空技术路线不够全面;相比之下北航15系具备图像算法与智能控制研究优势(目前竞争激烈程度已导致本校400+分被刷掉),因此选择较为稳妥的方式——选择了北理工宇航学院
二、考研院校报录情况及难度分析
北理工宇航学院的航天硕士专业方向设计较为人性化,在近年来的一项重要改革中实现了进一步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录取名单中有一部分学生并未成功上岸
对于那些本科背景并非顶尖名校的同学来说
三、考研院校专业考研变化 实际上并没有多大变化,基本上是和过去一样,初试与复试的专业课安排有所调整,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
四、初试复习经验
(一)思想政治理论
特别提醒广大考生:政治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考试科目,在备考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我曾深刻体会到了考试中的失误风险——由于答题区域填写错误导致无法继续作答而不得不放弃这两道大题。对于这类情况考生应当如何应对呢?建议考生从基础阶段开始系统性地完成1000题的刷题练习,并结合肖秀荣老师的配套书籍进行强化学习。在强化阶段考生可以选择性地旁听腿姐的政治课程和基础班课程以提升解题技巧与应试能力。在模拟训练环节考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肖四套卷来掌握命题规律并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答题模板。经过今年的学习实践我发现肖四的选择题命中率达到非常惊人地程度因此对于大题部分只要按照既定模板进行背诵就能确保至少获得大部分分数的同时心态平稳同样至关重要
(二)英语二
因为我是应考英语二的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词汇量确实比六级考试的要求稍显不足。如果我的目标是应对难度更高的英语一考试,则需要更加努力地记忆和复习单词。对于准备英二考试而言,在进行真题训练时建议考生先专注于某一具体模块进行深入练习。为了更好地提升阅读能力特别推荐考生参考唐叔老师的真题解析课程学习方法与技巧。在翻译过程中基础词汇积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于语法部分只需要掌握到初中或高中水平的基础知识就足够了写作部分则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并将其分类以便形成自己熟悉的写作模式
(三)数学二
我的时间大部分都用来学习数学了。由于我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众多课程中我认为数学与专业课程最为关键(即所谓的"硬骨头")。每天都会有做题的任务需要完成(真的每一天都在)。从七月开始一直到十二月持续备考:七月完成了一轮1000题;八月完成了二轮复习1000题;九月每隔三天左右就会进行一次完整的真题模拟考试(如果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有所遗忘,则可以通过复习相应章节的一轮练习或寻找新的660习题来巩固);进入十月后,则会开始进行第二轮系统性的真题模拟训练;十一月到临近考试前这段时间则会参加预测卷的实战演练(包括张宇八套、合工大超越卷、李永乐考前六套等试卷);最后阶段只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即可。
(四)专业课
我学习的专业课程是理论力学,这是一本由北理工学院指定的权威教材——《理论力学黑皮书》。为了巩固知识,在完成课本上的例题练习两遍之后就开始进行真题训练,并且坚持练习到第三遍能够显著提升解题能力。由于理论力学的知识点往往有固定解题思路(有时夸张地说),对记忆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这一领域做到熟能生巧、量变引起质变的方法最为直接有效。
五、复试准备经验
复试可以选择包括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和电子技术在内的科目进行考察。我选择了控制工程基础作为复习重点,在笔试中开始时会遇到三道基础题,要求将解题过程写在答题纸上,仅需正确解答至少一道题目即可顺利通过考试。接下来是口语对话环节,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好几个通用回答模板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关于超调公式的计算问题,这类题目考生答不上来的可能性很低。最后是综合环节,虽然花费较多时间进行理论复习,但综合环节通常较为轻松.然而,在展示个人特色方面需要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有一位同学在面对老师询问为何选择北理时提到飞鹰队的强大实力,老师当场对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给予高度评价.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充分准备后应对能力测试结果非常理想.
(本文来源新祥旭考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