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手把手教你学simulink实例: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响应特性与优化仿真

阅读量:

目录

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响应特性与优化仿真

1. 系统架构

1.1 系统组成

2. 搭建Simulink模型

2.1 创建Simulink模型

2.2 搭建制动执行器模型

2.3 搭建传感器模型

2.4 搭建控制器模型

2.5 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

2.6 搭建用户界面模块

3. 制动系统响应特性与优化仿真

3.1 设置仿真场景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4. 性能评估

4.1 制动响应特性评估

4.2 再生制动性能评估

4.3 安全性评估

5. 示例代码

6. 总结


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响应特性与优化仿真

电动汽车的制动系统是保障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核心组件。通过使用Simulink平台对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建模与仿真,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优化设计以满足更高的安全性和效率要求。具体而言,在实现过程中:首先建立并验证了基于Simulink的汽车制动系统动态模型;其次通过该模型对汽车制动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建模与仿真;最后根据仿真结果对其进行性能指标的优化设计并完成相应的技术路线验证。


1. 系统架构

1.1 系统组成
  • 执行机构模型:主要涵盖电动助力装置、液压装置或机械式执行机构。
  • 传感器系统:负责采集并模拟实时信号数据。
    • 包括制动踏板位移测量、车轮速度反馈以及制动力变化监测。
  • 控制单元:负责实现刹车压力调节、能量回馈分配策略以及防抱死控制(ABS)功能。
  • 运动特性建模:建立车辆运动行为的数学表达式以描述其在制动力作用下的动态特性。
  • 人机交互界面:实时显示系统运行状态信息,并支持参数输入设置以完成个性化配置。

2. 搭建Simulink模型

2.1 创建Simulink模型

启动Simulink :在MATLAB环境中运行Simulink后启动,并建立一个新的模型文件(命名为ev_braking_system_simulation.slx$)。

添加必要的模块库

  • SimScape multi-body 和 Vehicle Dynamics Suite: 专门用于构建车辆动力学模型。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 Suite: 主要应用于执行信号处理任务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 Stateflow: 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环境来实现复杂的逻辑控制以及多态机的状态机设计。
  • Optimization Suite: 被广泛应用于设计优化方案以及求解各种类型的问题。
  • Simulink Additional Features: 提供了创建复杂系统的强大功能包,特别适合用来模拟信号并显示系统状态信息。
2.2 搭建制动执行器模型

电动助力制动器模型 : 描述电机驱动的制动助力机构的动力学特性。

复制代码
 * 包括扭矩输出和速度响应。

液压制动器模型 : 描述液压系统的压力生成和传递特性。

复制代码
 * 包括主缸、管路和卡钳。

电子机械制动器模型 (可选): 实现电机直接驱动摩擦片的制动方式。

复制代码
 * 包括力矩控制和位置反馈。
2.3 搭建传感器模型

制动踏板位移传感器模型 : 模拟驾驶员输入的制动踏板位移信号。

复制代码
 * 包括非线性和分辨率限制。

车轮速度传感器模型 : 模拟车轮转速信号,用于ABS控制。

复制代码
 * 包括噪声和延迟特性。

制动力传感器模型 : 模拟实际施加到车轮上的制动力。

复制代码
 * 包括测量误差和动态响应。
2.4 搭建控制器模型

制动压力调节控制器 : 调节液压或电机输出以匹配驾驶员需求。

复制代码
 * 使用PID控制器或滑模控制。

再生制动分配控制器 : 在传统制动和再生制动之间分配制动力。

复制代码
 * 考虑电池SOC和电机能力。

防抱死控制系统(ABS) : 防止车轮在制动过程中锁死。

复制代码
 * 使用逻辑控制和滑移率调节。
2.5 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

纵向动力学模型 : 描述车辆在制动过程中的减速特性。

复制代码
 * 包括质量和阻力系数。

横向动力学模型 : 描述车辆在转向制动时的稳定性。

复制代码
 * 包括侧向力和横摆角速度。
2.6 搭建用户界面模块

显示系统运行状态:通过 Simulink Extras 提供的 Scope 模块进行实时监控,并显示车辆运行的关键参数(包括制动力、车速以及减速率等)。

集成 Simulink 中的 Slider 和 Constant 模块组件,并支持用户根据需求设置车辆驾驶模式和路面条件参数。


3. 制动系统响应特性与优化仿真

3.1 设置仿真场景

正常工况测试

  • 验证系统在典型驾驶条件下的响应特性。
  • 如上所述,在模拟的城市道路环境下的紧急减速操作中进行测试。

极限工况测试

复制代码
 * 验证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
 * 例如,模拟湿滑路面或高速制动。

再生制动测试

评估再生制动与传统制动协同作用的表现。通过模拟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回收过程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在线数据收集过程 : 可通过 Simulink Real-Time Explorer 或其他工具获取仿真数据。

数据分析

复制代码
 * 分析制动响应时间、减速度和制动力分布。
 * 验证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日志记录 : 将仿真结果保存为日志文件,便于后续分析和报告生成。


4. 性能评估

4.1 制动响应特性评估

计算响应时间 : 统计从踏板踩下到制动力生效的时间。

复制代码
 * 响应时间越短,系统性能越好。

分析减速度曲线 : 观察减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复制代码
 * 减速度越平稳,舒适性越高。
4.2 再生制动性能评估

统计能量回收量 : 计算再生制动过程中回收的能量。

复制代码
 * 回收量越多,效率越高。

分析制动力分配 : 观察再生制动和传统制动之间的比例。

复制代码
 * 分配越合理,系统性能越好。
4.3 安全性评估

验证ABS效果 : 测试系统在紧急制动时防止车轮锁死的能力。

复制代码
 * 滑移率越接近理想值,安全性越高。

分析稳定性 : 观察车辆在转向制动时的横摆角速度变化。

复制代码
 * 横摆角速度越稳定,操控性越好。

5. 示例代码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制动压力调节控制器的Simulink实现示例:

复制代码

matlab

深色版本

复制代码
 % 定义制动压力调节函数

    
 function [brake_pressure] = brake_pressure_control(target_force, current_force, kp, ki, kd)
    
     % target_force: 目标制动力
    
     % current_force: 当前制动力
    
     % kp, ki, kd: PID控制器参数
    
     error = target_force - current_force; % 计算误差
    
     p_term = kp * error; % 比例项
    
     i_term = ki * integral(error); % 积分项
    
     d_term = kd * derivative(error); % 微分项
    
     brake_pressure = p_term + i_term + d_term; % 输出制动压力
    
 end

6. 总结

基于以上步骤的实施下, 我们获得了基于Simulink的电动汽车制动系统响应特性和优化仿真结果. 该系统不仅能够全面分析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能量回收效率以及安全性, 并通过优化设计提升了整车性能水平.

未来工作可以包括:

  • 采用智能算法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实现智能化制动力分配与ABS控制方面表现出色。
    • 增强功能以支持多种车型与工作场景的应用,并有效提升了平台的一般适用性。
    • 经过实验验证可知,在将仿真平台应用到实际硬件上后,并对其在各种现实条件下的表现进行了细致评估。

全部评论 (0)

还没有任何评论哟~