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云平台与云管平台,你分得清吗?

阅读量:

已知云架构呈现出分层的特点。目前普遍认可的云架构模式包括分为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以及软件服务层(SaaS)三个层次。

关于这个我们之前也介绍过很多,比如下面这张有名的pizza图:

还有不清楚的可以戳下面的链接:

一个通俗例子彻底搞懂IaaS、PaaS和SaaS!

然后我们又注意到新出现了一个概念混淆现象那就是云平台和云管平台仅一字之差难道这仅是一个细微差别吗?

那么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吧!

首先,什么是云平台?

云计算平台也可被称作云平台。它被定义为一种能够提供多种类型的服务的系统

比较经典的云平台有:

其中OpenStack、CloudStack等是开源云计算平台(Cloud Computing Platforms),而微软(Microsoft)、IBM(IBM)、HP(Hewlett Packard)等则属于较为知名的商业云计算平台(Commercial Cloud Platforms)。

云管理平台又是什么呢?

云管理平台(Cloud Management Platform, 简称CMP)作为企业级云计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Gartner提出的初期架构中占据核心地位

云管平台承担着数据中心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任务,并能够有效整合并协调多种不同的云计算技术和产品。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它不仅支持开放源代码如CloudStack和OpenStack的运行和配置,并且也能集成基于容器化的Docker环境。

来自Gartner的具体定义如下:

云管理平台(CMP)是提供对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整合管理的产品。

弄明白什么是云管平台需要先了解云计算平台组成部分。Gartner于2015年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归纳了云平台的特性。

据Gartner而言, 云平台依次包含基础架构、资源管理、服务交付以及用户接入与管理的过程。

自下而上第一层即为底层架构,即基于虚拟化技术构建云计算环境下的基础架构,这一系统不仅包含服务器层面的虚拟化,同时还涵盖了存储与网络层面的虚拟化配置,只有建立这样一个全面的基础架构才能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弹性配置

在第二层之上特别强调资源的分级管理。特别地,在不同业务类型下(如生产、研发、测试等)将资源分为重要与非重要的层级结构。

在此之上形成的第三层级是将资源进行包装以形成服务。这种角色类似于企业内部后勤部门为生产活动提供支持物资与能源的角色,在这里企业内部拥有多种产品与原材料作为基础要素需要通过合理调配这些资源组合出优质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云平台需通过系统化管理实现优质的服务输出

处于顶层的是门户网站入口部分;这属于门户网站的一端是用户直接接触的部分;对于一般用户来说;这部分是直观可见的。

以上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云计算平台。其中除了最底层的基础架构外 其余三层统称为云管平台

云管平台建立在虚拟化基础层之上,并作为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在整体云计算发展中保持同步演变

云管平台从发展到今天,共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是虚拟机阶段,主要是虚拟机的申请;

第二代是IaaS,主要是IaaS的监控和管理;

第三代云服务采用了融合架构模式,在设计上实现了各子系统的协同工作能力,并通过整体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其核心功能不仅包含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并且还整合了基础软件组件、数据库系统以及中间件应用等关键要素;同时涵盖了混合云环境下的部署与运维方案。

此图展示了云管理平台在云计算技术架构中的地位,在IaaS、PaaS及SaaS之间扮演着关键角色

作为一个独立于公有云服务(IaaS)与私有云服务(PaaS)之外的独特管理系统,在基础架构层面上兼容并支持公有云、私有云以及传统IT中的物理服务器与虚拟化技术,并能够在云端API的支持下配置并满足应用运行所需的各种资源与环境设置;采用代理模式或非代理模式来管控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环境以及应用程序自身的配置;同时能够支撑多种不同架构的应用程序,在IaaS提供的虚拟环境中或在物理服务器上运行

云管平台的趋势是将重心从虚拟机转移至业务应用领域,并在服务内容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最初阶段仅支持的是IaaS模式,在经历了阶段性的扩展后现已有能力覆盖任意层次的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在服务内容上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并非仅仅局限于IaaS层面的支持;如今已实现了任意层次的服务能力,并且在管理资源方面不仅扩大了范围还增添了更多样化的类型

该平台是一个在云计算时代充分运用云计算的优势而开发出来的cloud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并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提供强大的解决方案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混合云和多云资源管理挑战。

云管理平台当前在国外已发展多年并非常成熟,而在国内:

在国内目前阶段内

原因有两点:

在企业实施上云尤其是采用混合云策略时(即所谓的"上云"过程),基于IaaS的服务体系普遍存在不足:一方面,在区分IT部门与研发团队以及实施细粒度权限控制方面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即所谓的"混合或多个云资源池"),对于混合或多个云资源池的管理也未能做到有效区分;此外(即所谓的"DevOps解决方案"),这些工具同样无法满足企业的根本需求。

另一方面,企业在云平台规划过程和上云后又常常忽视云管理平台。

众所周知,在确保居住舒适方面需要注意的地基稳固性与房屋质量之外还需要注重室内软装设计的打造。同样在云计算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想使整个系统的价值得以充分展现不仅需要构建起一个稳定可靠的云端基础设施还需要配上一套完善的云端管理系统工具使得最终用户能够便捷地接入云端服务同时管理人员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系统维护与调度工作。云端管理系统(简称CMM)——这样一个无形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系统正在以不可忽视的速度发展其市场前景也备受关注。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