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19年华为杯研究生数学建模比赛F题总结

阅读量:

历时四天三夜的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圆满结束。
尽管过程相当辛苦,
但也收获颇多。
好好休息后感觉十分舒畅。

人生第一次数学建模,感觉如此艰难,莫名其妙的选上了如此变态的F题。

在本科学习期间因对数学缺乏兴趣而未使用MATLAB软件,在直至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触并学习MATLAB这一领域知识,并经过一年的学习和自主研究后逐步掌握了相关算法知识。此次恰好有办公室的同事表示想参赛便集体报名参加了这次比赛。没想到一拍即定却意外被打击得措手不及,在此经历中下面对此事做一个总结和反思会更有帮助。

2019/9/19上午

早上我们拿到了今年数学建模的题目:

2019年A题 基于无线智能传播的模型构建
2019年B题 天文导航中的星图识别技术
2019年C题 视觉情报信息分析与处理
2019年D题 汽车行驶工况的动态建模与分析(注:原题中"0914"可能是编号或注释部分)
2019年E题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2019年F题 多约束条件下的飞行器最优航迹规划

刚看到题目时,我们都对C题的单目视觉题目很有兴趣。查阅资料后发现我们并不适合这个题目,在临近午宴时果断决定放弃C题。经过慎重考虑,在上午快结束前的一刻钟内最终做出了决定:选择F题。因为我们知道实验室里有一位师兄,在2016年参加过华为杯竞赛中的F题,并且当年便斩获了全国一等奖。

2019/9/20下午

今天上午已经完成了选题工作。到了下午,则主要进行了相关资料的查找。初来乍到时完全没有思路(我们三人都是首次参与数学建模竞赛)。最初的想法是采用传统的启发式优化算法来进行路径规划,但对如何加入约束条件却一筹莫展.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尝试后,最终决定采用Dijkstra算法来进行路径规划

2019/9/19 晚上

当有了想法后便开始编写程序记得那天晚上程序运行得相当缓慢结果调不出来后不得不回宿舍一直到十点多才返回宿舍。然而一回到宿舍心不在焉地想着数学建模比赛的问题本来以为一回到宿舍就不会学习的我却在宿舍耗尽了一整天的时间寻找纸张和笔并着手计算题目内容。大约一点钟左右突然意识到今天想的一些问题存在不足之处后情绪稍显低落放下笔便躺下休息去了

2019/9/20上午

第二天无疑会在第一阶段就与队友沟通我们的方案漏洞,在那个时间段里,默认认为我们一上午都在进行程序调试。

第二天无疑会在第一阶段就与队友沟通我们的方案漏洞,在那个时间段里,默认认为我们一上午都在进行程序调试。

2019/9/20下午 &晚上

下午完成第一个问题。跑出来的路径经过了八个校正点,并且这段路径长度约为103公里左右。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确实让我们的团队感到困惑。关于最小的转弯半径出题人的意图尚不明朗。仔细思考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两点都需要特别远的距离才能实现转弯就这样一直到晚上还在讨论这个问题临走前想到或许可以忽略掉转弯半径对路径的影响因为2公里相对于一万公里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额外的路程然而出题人的意图显然并非如此简单

2019/9/21

整整一天都在想第二问怎么做,毫无头绪......

2019/9/22

舍弃第二题后转而着手解决第三题。同样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和详尽,并非易事;难以通过单一方法计算所有可能路径的概率。最终不得不采取另一种策略来简化问题处理过程。

在午夜时分,在经历了长时间思考后仍未能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情况下,则不得不采取借鉴第一个问题解决方案的办法。

撰写这篇论文的过程十分费时。然而由于另一位队友之前已完成了较多内容。但随后继续撰写的章节仍面临不少困难。最终在那一整夜的努力后,整篇论文终于得以完成。

在反复修改后终于完成了论文。
最终于当晚十点半完成了论文提交。
此次数学建模比赛实际上是语文建模比赛,虽然听起来有些滑稽。

在参加本次比赛之前,我对自己的表现仍抱有一定的信心。然而经过本次经历后深刻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尽管如此我希望未来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持续改进,并在未来的两年内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奖项。主要是为了记录自己作为数学建模新手的心得与体会,请大家多多包涵不要提出建议接下来几天我会对本次所用到的各种算法进行总结和分享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