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安学硕复试经历

阅读量:

文章目录

    • Q

    • 复试基本流程

      • 准备的内容
    • End

    • 其他

Q

以下内容源自广州大学计算机学院网安学硕考研复试经验,但并非所有高校及相关学院都适用此内容

是否保护一志愿?

近几年学硕都是国家线。

我认为保护一志愿是合理的,在2022年学硕中的一志愿共有8位考生来自计算机学院(即计算机学院的一志愿报考人数),最终录取了7人。这些被淘汰的考生其初试成绩与国家线之间仅存在微小差距。

复试时间?

不宜仅依据过去一年的复试时间来预测当年的复试时间。一个较为可靠的评估依据是观察调剂系统开放的时间点。普遍认为,在调剂系统正式开放后大约一天至两天内会出现学硕一志愿的初试成绩查询入口。

调剂和一志愿一起复试?

学术型硕士第一志愿的报考规模相对较小,在安排复试时通常会选择较为靠后的时段;同时,在那个时间段里,也有人在讨论类似的情况。

在初试分数线上的一志愿考生录取情况通常较为理想。无论是学术型硕士还是专业型硕士,在计算机学院中被一志愿刷掉的人数相对较少。今年计算机学院学术型硕士的一志愿计划指标约为15个,并且调剂阶段通常录取7名学生,并且每年调剂人数大约在13名左右。

复试设备/调试设备要求

双人位置模式常见配置为一台笔记型电脑搭配一部智能手机。在视频通话时,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建立一个主设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建立一个主设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建立一个主设备位置,在这种情况下,默认情况下会自动建立一个主设备位置,
以笔记型电脑作为主设备位置,在视频通话时要求摄像头质量需较高,并建议将笔记型电脑放置得更远一些。

看完机器学习?

我反正是没看过(逃。

研究方向

报考时填写的专业研究方向包括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等多个领域。实际上我认为具体的研究方向划分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具体的研究内容主要取决于导师的研究方向和培养计划。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在选择研究方向时需特别注意其专业属性,并需根据学院的要求进行初步筛选。若该研究领域竞争异常激烈,则会令部分考生倍感压力;而今年的情况确实如此,在多个子领域间出现了明显的分数优势。

今年国家线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一志愿复试录取比例约为1:1.6。相较于省内其他院校而言,并不高。值得指摘的是其声称为1.2

选择导师

部分教师采取较为宽松的教学态度,并未对学生施加过多压力;而一些教师则采取严格的管理方式,在组会中对学生的参与情况进行严格把控。具体而言,在毕业要求方面也存在差异。普遍认为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不一定需要发表论文;而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通常需要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有些教师可能会根据个人情况对毕业要求更为严格。对于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来说,并非所有人都必须完成这一环节;通常情况下他们只需要撰写并发表一篇小论文即可,并且这也可以作为其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慎重选择是在事业发展中专注工作还是投身科研领域?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顺利毕业的情况下延课的情况较为少见。对于撰写学位论文而言,并无需过分担忧。在某些情况下,研究方向是自主选择的;部分导师可能会对研究方向进行一定的指导或限制。因此,在做出决定之前,请明确以下两点:一是是否符合毕业的基本要求;二是是否有必要明确具体的研究方向(如果关注的话)。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优先级较低的任务占据了很多时间,则可能导致大部分时间用于会议安排上;而高强度的工作则可能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在实验室里可能会有不同的打卡时间安排,在这一点上具体到某个老师的话,则可能因人而异。其中有些教授倾向于采用'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即每天上午9点上班、下午5点下班),而另一些则较为宽松(例如允许弹性工作时间)。如果想要获得准确信息,则最好是询问该教师所带的学生他们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

采用邮件双选的形式进行配对已经是一种常规做法了,在群内广泛采用双选配对的方式也是常见做法之一目前还未有明确的分配结果如果想深入了解某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可以通过指导他们的学习过程来获取更多信息

我的体验:出结果的速度非常快,在线面试的时间段为上午九点至十二点期间结束,并于中午两点左右就收到了结果反馈。相较于往年,在今年的复试环节增添了文献翻译与抽题两个环节的内容。原本以为要考查C语言编程能力的知识点试题,在实际情况中抽取的是更为基础的数据结构与网络安全管理基础知识试题,并且都较为简单易懂。主考官对待考生的态度非常友善,在交流过程中甚至会开玩笑地调侃你当前的表现情况。每位考生在整个复试过程中的考察时长大约控制在二十分钟内

复试基本流程

自我介绍(英文) -> 文献翻译 -> 英文问答 -> 抽两道题 -> 综合面试。

自我介绍和英文问答

可能会用英语来提问专业领域的问题;这主要取决于你回答的内容;如果老师对你的回答感兴趣的话,则会根据你的回答来提出相关问题。

可能涉及的兴趣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毕设、机器学习等技术。如果回答了具体的研究领域,则可能会有进一步的问题围绕该领域的深入探讨或实践方案的具体讨论。此外,在了解学生背景时也可能会关注其家庭或所在本科学校的情况。

流利的自我介绍同样至关重要,在英语问答问题上我也未进行充分的准备。尽管如此,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也尽力而为。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则会委婉地表达出来。

文献翻译

常见名词必须掌握。每读一句就进行一次翻译练习。我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并且完全不会。成绩依然不错。

几乎不可能用英语进行骚扰行为尤其当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今年的招生文件中取消了"外语不合格者不予录取"的规定,并明确要求考生必须准备得非常充分。

抽题

今年是两个题,都是很简单的。网安的基本名词和基本知识要熟悉。

综合面试

考生可能会关注的专业问题包括老师的偏好科目(通常涉及较高或较低的考试分数),此外以往也常涉及的概率论等基础数学知识;对于跨考学生而言,则可能关注408课程以及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其他问题:感兴趣的领域(最基本),回答完一个领域后老师可能会询问你对该领域的认识以及是否参与过相关的编程实践或提出该领域的问题。回答正确会加分,在无法完全掌握的情况下也会得到一定的反馈理解。

老师都很友好/热情,在背完英文自我介绍后变得更加从容自然;无需使用母语进行中文自我介绍的情况下(即无需用母语进行中文自我介绍),但建议最好还是做一下准备。

准备的内容

在研究过程中扩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工作内容,并通过缩短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提升了效率。同时,在问题讨论中涉及的研究方向较为有限。

依旧保持友好的是跨考考生,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并未表现出对跨考与科班学生区别对待的态度,但考试题目可能会有所差异。

  1. 有项目的同学可能会问到课题相关的问题;没有项目的同学可能会问到基础课程(跨考)的问题。
  2. 对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需要做好准备,在课堂上老师可能会针对该方向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3. 对于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基本掌握是必要的;老师可能会就大数据或机器学习的技术深入探讨。
  4. 在网络安全特色课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密码学知识。
  5. 重点科目通常会成为考试的重点内容。
  6. 翻译成中文并进行多次校对以确保准确性。

高分考生一般问的更多,项目经历好问的更多。

End

大致上只能分享流程与方向性的内容;但老师提出的问题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我认为过往考官针对具体问题的提问参考价值较低;考查你的简历、成绩单以及回答内容有一定的随机性。对于分数较高、奖励较多的硕士生而言,在计组与网络课程方面通常会被考察。

应考过程同样令人感到煎熬,在那段时间里无论是心理还是身体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初次应考时所产生的迷茫与不安一直伴随左右。在复试期间,学校辅导员、同学以及众多招生办教师都给予了我诸多支持与帮助。考研并非易事,在那一年里身心疲惫不堪,因此写下这篇总结,或许会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有所裨益

现在关于广大计算机考研的经验帖还是比较稀少的。如果能得到一些补充的话,可能会对后续考生的备考压力有所缓解。其中那些经历过焦虑的人应该都能产生共鸣吧。

想学攻防,建议方班。

其他

报考或复试准备期间有疑问可以直接问招生办老师。

计算机学院教学大纲:http://jsj.gzhu.edu.cn/info/1109/2929.htm

网络空间安全培养方案:http://jsj.gzhu.edu.cn/info/1109/2918.htm

硕导简介,可以了解老师的方向:http://jsj.gzhu.edu.cn/yjsjy1/sdjj1.htm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