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方向期刊会议
Computer Vision
Conf.:
Best: ICCV, Inter. Conf. on Computer Vision
CVPR, Inter. Conf.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Good: ECCV, Euro. Conf. on Comp. Vision
ICIP, Inter. Conf. on Image Processing
ICPR, Inter. Conf. on Pattern Recognition
ACCV, Asia Conf. on Comp. Vision
Jour.:
Best: PAMI, IEEE Trans. on Patt.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IJCV, Inter. Jour. on Comp. Vision
Good:CVIU,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Understanding
PR, Pattern Reco.
Network
ToN (ACM/IEEE Transaction on Network)
A.I.
Conf.:
AAAI: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M/SigIR: 该领域主要涉及信息检索(IR),或许还与数据库(DB)和人工智能(AI)相关。
IJCAI: 国际联合人工智能会议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IPS: 神经信息处理系统学会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ICML: 国际机器学习大会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Jour.: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COMPUTATION期刊具有最高的影响因子值,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占据领先地位(2000年的数据为1.921)。ARTIFICIAL INTELLIGENCE期刊的影响因子值为1.683(后续数据同上)。PAMI期刊的影响因子值略低至1.668。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期刊的影响因子值为1.597。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期刊的影响因子值下降至1.395。AI MAGAZINE期刊的影响因子值进一步降至1.044。NEURAL NETWORKS期刊的影响因子值维持较低水平为1.019(单位:影响因子)。PATTERN RECOGNITION期刊的影响因子下降明显至0.781(单位:百分比)。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期刊的影响因子进一步减少至0.616(单位:千分之一)。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期刊的影响因子降至较低水平为0.465(单位:万分之一)。APPLIED INTELLIGENCE期刊由于其特殊的研究方向而导致显著下降至仅为0.268(单位:千分之一)。
OS, System
Conf.:
SOSP: ACM的一种操作系统原理方法(每两年举行一次;要中奖一篇论文相当困难)
OSDI: USENIX的一种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
Database
其中ACM SIGMOD、VLDB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Very Large Data Bases以及ICD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Engineering被视为数据库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
Sec.
Conf., IEEE Sec. & Priv.: IEEE Sec. & Priv.
CPS, ACM CPS & CSec.: ACM CPS & CSec.(CPS)
NDS, N&DSS: Network & Dist. Sys. Sec.
Web
Conf.:
WWW(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
Theory
Conf.:
STOC
FOCS
EDA
Conf.:
Best:
DAC: IEEE/ACM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ICCA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Good:
ISCAS: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SPD: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al Design
ICCD: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SP-DAC: European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E-DAC: Asia and South Pacific 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
备注:x-DAC有很多,是地区性最高级DAC会议,上面两个影响最广。
而且每年收录的论文大部分还是来自美国大学/研究所。
Graphics
Conf.:
Best:
Siggraph: ACM SigGraph
Good:
Euro Graph
Jour.:
IEEE(ACM) Trans. on Graphics
IEEE Tra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CAD
Jour.:
CAD
CAGD
SE
一、计算机科学期刊介绍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在于:特别注重会议,并将期刊主要用于二次发表。大多数期刊文章基于会议论文扩展而来,在期刊上首次发表的数量较少。因此,计算机领域的期刊通常拥有较低的影响因子。此外,在这些顶级刊物中也只有1到2篇左右的文章被引用过;而且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之中引用的对象通常是那些会面版本的文章而非较晚期刋登载的文章。因此,在计算机领域发现有多套顶级期刊及多个顶级会议并不稀奇。
整个计算机科学中最好的期刊为Journal of the ACM(JACM)。此刊物为ACM的官方学刊,受到最广泛的尊敬。但由于该刊宣称它只刊登那些对计算机科学有长远影响的论文,因此其不可避免地具有理论 歧视(theory bias)。事实上确实如此:尽管JACM征稿范围包括了计算机的绝大部分领域,然而其刊登的论文大部分都是算法、复杂度、图论、组合数学等纯粹理论的东西,其它领域的论文要想进入则难如登天。另外一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刊物为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CACM)。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ACM比JACM要像Nature/Science很多。JACM上登的全是长篇大论,满纸的定义、定理和证明,别说 一般读者没法看,就连很相近的领域的专家都未必能看懂。而CACM则是magazine,既登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综述,也登各种科普性质的文章和新闻。即便是论文,CACM也要求文章必须通俗易懂,不追求数学上的严格证明,而追求易于理解的直觉描述。在十几二十年前,CACM的文章几乎都是经典。但最近几年,由于CACM进一步通俗化,其学术质量稍有下降。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计算机学术期刊之一。基于其自身特点,该刊主要聚焦于computer engineering领域,而非传统的computer science研究方向。换言之, IEEE Transaction on Computers主要发表涉及system设计、architecture开发以及hardware实现等方面的文章,其涵盖的领域已远超其他同类期刊的一般性范畴。就质量而言, ACM Transactions系列整体上优于 IEEE Transaction series,这一结论不容置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ACM系列期刊均为各自领域的顶级-tier publications;而 IEEE系列则多属优秀-tier publications,其中部分期刊可能达到 tier level.值得注意的是,非ACM/IEEE出版物中也存在优秀的 Periodicals.例如,SIAM Journal on Computing在计算理论领域堪称最佳 Periodical之一。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会议论文的作用往往超过期刊论文。大多数会议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偶尔每隔一年也会举办一次。经过2至4个甚至更多的匿名评审(双盲评审或单盲评审),所有被接收的论文都会被正式收录出版。大多数ACM主办的会议属于本领域的顶级或优秀水平。大多数IEEE主办的会议属于本领域的优秀水平,在个别情况下也会是顶级水平或者一般水平。通过接受率可以看出一个会议上所处的地位:顶级会议上接受率通常维持在20%以下(有时仅为10%)。我已经所知最低接受率为7%,而优秀级别的会议上通常能维持在30%左右接受率。如果一个会上的文章接受率达到40%,那这个会就不再令人印象深刻了。超过60%的情况下,则难以赢得应有的尊重(但仍有例外)。举世闻名的应用程序设计理论研讨会(STOC)拥有超过30%的文章接受率,并且毫无疑问它是该领域内最具权威性的meeting.
二、国内计算机类三大中文学报投稿体会
略,請看原文
三、国内计算机类期刊投稿心得
略,請看原文
四、如何在SCI检索杂志上发表论文
1、引 言
SCIE - 科学文摘索引(SCIE)是由美国汤森路透公司开发的一项为科学家提供论文检索服务的引文索引系统。在我国这一系统已经成为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核心标识符。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精选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的内容,并对其标题、摘要、作者信息及参考文献进行系统化管理与发布, 为全球科研机构提供便捷的文献检索与引用分析服务。该服务自实施以来已持续45年, 现已发展成为以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为主要提供服务的方式。目前, 国际高校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是其最主要的使用群体。截至2005年5月, SCIE已收录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的13700种期刊杂志, 并持续增长中。实际上, SCIE文献服务体系种类繁多, 汤森路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凭借先进技术和强大的经济实力, 在美国及英语圈地区的科研机构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成为全球科研人员主要依赖的服务工具之一。因此, 被SCIE收录的期刊论文在科研人员中较为容易被检索到和查阅到。在我国这一状况日益受到重视, 许多研究人员希望将研究成果发表在被汤森路透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上, 从而使得发表的论文成为SCIE论文。然而, 发表SCIE论文与国际其他学术期刊并无本质区别; 然而汤森路透数据库收录的主要是以英文为主的国际期刊文章, 所以撰写研究论文一般需要用英语完成写作工作;由于我国科研人员整体英语水平有待提高, 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一些语言障碍;一些研究人员因此经常好奇如何快速发表SCIE论文或简便途径是否存在;本文将从四个部分介绍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基本流程和投稿规范;旨在为希望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工作的年轻学者提供参考建议;由于笔者的研究方向属于地理学科领域,, 因此本文可能不完全适用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如有不足之处请读者见谅。
2、发表SCI论文的捷径
首先需要具备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且能够清晰地撰写成一篇完整的论文
3、如何撰写SCI论文
通过系统地阅读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一篇高质量的科学论文应在内容原创性、科研成果的新颖性和可读性等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要想使论文给评审专家或读者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首先要确保论文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必须深入透彻恰到好处这还不够还需要具备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或者在现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应用或者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取得独特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写作上要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表达流畅图表详实数据丰富图形图像能够弥补文字描述难以达到的效果充分展现多维度的信息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下面将详细阐述撰写科学论文应注意的具体事项
一篇研究论文通常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标题(Title)、作者信息(Authors)、作者单位及其联系方式(Affil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ddress)、简要标题(Short Title)、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引言(Introduction)、研究目标(Research Objective)、实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结果与分析(Results and Analysis)、方法与结果讨论(Discussion)、结论(Conclusion)、致谢(Acknowledgement)、附录(Appendix)、参考文献(References),以及表格和图表(Table and Figure)。从引言到结论构成正文内容。根据具体学科的不同领域有所差异。例如,在地学研究中往往重视研究区 (Study Area),它常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单独论述而不受试验设计的影响。而有时试验设计会由方法或方法学代替(Method 或 Methodology),这种做法并不建议采用Methodology这一表述方式。此外,在某些期刊上可能不需要提供关键词信息。附录部分通常是不必要的内容因为正文已经涵盖了所有必要信息;然而对于那些推导过程繁琐或需要附带程序等特殊要求的研究,则建议将相关内容放置于附录中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查阅。
论文题目 一定要达意、简练、清楚。作者单位应反映署名作者从事这项研究时所在的单位。如果作者研究在不同单位完成,应列出各个单位。如果作者在某单位做完研 究后调往另一单位,在作者单位中不应列新调单位。但是可以在联络方式处注明,已换工作单位。论文发表时可以注明联系作者或较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通讯作者一般是研究工作开展单位有固定职位的研究人员。如果学生或访问学者与合作导师联合发表论文,一般通讯作者应是合作导师。其实,这 与合作导师参与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只是为了便于读者能向一个较长久有效的地址索要材料或提供批评意见。论文从开始投稿开始,联系方式便不可缺少。在论文 投稿阶段可以用负责投送的作者的联系地址、电话、电邮等。但是当论文发表时应该改成通讯作者的地址。为方便编辑安排稿件双向盲审(即既不给评阅者作者名单 又不给作者评阅者名单),题目和作者可以放在单独的一页。有许多杂志只是不对作者透露评审者姓名。
请简要说明各部分内容及其注意事项。请注意,并非所有期刊都要求提供简短题名。其主要用途在于作为页眉(如某些期刊在每期上栏每隔一页放置页眉)。
论文摘要 在撰写时需注重语言通俗易懂且简洁明了的要求. 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问题 研究区域 所使用的数据以及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等要素; 研究结果及其发现是摘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需补充关键词 则选择能够反映论文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汇; 其中关键词的作用主要用于提升检索效率; 随着电子化检索技术的发展逐渐成熟后 在这一领域的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不再显著.
引言 的核心任务是明确指出当前地学领域存在的知识缺陷,并以此作为提出研究问题的基础。为此必须深入阅读最新相关文献综述,并在此过程中明确指出他人真正存在的理论、方法或结果方面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在写作过程中不必特意使用"贡献"等词来强调他人工作的重要性。相反可以通过客观分析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来自然引出自己的研究成果方向。在明确了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差距后需清晰阐述自己的研究目标或假设,并特别强调本研究的独特贡献。在具体实施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地学研究区域并依据研究需求介绍该区域的地理概况以及相关的文化和自然状况描述的基础上明确本地区后续将要开展的具体工作如数据采集、试验设计等
该实验方案必须紧密围绕研究目标展开,并包含系统阐述理论框架、具体的技术手段以及完整的验证方式等内容。其中需详细说明研发过程中的技术基础(即研制需要的某种仪器的原理)、验证方式(即针对所提出的理论、方法和模型进行检验的具体手段)、采集与测量的方法以及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的技术途径等关键环节,并明确给出所有相关元数据信息(如所使用的数据来源、采集时间点及比例尺等)。同时要求详细说明数据分析的具体步骤,并适当配绘流程图以辅助理解。最终介绍部分应当足够详尽以至于能够让相关领域的读者能够成功地重复类似的实验过程
在结果部分中,请着重阐述按照试验设计完成的实验结果,并与处理方案保持一致的一致性表现。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请结合关键数据图表进行展示以辅助说明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请详细探讨造成实验偏差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机制
讨论 部分涵盖整个研究范围内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以及实验结果之间的异同之处。通过理论与试验结果的一致性探讨, 分析了方法和模型的敏感度, 并深入探究了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 同时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总结性的结论或论点。对于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研究成果, 将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或详细说明。在组织结构上, 如果在报告结果时必须涉及不确定的情况, 可以将讨论内容与结果部分合并; 或者将讨论部分单独作为小节与结论合并; 不管如何处理, 这一部分通常会让作者感到写作上的挑战, 也是评估作者专业深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完成得当, 这部分内容会对论文的整体质量产生关键作用。一篇论文的价值往往体现在这一部分的注释中
结论 应与引言中的假设或研究目标保持一致,并归纳出实验数据能佐证的核心观点。通常情况下,在阐述结论时建议先对采用的方法和实验设计进行概述。
感谢评审专家对本研究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为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本研究中对提供资助的项目课题及相应的编号均需进行详细记录并标明来源
参考文献 首先必须与其投稿期刊的格式保持一致。参考文献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而是应该全面反映当前论文研究领域的知识体系,涵盖所有重要的研究成果与采用的方法论基础.在选取参考文献时,必须涵盖关键的研究方法与重要结论.通常应引用那些提出新概念、创新方法或重要发现的原始论文,以及对其理论发展做出贡献的相关研究.此外,在某个领域已形成综述性总结或教材的情况下也应当引用相关资料.
在纸质论文投稿时代,在正文中避免插入论文图表其位置安排在文献内容之后为了便于排版通常会采用先放表格再放图表的方式各图表需编号明确确保清晰易懂表格标题置于表格前侧而图片上方需标注编号并附上索引列表其中出现的缩略语需做简要说明某些期刊要求 在发表时 将图片编号及作者姓名标注于纸张背面具体来说 ,图像需达到300 DPI 线条绘制的图表则需达到600 DPI 等通常对图像质量(以DPI衡量)有一定规定
论文写作通常包含三个主要阶段:初稿、修订稿和定稿。初稿阶段应将所有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并慢慢积累成文,在具体方法部分之前就可以开始撰写讨论、结论及摘要等内容。这一过程对新手来说通常会占用大量时间,并且可能会感到压力。在修改阶段,则需细致入微且反复推敲。完成初稿后最好请英语母语水平的编辑进行校对。
4、投稿过程
首先决定向该SCI期刊投稿。作者通常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就已确定选题。主要考虑因素包括研究主题的相关性、期刊的学术声望、读者群体广泛以及论文质量等。当然也需要根据个人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以及论文质量来判断。切记不要一稿多投。完成论文后,请按照各期刊的具体投稿要求进行提交。
在投稿时,投稿清单通常包含提交文件、充足的稿件数量、全部图表准备就绪以及其他必要的文件材料。
将论文按挂号邮寄的方式投递至期刊编辑部或通过电子网络按照要求提交稿件。论文一经投出后,通常期刊编辑部会在收到稿件后的24小时内向投稿人发送收稿确认邮件。如果编辑认为该论文与期刊征稿范围不符,会退回作者重修或修改后再重新投递。否则,稿件将在期刊编辑部设立的审理系统中进入同行评审流程。在同行评审过程中,作者需匿名参与,但非专职审稿人需自行审阅论文全文(无付诸报酬)。由于审稿专家通常已建立专业知识领域内的学术地位并非常忙碌,因此他们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来审阅论文。投稿者对此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然而,由于专家繁忙或其他原因,有的评审意见可能不够贴合实际,这值得商榷。编辑部将在审稿结束后作出最终决定作为稿件处理的仲裁者和决定者角色在整个审稿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作者在此期间应耐心等待审核结果的通知邮件。除了按照收稿通知建议的时间与编辑部联系外,一般应在收到邮件后4至6个月内给予审稿意见反馈回复的时间段内给予回复邮件以催促进程。
论文评审的分一般内容和专业内容两部分。
一般评审内容 包括:
稿件是否适合所投刊物
若发表此文读者面会有多大
是否有现势性-即是否需要尽快发表
论文的理论、方法、和数据等是否有创新性
论文有无重大缺陷(理论、方法、实验结果等)
论文结果是否重要(若设立奖励的刊物会征求是否建议奖励)
论文可读性如何
长短是否合适-与论文重要性是否平衡
图表是否必须,质量如何
有没有忽略重要前人工作
专业内容 被评审者认为是对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或不足之处、表述不够严谨以及写作上的缺陷所提出的批评意见。这些批评意见并未采取特定的形式进行评价或反馈。
审稿结束,作者迟早会收到稿件评审意见和编辑的仲裁结果。一般有四种情况:
接收(Accepted with or without minor revision)
修改后可接收 (Conditional acceptance upon satisfactory revision)
可以修改后再投
拒绝
在第一种情况下, 作者将获得最终稿的投稿指南. 通常情况下, 在完成研究后需提交数字化文件, 并按照相关要求提交图表资料.
对于第二种情形而言,在遵循评审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论文修订是必要的。阐述拒绝修改特定内容的依据。将修订后的段落单独编写成一份报告提交给编辑部审查。通常情况下, 编辑人员会比同行评审专家更具同理心, 因此预期会收到与前一种情况类似的审稿人回复信函
第三种情况下,请参考评审意见。这种决定通常与论文需补充材料相关,编辑倾向于进一步优化提升。切勿轻易放弃。建议考虑修改后再提交。对于大多数高质量期刊而言,在首次投稿时通常会收到此类退稿意见。作者应根据评审意见认真修改并提出合理的理由以争取机会。
当收到最终决定时,应按照评审建议进行修订后,再向其它期刊投递稿件.多数国际期刊的拒稿比例不一,其中一般性专业期刊通常有超过30%的比例.建议选择那些被较少文章引用且被较低拒稿比率期刊.
论文经审稿后被正式录用后。按照出版单位提供的印刷样刊要求进行投稿工作。下一个阶段就是收到出版单位寄回的校样版本。收到校样后,请务必尽快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出版单位的编辑部门。根据合同规定,在寄送校样时必须填写《版权转让书》表格(Transfer of Copyright Agreement Form),并告知相关费用支付方式以及订制单行本的具体流程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刊物收取版面费;但对于特殊装订形式(如彩色装订)则会相应收取额外费用;此外还有部分期刊对超出计划页码限制的部分按页计价收费;例如《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和《IEEE Transactions》系列期刊的版面费用可能高达数千美元;为此建议在投稿前做好相应的财务预算准备;支付版面费通常采用信用卡转账的方式进行;对于校样的内容请务必认真核对无误,并特别注意附图和公式部分是否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在订购单行本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超出数量范围以备不时之需
5、论文发表后的工作
通常情况下,在发表论文之后并不会立即有后续的工作任务。但如果遇到读者撰文对论文的观点提出质疑、批驳作者的方法或发现,则编辑可能会要求作者就其论文作出回应或辩护。此外,在出版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印刷错误,则需及时指出错误并Correction(Erratum)于当期杂志上。最后一步则是满足读者购买单行本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