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阅读量:

《微波技术基础》期末复习题

第2章 传输线理论

1. 微波的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

频率范围 300MHz ~ 3000 GHz 波长范围 1.0 m ~ 0.1mm;

2. 微波的特点

⑴ 拟光性和拟声性;

⑵ 频率高、频带宽、信息量大;

⑶ 穿透性强;

⑷ 微波沿直线传播;

3. 传输线的特性参数

⑴ 特性阻抗的概念和表达公式

特性阻抗=传输线上行波的电压/传输线上行波的电流

⑵ 传输线的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

的意义,包括对幅度和相位的影响。

4. 传输线的分布参数:

⑴ 分布参数阻抗的概念和定义

⑵ 传输线分布参数阻抗具有的特性

① 传输线上任意一点 d 的阻抗与该点的位置 d 和负载阻抗 ZL 有关;

d 点的阻抗可看成由该点向负载看去的输入阻抗;

③ 传输线段具有阻抗变换作用;

由公式

可以看到这一点。

④ 无损线的阻抗呈周期性变化,具有λ/4的变换性和 λ/2重复性;

⑤ 微波频率下,传输线上的电压和电流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不能直接测量;

⑶ 反射参量

① 反射系数的概念、定义和轨迹;

② 对无损线,其反射系数的轨迹?;

③ 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

⑷ 驻波参量

① 传输线上驻波形成的原因?

② 为什么要提出驻波参量?

③ 阻抗与驻波参量的关系;

5. 无耗传输线的概念和无耗工作状态分析

⑴ 行波状态的条件、特性分析和特点;

⑵ 全反射状态的条件、特性分析和特点;

⑶ 行驻波状态的条件、特性分析和特点;

6. 有耗传输线的特点、损耗对导行波的主要影响和次要影响

7. 引入史密斯圆图的意义、圆图的构成;

8. 阻抗匹配的概念、重要性

9. 阻抗匹配的方式及解决的问题

⑴ 负载 — 传输线的匹配

⑵ 信号源 — 传输线的匹配

⑶ 信号源的共轭匹配

10. 负载阻抗匹配方法

⑴ λ/4阻抗匹配器

⑵ 并联支节调配器

⑶ 串联支节调配器

第3章 规则金属波导

1. 矩形波导的结构特点、主要应用场合;

2. 矩形波导中可同时存在无穷多种TE和TM导模;

3. TE和TM导模的条件;

TE导模的条件:

TE导模的条件:

4. 关于矩形波导的5个特点;

5. 掌握矩形波导TE10模的场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TEm0模的场结构;

6. 管壁电流的概念;

7. 管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8. 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导模的传输条件与截止);

9. 圆形波导主模TE11模的场结构。

10. 圆形波导主模TE11模与矩形波导TE10模的场结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11. 圆形波导圆对称TM01模的场结构;

12. 有关同轴线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基于同轴线上的场方程组, 我们推导出所有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都可以以TEM模式传播于同轴结构中. 其原因是什么?

14. 导模在波导中存在并传输的2个前提和激励的本质;

15. 4种基本得激励方法的名称和基本方法;

第4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

1. 带状线、微带线、偶合带状线和偶合微带线的结构和场结构;

2. 带状线、微带线、偶合带状线和偶合微带线的各自优缺点、应用场合;

3. 带状线传输的主模是TEM模;

4. 微带线的准TEM特性;

5. 耦合传输线的概念;

6. 微带线场结构的特殊性和微带线的场应满足的2个边界条件;

第6章 微波网络基础

1. 微波元件等效电路获得的方法;

2. 均匀波导等效电路的特性;

3. 实用微波元件和系统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结果;

4. 微波网络的分类及特点;

5. 微波网络阻抗和导纳矩阵的定义和简单网络的阻抗和导纳矩阵的求解;

6. 互易网络和无耗网络的概念;

7. 散射矩阵的概念、定义、特性和提出的原因;

8. ABCD 矩阵的概念、定义、特性和提出的原因

9. 掌握简单二端口网络ABCD 矩阵的求解;

第7章 微波谐振器:

1. 微波谐振器的概念;

2. 微波谐振器与LC 谐振回路的区别;

3. 微波谐振器的基本特性;

4. 谐振器的品质因数Q的定义、物理意义

5. 谐振电路空载 Q 值、有加载 Q 值以及外部 Q 值各自的具体概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短接\lambda/2波阻匹配网络与短接\lambda/4波阻匹配网络各自对应哪种类型的滤波电路(带状滤波电路),而断开\lambda/2波阻匹配网络则对应另一种类型(全通滤波电路)。

7. 为什么矩形波导谐振腔和圆形导谐振腔能够构成谐振器;

8. 对圆形导谐振腔的TE111模式,其谐振频率为:

,由此我们得到了可采用短路活塞来调节长度L进行调谐,为什么?

9. 对圆形导谐振腔的TM010模式,为什么上面的方法行不通?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