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简介

阅读量:

概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食用安全和身体健康。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开始抓好、抓实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建立从产地到市场的全程质量控制系统和追溯制度,对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检测、包装盒标识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管理,提高广大生产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集成条码、二维码及RFID无线射频技术,针对农产品从生长到销售各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进行及时采集上传,为消费者提供及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查询服务,为农牧部门提供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施“从地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有利于改善生产者和消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完善食品监管体系,维护国家食品安全及信誉。

食品安全问题

“从地头到餐桌”,产品生产、加工、物流环节很多,但没有实现全程有效监控。

食品安全追溯的概念

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及物流信息管理,贯穿从生产、加工包装、流通,直到销售全过程中,切实保障消费者对农产品种植、加工运输等过程相关信息的知情权,进一步提交对食品物流系统的监管和食品品牌的建设。其目的是在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查询到出问题的原料或加工环节,必要时进行产品召回,实施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由此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追溯系统的建设目标

  1. 建设满足客户当前需求的农产品溯源系统,实现农产品从生长到销售全过程信息的真实记录;
  2. 采用条码、二维码及RFID技术,在生产阶段为农产品基于每一个独立销售单位设定专有身份标识,并以此标识作为该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身份证明;
  3. 根据客户需求,定义追溯深度,可以定义到生产的最开始环节到加工、储运、销售的各环节,即实现“从地头到餐桌”的追溯。
  4. 系统提供基于互联网的产品追溯查询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也可以通过手机对相关产品进行溯源查询。

可追溯流程

技术原理

幼苗期: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与农业温室智能环境监控系统深度集成,在温室内农作物长出幼苗后,在温室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农作物(不低于3株),将电子标签挂在农作物幼苗上,并在温室内安装无线RFID读写设备,农业温室智能环境监控系统会定期(如每隔一周)将采集的环境数据通过RFID读写设备保存到电子标签中;

生长期: 当操作员通过农业温室监控系统给农作物进行施肥、喷洒农药、灌溉操作时,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信息,并将该信息通过RFID读写设备主动发送给电子标签进行保存,同时系统主持由于线下作业的手动录入;

初加工: 当农作物结果并成熟以后,操作员会对其进行初加工,加工人员通过RFID扫描设备自动记录下初加工的时间及操作人,保存到RFID电子标签中;

检测农药残留: 进行初加工完毕后,检测人员会对蔬菜作物进行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某批次随机抽样检测),检测后,检测员会把检测信息保存到该系统;

物流信息: 当进行农作物蔬菜运送时,需要将RFID标签进行收回,并重置信息(重复使用),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通过打印机打印后贴在该温室批次的农作物上,系统生成二维码的同时,自动将记录的生长环境数据、检测农药残留信息、初加工信息与该二维码自动绑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员可以手工维护物流时间,同时也可以使用手机终端应用或扫描枪实现物流开始时间及达到时间的采集;

消费者扫描: 生成的条码或者二维码被贴于蔬菜的包装,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直接扫描二维码程序(通用)或者在官方网站数据产品身份识别码,就会会显示该蔬菜的详细追溯信息,包括生长、生产、物流及销售等。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说明:

  • 采用J2EE架构开发,主要由数据库服务平台和应用服务平台组成,部署在互联网环境中;建议托管到运营商提供的专业IDC机房中,已确保服务器及网络环境的稳定;

  • 追溯系统中所需要追溯的农产品,由农产品生产基地或者分散的农户进行种植、生产和包装,并将需要追溯的信息通过客户端录入到系统中,并通过专业的二维码、条码标签打印机,生成农产品追溯识别身份证明,贴在农产品包装上,如下图示意:

  • 配套的物流公司、分销商以及超市和农产品卖场通过各自的客户端电脑访问追溯系统,对自己所负责的农产品所涉及的追溯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

  • 消费者以及有需要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对该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运输和销售信息进行追溯查询;

  • 当地农业部门,负责对整个溯源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所需要追溯的每个环节都能够认真落实到位。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