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动态路由协议——OSPF(路由器类型)
一、OSPF路由器类型
自治系统内的路由分为两个层次: 区域内路由和区域间路由。
根据作用不同,路由器被划分为以下4种类型:
| 路由器类型**** | 描述 |
|---|---|
| 区域内路由器(IR) (Internal Router) | 位于同一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负责转发区域内的数据包 |
|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 (Area Border Router) | 连接两个或多个OSPF区域的路由器,负责在区域之间转发数据包,并进行网络汇总和分发 |
| 骨干路由器(BR) (Backbone Router) | 在OSPF中骨干区域(Backbone Area)内的路由器,连接所有的区域,负责转发来自其他区域的数据包 |
|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 (AS Boundary Router) | 连接OSPF域与其他自治系统(AS)的路由器,负责在OSPF域与外部网络之间交换路由信息,并进行外部网络的汇总和分发 |


****1、********区域内路由器(********IR,****Internal Router)
该区域内所有路由器的接口均位于同一OSPF区域内的路由器上
核心功能:该系统负责转发区域内所有的数据包,并管理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以确保能够准确计算并选择最佳传输路径。
区域内路由器的特点包括:
1)在同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都是区域内路由器。
2)区域内路由器只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路由器交换LSA信息。
3)用于区域内的内部路由选择和转发数据包。
****2、********区域边界路由器(********Area Border Router,****ABR)
该设备具备双重路由功能,在OSPF网络架构中能够通过多个接口实现与其他区域网络的互联,并且该设备特设了一个关键的骨干通道(Area 0)以确保网络的核心连通性
ABR有以下主要功能:
区域间路由信息交换: 该系统由ABR节点负责将路由数据传输给相邻区域的ABR节点,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不同区域之间路由信息的顺利传递。
路由聚合
路由聚合
路由聚合
路由策略的应用:**** ABR 按照需求进行策略优化和信息筛选,以管理不同区域之间的路由信息传输边界。
ABR负责管理并维持区域内边界节点间的连接关系
区域边界路由器的特点包括:
1)在连接多个区域的边缘处。
2)可以同时属于多个区域,通常至少属于一个区域。
3)负责在区域之间转发数据包。
4)进行区域间的网络汇总和分发。
并不是所有在区域边界的路由器都是ABR:
真ABR
多个接口链接多个区域,且有一个活跃接口位于Area0骨干区域内的设备。
接收3类lsa,不选路。
路由器在骨干区域有邻接关系,遵守防环规则
伪ABR
该设备存在多个区域,且有一个区域是Area0骨干区域的设备。
接收3类lsa,且选路。
路由器在骨干区域没有邻接关系,不遵守防环规则
3、骨干路由器(Backbone Router,BR)
OSPF网络中,只要有一个接口属于区域0的路由器。
骨干路由器是位于OSPF中骨干区域内的路由器。
核心功能:关键节点作为全局性连接点,在整个网络架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骨干路由器则致力于处理并转发来自各子网的通信数据。
骨干路由器的特点包括:
1)在骨干区域内,连接所有区域。
2)用于转发来自其他区域的数据包。
3)负责维护骨干区域的拓扑信息。
****4、********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 Boundary Router,****ASBR)
这类路由器会与其它自治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当一台OSPF路由器引入了外部路由数据时,则该路由器将被视为ASBR。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是连接OSPF域与其他自治系统(AS)的路由器。
它们的作用包括:在OSPF域与外部网络之间传递路由数据包,并同时处理外部网络的数据报分发和汇总过程。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的特点包括:
1)连接OSPF域与其他自治系统(AS)。
2)负责在OSPF域与外部网络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3)进行外部网络的汇总和分发。
VX:czlingyun 暗号:
V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