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中国市场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图」

一、饲料产量
自饲料工业化以来, 全球饲料生产标志着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全球饲料产量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 2013年至2020年间, 全球饲料产量逐年攀升, 从2013年的9.6亿吨跃升至2020年的11.88亿吨水平. 展望未来,在畜牧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 全球饲料工业将再上新台阶, 全球饲料产业也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前景.
2013-2020年全球饲料产量变化情况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饲养生物按照其类型可以被划分为猪 feed、鸡 feed(包括肉鸡和蛋鸡)、鱼 feed、牛 feed(包括奶牛和肉牛)以及水产 feeds 和宠物 feed 等类别。其他类型的 feeds 在总量中占比相对较小。数据显示,在 2020 年期间, 鸡 feed 的总产量达到了 334.57 百万公吨, 占据了总量的 28.16% 比例, 是最大块的生产者。相比之下, 水产 feeds 的总产量达到了 49.36 百万公吨, 占比仅 4.16%。
2020年全球各类饲料产量占比情况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全球水产饲料现状
统计数据显示,
2020年全球水产饲料产量攀升至49.36百万吨,
该产品线的成功离不开亚太及欧洲两大市场的强劲表现。
传统强国 n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saw sustained growth,
Vietnam, India, and Indonesia also exhibited notable growth trends in their seafood feed production.
While European countries generally experienced robust growth,
North America, Africa, and the Middle East maintained relatively stable production levels.
2015-2020年全球水产饲料产量变化情况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水产饲料领域中,亚太地区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截至2020年,在全球水产饲料产量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亚太地区,在这一年的产量达到了0.37亿吨,并占据了高达73.9%的份额;而拉丁美洲仅贡献了约9.9%,欧洲约为8.3%,北美约为3.5%,非洲为3%,中东为1%,大洋洲仅占不到1%。
2020年全球水产饲料产量区域分布情况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中国水产饲料行业现状
当前我国水产饲料行业正逐步走向稳定的阶段。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及居民水产品消费量的增加带来的需求变化, 对水产饲料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通过这一时期的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水产饲料产量持续稳步提升, 已经达到了显著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的相关数据表明, 我国水产饲料产量已达2344万吨, 同比前一年同期的增长幅度约为14%。
2016-2021年11月中国水产饲料产量变化情况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各省份产量分布的数据可以看出,在 2019 年全国水产饲料生产中占据前三名的依次是 广东省 江苏省 和 湖北省 这三个省 在其产量占比方面分别达到了 约 29 . 8 % 15 . 6 % 及 12 . 2 % 。
2019年中国各省市水产饲料产量占比情况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中国水产饲料行业发展前景
1、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大力扶持饲料行业发展
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中,在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的是饲料行业——它不仅直接服务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在连接种植业、养殖业以及肉类加工业等多个产业方面也起着枢纽作用。国家为了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农业生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中,在整个农业生产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的是饲料行业——它不仅直接服务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在连接种植业、养殖业以及肉类加工业等多个产业方面也起着枢纽作用。国家为了促进该行业的持续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根据2016年农业部发布的《全国饲料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出本阶段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饲料产量稳步增长、质量持续提升以及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在产品层面也将重点推广高效环保的产品。经过五年努力后,在"十三五"规划指导下,我国饲料工业实现了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规划明确要求通过实施相关措施,在产品层面将重点推广高效环保的产品,并将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步推进这一战略目标的落实。经过五年努力后,在"十三五"规划指导下,我国饲料工业实现了从"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规划明确要求通过实施相关措施,在产品层面将重点推广高效环保的产品,并将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步推进这一战略目标的落实。
2、我国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养殖发展具有先天资源优势
国家自然资源对第一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内陆水域资源系统:海岸线长达约1.8万公里;海域总面积达473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底大陆架区域面积约为148万平方公里;潮间带滩涂覆盖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而浅海区域则有7.3万平方公里面积适合水生生物繁殖区分布。内陆水域面积约达17.6万平方公里;湖泊河流占其总面积的约81.2%;这些水域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和发展空间。随着水产养殖市场规模的扩大及其发展态势日益明显;水产饲料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3、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水产品需求稳定增长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水产品消费量预计将会稳步攀升。水产制品,特别是高档特色水产制品,不仅营养丰富且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尽管我国水产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一,但人均消费水平仍偏低,与2018年全球人均水产消费水平相比(约20.5千克)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利用面临挑战,发展水产养殖业不仅能满足居民对优质食品的需求,并且拓宽了渔业经济来源。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内水产品市场需求增长潜力依然较大,这对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产业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4、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水产健康养殖方式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
我国自1995年起全面推行伏季休渔制度,并大力推广工业化、规模化水产养殖模式。2016年10月起,《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加强养殖池塘改造"以及"降低捕捞强度"以减少捕捞产量。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健康养殖理念的推广普及,在这一背景下,广大农民的养殖观念与方式逐步转变为更加注重规模经营、标准管理与专业化运作的状态。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在此过程中饲料的应用率逐年提高,在为水产饲料行业带来持续发展的动力与空间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的华经情报网致力于为大中华区提供专业的产业经济情报与研究服务。公司目前主要涵盖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如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都涵盖的产品与服务范围。其核心业务包括商业计划书编制、市场可行性分析以及针对不同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并结合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研究报告解决方案。公司在文化体育与休闲娱乐领域拥有丰富资源,在物流旅游与电子商务之间架起连接桥梁,并深入覆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等多个领域。同时公司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互联网+”时代下的前沿科技应用以及相关产业链发展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