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Stm32的ADC功能介绍及相关代码

阅读量:

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此图为《中文参考手册》中的内容。
作为整体概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DC的内部结构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出STM32与其他低端单片机的主要区别在于ADC转换可以通过定时器事件来触发,并且仅限于单一注入通道的支持。那么什么是注入通道以及规则通道呢?

注入通道与规则通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上清晰展示了注入式与常规式通路的区别:常规式通路类似于正常的程序执行流程,在一条通路完成后会紧接着接续另一条通路(当然前提是已开启连续模式或者扫描模式)。而注入式通路则相当于程序中断模式下的操作机制:它可以中断正在执行的常规式通路(ADC转换),转而优先进行另一条不同的ADC转换;例如,在连续模式下当前已经完成了第2条通道的ADC转换工作后,在定时器触发事件发生时会立即切换至第4条通道进行ADC转换操作;完成该次转换后系统将自动返回到正在未完成的任务处理中去继续执行第2条常规式通路。
**注:任何一条通道都可以被配置为规则或注入式通路。

转换模式

单次转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仅转换一条通道;如果相应的中断被启用,则当完成处理时会触发中断;

连续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依次连续进行多条通道的切换操作,若已设置相应的中继功能,则在每个切换操作完成后都会触发中继过程。当中继过程处理完毕后,则会继续执行尚未完成的操作序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与连续转换不同的是,在完成所有数据转换之后会产生中断事件;在一般情况下,默认扫描模式会选择使用DMA机制来完成数据传输并将结果存储起来

中断事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DC的时钟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配置在中文参考手册中查看寄存器。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